邁克爾-伊納斯打量著眼前的埃文-貝爾,心中不由哀歎:那褲子應該是從垃圾堆裏撿來了,破爛不堪;那衣服應該是油漆工的工作服吧;而手上那一堆丁零當啷的首飾讓他想起了吉普賽人,該死的吉普賽人。埃文-貝爾的打扮,讓邁克爾-伊納斯不滿意,很不滿意。不過,他不介意,演員個性如何不是他所關心的,隻要電影票房能夠讓他滿意就足夠了。
從今天的首映效果看來,邁克爾-伊納斯雖然沒有鬆一口氣,但至少沒有那麼緊張了。當初,聽從了戈爾-維賓斯基、傑瑞-布魯克海默等人的擔保,相信了埃文-貝爾。雖然話是怎麼說:相信埃文-貝爾,但實際上,包括邁克爾-伊納斯在內的迪士尼高層,可沒有少嘮叨,他們從不掩飾對“加勒比海盜”的不看好,否則片場和道具又怎麼會那麼早就拆毀呢。不過那又如何,拍攝電影就和做生意、玩投資是一個道理,必然需要冒風險,這一次他們選擇相信傑瑞-布魯克海默罷了。
首映式的成功,讓邁克爾-伊納斯內心多了一份篤定。雖然他還是不相信“加勒比海盜”能夠重現海盜電影的輝煌——實際上後來的事實證明“加勒比海盜”是創造了海盜電影最輝煌的曆史一刻——但邁克爾-伊納斯卻願意相信,至少這次電影應該不會虧本,恩,不會虧本。
剛才在首映儀式活動的時候,邁克爾-伊納斯站到了埃文-貝爾的身邊,主要是因為他被安排參加了之後的抽獎活動,否則身為迪士尼的首席執行官,邁克爾-伊納斯又何必拋頭露麵呢。不過,從邁克爾-伊納斯的這個行動也可以看出,他對“加勒比海盜”是很矛盾的心理,一方麵希望電影能夠取得好成績,另一方麵又缺乏足夠的信心,希望自己的出場能夠壓一壓場麵。
不過,邁克爾-伊納斯站在埃文-貝爾的身邊,也是又他自己考量的,否則舞台上的演員和嘉賓那麼多,他又何必站到主角埃文-貝爾身邊去呢?
身為迪士尼的掌門人,邁克爾-伊納斯對局勢的把握必須敏銳。即使他與史蒂夫-喬布斯站到了對立麵,也隻是因為他對迪士尼的動畫部門有足夠的信心,他就不相信離開了皮克斯,動畫巨人迪士尼就無法繼續維持下去了,這也是豪門的尊嚴。所以,邁克爾-伊納斯與史蒂夫-喬布斯鬧翻了,因為他不接受史蒂夫-喬布斯的威脅。就算其中參雜了個人情緒,但大部分還是考慮到了公司大局的。
讓邁克爾-伊納斯注意到埃文-貝爾的事有兩件,第一件是牽扯到“加勒比海盜”票房的,因為他最近聽說埃文-貝爾從威爾-史密斯手中搶走了“機械公敵”的片約,而且二十世紀福克斯還十分支持這個決定,甚至允許了埃文-貝爾對劇本進行改動的行為,這實在太反常了。要知道,迪士尼最終同意埃文-貝爾對於傑克-斯派洛船長的設定,完全是因為他們信任的傑瑞-布魯克海默、戈爾-維賓斯基等人承擔起了責任。可是,二十世紀福克斯卻是直接就表示了信任,這實在太反常了。
在娛樂圈裏,“世界沒有不透風的牆”這句話絕對是最好的解釋。邁克爾-伊納斯對於埃文-貝爾和二十世紀福克斯的關係感到好奇,因為這也許對於“加勒比海盜”的票房將會起到決定性的作用,於是邁克爾-伊納斯開始對埃文-貝爾和二十世紀福克斯的合作進行了調查。
調查的結果讓邁克爾-伊納斯對埃文-貝爾產生了興趣。埃文-貝爾前後兩次調整了“死亡幻覺”和“狙擊電話亭”的上映時間,讓二十世紀福克斯掙得盆缽滿盈,而“冰河世紀”的配音工作更是讓藍天工作室一夜成名,被媒體譽為可以與皮克斯相提並論的動畫工作室。
第二件事則是邁克爾-伊納斯的心頭病了,史蒂夫-喬布斯。埃文-貝爾和蘋果公司的關係絕對不是秘密,地球人都知道,埃文-貝爾推動了數字音樂商業化的進程,這讓深陷泥沼的蘋果公司依舊在iPod的銷售上保持了樂觀。而最近,埃文-貝爾又成為了蘋果公司可以排進前二十名的個人股東,史蒂夫-喬布斯和埃文-貝爾兩個人的私交也被媒體曝光了:說不上忘年之交,但絕對是可以說得上話的朋友。邁克爾-伊納斯很清楚,在他們這個位置上,社交網絡很寬廣,但稱得上朋友的絕對沒有多少。
於是,邁克爾-伊納斯決定和埃文-貝爾碰麵談談看,不是有什麼特別的目的,隻是想認識認識,這個出道兩年半就迅速成為耀眼頂級巨星的少年,看看他到底有什麼特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