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洛杉磯;早安,埃文-貝爾可愛的歌迷們……”
“早安,西雅圖,哇哦,今天早起的鳥兒可是將城市的大街小巷都擠滿了……”
“早安,芝加哥,上班路上的排隊長龍讓我想起了今年雅典火炬傳遞時街道上的行人……”
“早安,特區,在今天的街道上,大家關注的焦點不再是堵車的景象,而是音像店門口那足以圍繞特區兩圈的排隊人群……”
“早安,紐約,距離獨立紀念日還有三天,但是全美國的焦點卻都沒有停留在獨立紀念日上,此時此刻,美國各大城市的焦點都隻有一個,埃文-貝爾。準確地說,是埃文-貝爾的新專輯‘三’。”
這是各大城市早晨廣播電台的招呼用語,正如紐約的廣播主持人所說,埃文-貝爾的新專輯“三”發行成為了唯一的焦點,即使上班路上那糟糕的交通也無法讓人再投注關注力了。不僅因為埃文-貝爾如今影響力十分巨大,更多是因為各大城市都出現了壯觀的排隊隊伍,如果僅僅依靠埃文-貝爾的個人影響力還是無法讓各大城市的電台都把焦點放在這裏,但是各個城市都出現了蔚為壯觀的人群加入音像店門口排隊的行列中,這就足以讓埃文-貝爾成為唯一焦點了。
電台主持人們的話語通過電波傳遞到了全美國的各個角落,何止是電台,包括電視台和平麵在內的各個媒體都在爭相報道音像店門口的盛況,這對於任何一座城市來說,都是難得一見的熱鬧景象。就算沒有媒體的報道,上班族們在堵車時總是能夠在附近的音像店門口發現排隊的人們,聽著電台的廣播,大家用著自己的雙眼親自見證著這熱鬧的一幕。
開車上班的人群,搭乘城市公共交通的人群,便利店裏購買早餐的人群,剛剛抵達公司的人群……所有人都在感受著埃文-貝爾的風潮,一如夏天迎麵襲來的熱浪,讓人沒有躲避的餘地,鋪天蓋地將所有人都吞沒。
華納唱片這次顯然是花了極大的精力進行鋪貨,全美無論是大型音像超市還是獨立唱片店,克萊爾-戴斯都在竭盡全力,動用華納唱片的一切資源將埃文-貝爾的全新專輯推廣開來。要知道,麵對索尼貝塔斯曼唱片和環球音樂的巨大壓迫之下,華納唱片已經很久沒有聽到振奮人心的消息了。而這一次埃文-貝爾的專輯毫無疑問是絕地反擊的機會,華納唱片是絕對不會錯過的。所以,“三”的鋪貨程度達到了一個驚人的新高度。
站在紐約時代廣場維京城的店內,可以清楚看到整整三個貨架全部堆滿了埃文-貝爾“三”這張專輯,還有三個貨架則被“花樣年華(We. Are. Young)”的單曲所占滿,生動地詮釋了“鋪貨”這個詞彙的真諦。
走到貨架前,視線立刻就被一片嬌豔的紅色所占據,拿起“三”這張專輯,那種視覺的衝擊迎麵而來。下方是一片黑色的火焰海洋,火海之中有一束火紅色的罌粟花飄浮而起,周圍熊熊燃燒的火舌正在試圖將這朵花吞沒,花骨朵四周的花瓣已經燃燒成為灰燼,在空氣中飄動,殘餘的花瓣下端也已經被侵蝕成為了黑色,隻有上半部分還是黯淡的紅色,在花蕊正中央,那殘留的紅色宛若血液一樣鮮豔欲滴,在那如同地獄般的火焰中妖異生長。在火海上空,罌粟花兩側分別寫著專輯的名稱“三”和“埃文-貝爾”的字樣。
不同於之前兩張專輯的風格,這一次“三”從封麵上就可以看出濃重的黑暗風,那種肆意狂放的張揚在視線之內張牙舞爪,彷佛下一刻自己就會被那片無邊無際的黑色火海所吞沒一般。可是隻要看到“埃文-貝爾”,以及旁邊那一行“十一出品”的字樣,就會有一種欲罷不能的渴望,將專輯牢牢握在手裏,舍得不得放手。因為這一行字,似乎就意味著質量的保證,意味著音樂世界的愜意徜徉。
翻開封底,黑色火海將整個頁麵都吞沒了,隻有一個模糊的影子留了下來,暗紅色的模糊柔化邊緣勾勒出一個形狀,仔細打量之後就會發現那是一個骷髏頭的模樣。其精致細膩的風格,果然是延續了封麵的黑暗風,也延續了埃文-貝爾專輯一貫的風格,讓人愛不釋手。
在封底上,專輯歌曲清單依次排開,“花樣年華”、“舊愛已死(Your. Ex-Lover. Is. Dead)”、“催化劑(the. Catalyst)”、“嘿,生命女孩(hey, soul. Sister)”、“如此美麗(You’re. Beautiful)”、“隻有今晚(only. Tonight)”、“事實-虛構(fact-fiction)”、“船舶夜行(ships. In. the. Night)”、“就是如此(It. Is. What. It. Is)”、“永不放棄(I. won’t. give.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