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9 引導演技(1 / 2)

埃文-貝爾離開了象征片場權力的導演座位,走到了瑞恩-高斯林和瑞秋-麥克亞當斯的身邊,“卡倫,拿一個發夾過來好嗎,可以搭配瑞秋這套衣服的。”埃文-貝爾先呼喚了造型師卡倫-瓦格納。

隨後,埃文-貝爾就轉頭看向了瑞恩-高斯林,“瑞恩,你還是不夠放開,再熱身一下。想象一下,在這次碰麵之前,你用威脅的方式逼迫初次見麵的女孩和自己約會,重點在於你十分十分喜歡這個女孩,那你現在的心情應該如何?”埃文-貝爾沒有將自己對這場戲的想法說出來,而是將整場戲的背景,所需要的情緒大概描繪出來,讓瑞恩-高斯林自己想出一個解決辦法。

演技,如果隻是單純學習別人的演技,要超越前人是十分困難的,演技必然是學習理論知識,然後與自己的經曆、經驗結合起來,這才可能有出色的發揮。就算是在學校裏,老師教學生學,可不可能是一板一眼地照模子拓印。

所以,埃文-貝爾更希望是用引導的方式,來達到讓演員領悟的目的,而不是手把手教學的方式。更何況,瑞恩-高斯林本就是一個十分出色的演員,至今埃文-貝爾還記得當初“狙擊電話亭”麵試時,瑞恩-高斯林在舞台上的精彩表演。

聽了埃文-貝爾的話,瑞恩-高斯林站在原地開始思索起來,卡倫-瓦格納剛好過來了,埃文-貝爾指了指瑞秋-麥克亞當斯右側的頭發,“這裏剛才在走動的時候阻擋到攝像機視線了,別起來。”

“埃文,可是這裏別起來的話,另外一邊最好也別起來,否則這造型就有些不倫不類了。”卡倫-瓦格納出口回到,一臉為難地看著埃文-貝爾。

埃文-貝爾點了點頭,“別起來試試看,不行的話再想辦法。”隨後埃文-貝爾就沒有再理會卡倫-瓦格納進行她的本職工作了,而是看向了乖巧站在原地等待被整理發型的瑞秋-麥克亞當斯,“瑞秋,你太僵硬了,你笑的時候,麵部表情太過拘謹,而且眼神也不夠,剛才鏡頭裏你的眼神一直在飄。”估計這才是第一場戲,雖然戲份並不難,但大家還是稍顯緊繃一些,沒有進入狀態。

看到瑞秋-麥克亞當斯點頭表示確認之後,埃文-貝爾又回頭和攝像師羅伯特-法瑞斯商量起畫麵構圖來。談到畫麵構圖,這就是埃文-貝爾很熟悉的強項了,無論是照相技術,還是建築設計,都必須對構圖有清晰的認識。所以埃文-貝爾將自己想法說出來之後,和羅伯特-法瑞斯很快就達成了共識。

再次開拍之後,效果顯然好了許多,但埃文-貝爾還是覺得少了點什麼,他喊了“卡”之後,沒有著急站起來指揮,而是坐在折疊椅上琢磨起來。現在埃文-貝爾可沒有什麼心思去想首次擔綱導演的心情是什麼,他的全部精力都放到了拍攝工作上來,他不在乎這是他第幾次擔任導演工作,他隻在乎自己能夠拍攝出一部好的作品,至少是讓他自己滿意的作品。

拍戲的預算之中,除去大家所熟知的特效、場景等費用之外,其實有一個龐大,卻總是容易被忽略的費用,那就是膠片的費用。一部九十分鍾電影的膠片長度和一部一百二十分鍾電影的膠片長度自然是不一樣的,而在拍攝過程之中,NG的次數越多,對於膠片的使用量就越多,這也是一筆十分龐大的費用。

NG之所以會讓導演生氣,是因為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同時也會讓製片生氣,因為成本消耗直線上升。另外,有一些導演,比如王家衛,對於膠片的使用總是沒有節製,他喜歡按照自己的感覺來拍攝,不管演員的表演對不對,他就希望找到自己想要的感覺,一場戲拍攝幾十次再正常不過,這也是製片和導演之間的矛盾之一。

埃文-貝爾不僅是導演,他還是製片,而且這部電影是由十一工作室投資的,他當然不會盲目地不斷拍攝去找感覺。如果真的要找感覺,他現在才第一次擔任導演,估計整部電影都在找感覺也找不到。所以,埃文-貝爾必須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自己在拍攝的是什麼,弄清楚情況,才能使一切資源的使用最大程度合理化。他可不希望,拍攝完一部電影,花了一大筆錢不說,結果他連自己在幹什麼都不知道,那就悲催了。

埃文-貝爾想了想,有一個想法在腦袋裏轉,但好像蒙上了一層迷霧,就是說不出來,這種想法真憋屈。回頭找了找,埃文-貝爾找到了馬克-約翰遜和泰迪-貝爾正在閑聊的身影,他揮了揮手,“馬克,泰迪,過來一下。”他不是自以為是的自大狂,需要求助的時候,他可不會扭扭捏捏不好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