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短篇小說是發生在懷俄明州一個叫做斷背山脈(Brokeback. Mountain)的地方。”隻聽到米歇爾-海瑟薇的第一句話,埃文-貝爾就皺了皺眉頭,愣了愣,“斷背山脈?”重複了一遍這個名詞,米歇爾-海瑟薇點了點頭,“對,普羅克斯說,這是懷俄明州一座真實存在的山脈。”
“這個故事叫做‘封閉農莊’?”埃文-貝爾再問了一句。
“對,是由十一個短篇故事組成的,我現在說的這個故事就是其中一個,很短。”米歇爾-海瑟薇隨口解釋到,看埃文-貝爾沒有更多問題了,也就接著說了下去,“其實這個故事很簡單,講述了兩個美國西部牛仔糾纏一生的愛情故事和他們生活中的悲歡離合。需要我把故事詳細講述一遍嗎?還是說,你喜歡自己看?”
“閱讀”,其實是一件很私人的事。同一個故事,聽別人講述的話,別人講話的速度、節奏、表情、語氣難免會帶上自己的人生觀、世界觀;如果要不受別人的影響去了解這個故事,還是自己親自閱讀是最好的辦法。米歇爾-海瑟薇顯然知道這個道理,所以才會有此一問。
埃文-貝爾笑了笑,“既然是短篇,就你說給我聽吧。我也想聽聽,站在你的立場上去看這個故事,是什麼感覺。”
“斷背山”,這個故事何需米歇爾-海瑟薇來講述,埃文-貝爾又如何會不知道了。僅僅是一件事,就足以讓無數華人記住這部電影了:華人電影屆的驕傲之一,李安導演,在憑借“臥虎藏龍”為中國帶回曆史上第一座奧斯卡最佳外語片小金人之後,又憑借這部電影拿下了華人曆史上第一座最佳導演的小金人。更何況,當年“斷背山”還輸給了“撞車”,遺憾錯失最佳影片獎,還引起了廣泛的討論。
“撞車”?這不是十一工作室今年打算上映的電影嘛,這還真是巧了。
曆史上,“撞車”的確是2004年上映的,不過當時因為發行公司的疏忽,電影隻在加拿大上映,並沒有在美國公映,沒有達到奧斯卡的評選標準,所以“撞車”就錯過了2005年三月舉行的第七十七屆奧斯卡,隻能在2005年公映之後,參加2006年第七十八屆奧斯卡的評選,最終和“斷背山”形成了正麵對決。
不過,這一次“撞車”因為埃文-貝爾的加入,同樣於2004年上映,發行公司福克斯探照燈自然是將電影放在美國本土首映。所以,“撞車”不會錯過第七十七屆奧斯卡了,那麼,曆史已經發生改變了,結果會如何就無法預料了。
在此之前,無論是數字音樂商業化也好,還是“美國偶像”也罷,其實都還是符合曆史發展軌跡的,包括馬克-紮克伯格建立“臉書(Facebook)”也是如此。現在,“‘撞車’發行商的疏忽導致未能在美國公映”的小概率時間被改變了,那麼埃文-貝爾原本所了解的第七十七屆奧斯卡、甚至是第七十八屆奧斯卡以及以後的頒獎典禮,會偏離他上一輩子所知事實的軌道多少,就成為未知的了。
這是第一次,埃文-貝爾第一次如此真實地感受到,所謂“蝴蝶效應”的存在!
重新回到“斷背山”上來,埃文-貝爾萬萬沒有想到,“神秘肌膚”之後,米歇爾-海瑟薇找上自己,居然把“斷背山”的改編權帶了過來。而且,米歇爾-海瑟薇不僅希望十一工作室投資這個劇本,還希望自己當做編劇,演員,甚至是導演。這個巨大的挑戰,頓時讓埃文-貝爾熱血沸騰起來!
不過“導演”一職,埃文-貝爾卻是沒有太多想法,不是他對自己不夠自信,而是因為他的資曆的確太淺。上一輩李安所拍攝的“斷背山”堪稱佳作,無論是畫麵、剪輯,還是蘊含在情節中那種東方人所特有的含蓄,包括李安個人的風格都十分鮮明。可以說,是李安成就了“斷背山”這部電影,埃文-貝爾隻是導演過兩部電影的新人,他不認為自己有如此深厚的底蘊,能夠達到李安的高度。這是事實。
埃文-貝爾自信,但不自大。就算是改編“斷背山”劇本的事,埃文-貝爾都沒有十足的把握,因為他對於西部牛仔的曆史了解不夠深刻,對於同性戀所承受的壓力也隻是知道皮毛,這樣的情況下,他又如何能夠把這個故事的精髓編寫出來呢?所以,如果要對“斷背山”的故事進行改編,埃文-貝爾有很多很多的準備工作需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