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9 一曲釋然(1 / 2)

埃文-貝爾總是很擅長在生活之中捕捉靈感,將自己對生活的體悟融入到歌曲之中,以各種音樂形式表達出來,所以他的歌曲總是能夠輕而易舉打動人心,因為這不僅是埃文-貝爾的生活經曆,也是所有聽者的生活。

“我隻是在尋找一條回家的捷徑,但很複雜,一切都太過複雜。”

當埃文-貝爾唱出這一句歌詞的時候,凱瑟琳-貝爾的心就微微動了動,猛然鼻頭就一酸,一種控製不住的情感湧上心頭。那一句“太過複雜(So. Complicated)”就直擊她的內心深處。凱瑟琳-貝爾其實一直都知道自己“應該”怎麼做,但是當她看到愛德華-施密特的時候,那張分不清楚到底是威廉-貝爾還是另外一個人的臉龐,就讓她分寸打亂。凱瑟琳-貝爾知道自己不應該如此,她的心慌慌又何嚐不是對自己失望之極,這才落荒而逃。現在,埃文-貝爾那一句“太過複雜”,將凱瑟琳-貝爾內心的錯雜完完全全演唱了出來。

生活從來沒有“簡單”一詞,即使是再普通人的生活,也都有屬於自己的複雜。大人有大人的煩惱,孩子有孩子的憂愁;富人和窮人有著不同的需求;男人和女人有著不同的思索……生活的複雜,讓我們耗盡心力。

埃文-貝爾的嗓音在午夜時分的狂風之中,帶著醇醇的沙啞聲,那與平時清澈不同的沙啞,就好像一杯溫暖的咖啡,將濃濃的香氣倒入心田,讓人沒有任何抵抗能力。埃文-貝爾擅長的曲風有不少,但他始終是搖滾的愛好者,這一次,他又再次選擇了搖滾,不過不是“催化劑(The. Catalyst)”的嘶吼,也不同於“天光(Iridescent)”的大氣,埃文-貝爾這一次選擇了抒情搖滾,將吟遊詩人式節奏藍調融入到吉他弦音之中,通過生活沉澱下來的歌詞和情感衝突將音調之中的搖滾悍勁完完全全釋放出來。埃文-貝爾的英倫搖滾氣質細膩動人之餘,卻又不缺乏堅毅陽剛之氣,最重要的是歌曲之中厚重情感完全表現出來,絕對堪稱經典。

“這座城市的某處,我知道有條小路,我們曾經可以找到,但現在也許再也找不到了。長久以來,我們一直在否認,現在我們終於厭倦了嚐試,我們撞了牆卻無法回頭,久久不能釋懷,就像潺潺流水穿過木橋,你說過(You. Said. it),我懂了(I. Get. It),我想那也就隻能如此了(I. Guess. It. Is. What. It. Is)。”

當埃文-貝爾唱出那一句“你說過,我懂了,我想那也就隻能如此了”的時候,凱瑟琳-貝爾剛剛才平複的情緒頓時崩潰,眼淚就好像決堤的洪水,刹那之間淚流滿麵。

“就是如此(It. Is. What. It. Is)”這個短語,原意是保持原樣、固守本色,但是放在不同的語境裏就可以有不同的意思。它可以是“僅此而已”的遺憾,也可以是“隻能如此”的錯過,還可以是“就是如此”的釋然。一個短語之中蘊含的情感實在太過豐富。

生活的無奈,其實我們時時刻刻都在感受著。當“就是如此”這句歌詞在埃文-貝爾那動人的嗓音之中散發出無奈和釋然的情感時,這段時間壓抑在凱瑟琳-貝爾心中所有的思緒都爆發了出來。她是在恐慌,也是在害怕,是在憤怒,也是在痛苦,是在擔心,也是在糾結……但是在這一刻,所有的情感都化作了淚水流淌了下來。正如埃文-貝爾剛才所說的,一切順其自然,“就是如此”這句話又何嚐不是在表達這個道理呢?

“我曾經嚐試著將痛苦埋葬,但你因我流淚,也讓我止不住淚落。你曾隻是為了拯救我,但我又將你失去。現在隻有謊言,多麼希望我可以說那隻是因為我。”

埃文-貝爾演唱的歌詞,其實就是在講述凱瑟琳-貝爾的故事,講述的是二十年前的故事,也是現在的故事。凱瑟琳-貝爾內心的掙紮雖然從來沒有對兩個兒子說過,但是從她二十年來從來沒有提過“威廉-貝爾”或者“你們父親”的任何一句話就可以看出,她受傷了,即使二十年過去,傷口依舊沒有愈合,表麵上她放下了,但內心深處她依舊沒有放下。所以,當愛德華-施密特出現時,不管他是不是威廉-貝爾,僅僅是那張臉,就足以將凱瑟琳-貝爾的所有防護都轟然倒地,所以,她混亂了。

當埃文-貝爾再次開口時,聲音之中的釋然更加清晰了,“我猜一切隻能如此了,不管我們是否準備好,該來臨的終究會來,我們最終發現,其實並不是我們所想的那樣。如果時間可以重新給我們機會(If. The. Time. Could. Turn. Us. Around),那些曾經失去的也可以被找到(What. Once. Was. Lost. May. Be. Found),為了你和我(For. You. And. Me, for. You. And. 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