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0 備受嘉獎(1 / 2)

愛蓮娜-賈思明安靜地坐在位置上,她的座位就在埃文-貝爾的身邊,她一直以為自己今天應該會忐忑不安、神不守舍,整個心思都無法安放在電影之上。因為一方麵,她可是要坐在埃文-貝爾的身邊,這會讓她的一顆心完全無法安定下來;另一方麵也是因為她對科幻電影實在是缺乏一點興趣,要不是埃文-貝爾主演的,她觀看電影的清單裏絕對不會有這部電影,她還是更加喜歡“戀戀筆記本”這樣的電影。

但是意外的是,電影才開始不到十分鍾,愛蓮娜-賈思明的注意力就轉移到了電影之上。因為這部電影和“黑客帝國”這樣的科幻電影有很大的區別,雖然講的依舊是未來都市裏機器人的故事,但是2035年本來就距離現在不遠,在她的有生之年就可能發生,而且電影之中的生活氣息很濃,開篇還帶上了一點偵探色彩,這的的確確吸引了她的注意力。另外,埃文-貝爾在電影之中的形象又發生了改變,他略顯老派,卻又不是幽默,與這個科幻世界格格不入的形象,讓人不由自主就希望探詢發生在他身上的故事。

隨著電影的行進,愛蓮娜-賈思明的注意力完完全全地集中到了劇情之上,雖然隧道裏與機器人追逐戰的戲份堪稱是精彩至極,但她更加感興趣的卻是三大定律的邏輯推演。隨著史普納的抽絲剝繭,機器人發展出自我思維、對三大定律理解升級的軌跡一點點揭示出來。當薇琪說出她對三大定律最新的理解時,那種震撼是無與倫比的,在愛蓮娜-賈思明的心中掀起驚濤駭浪。

如果當人類在進行自我毀滅時,機器人是應該放任人類,還是應該消滅威脅力量以保證人類的傳承?

這是一個永恒的課題。也許粗粗一聽來,所有人都會覺得當然是選擇後者,隻有保存了生存的希望,讓人類繼續傳承下去才是最重要的。可持續發展一直都是人類強調的主題。但是桑尼的一句話,卻讓人不由繼續深思下去,“我覺得這太冷血了”。

的確,如果一批人類威脅了地球的可持續發展,那麼就無情地把這批人類消滅,甚至像電影之中一樣,實行人類宵禁,由機器人掌控這個世界,那麼事情的發展又將如何?在機器人的掌控下,地球得以傳承了,可是產生智能的機器人卻開始統治世界,那麼下一步呢?是不是就是人類的毀滅?

想到這裏,愛蓮娜-賈思明不由打了一個激靈,就連電影最後激烈的爭奪場麵都無法完全吸引她的注意力,她始終有些走神。最後,戴爾-史普納還是挽救了人類可能發生的災難,實現了救贖。那麼人類是否會接受教訓,真正地開始可持續發展呢?

當史普納選擇和桑尼握手時,愛蓮娜-賈思明也露出了笑容,這也許是電影裏最溫情的一幕了。

電影落幕了,愛蓮娜-賈思明思緒還有些停頓,一直等到掌聲已經響起,伊蓮-布魯克拉了她一把,她才站了起來,用力鼓掌著。這時,愛蓮娜-賈思明才意識到,她的身邊就是埃文-貝爾。而讓愛蓮娜-賈思明更加深刻意識到的是,埃文-貝爾選擇電影的眼光!

“機械公敵”是一部商業電影,的確,從明目張膽的匡威商標,還有老套的好萊塢劇情套路,包括追逐、爆炸、槍戰等場麵,但是這部電影帶給觀眾的思考卻是十分豐富的。在愛蓮娜-賈思明看來,也許“機械公敵”不會被專業影迷們奉為“太空漫遊2001”、“黑客帝國”這樣的神作,因為它還達不到這個高度,但是這部電影卻選擇了一種更為真實更為簡單也更為貼近的方法,向所有人講述了一個深刻的道理。對於她這樣的外行來說,這樣的電影反而更有意義,不僅讓她看進去了,也讓她進入了思考模式,這就是“機械公敵”的成功所在了。

埃文-貝爾,一如去年的“加勒比海盜”,打破了所有人對於海盜的固有思想;再如前年的“狙擊電話亭”,讓人對於生活和謊言有了進一步的探討;還有眼前的“機械公敵”,意味深長。

在觀眾的掌聲之中,走到了前台的演員們接受了觀眾的提問和記者的采訪,對於這部電影的主題,埃文-貝爾如是說,“這部電影的中心概念是,機器人沒有問題,科技本身也不是問題,人類邏輯的極限才是真正的問題。”

成也蕭何敗蕭何,至始至終,其實困擾人類的,一直都是人類自己!這也揭示了電影的深層含義。

至於記者們關於埃文-貝爾和布麗姬-穆娜的不和新聞,也不可避免地被提起,甚至有記者詢問說埃文-貝爾選擇和兩位粉絲一起走紅地毯,是否就是為了避免與布麗姬-穆娜的同台。雖然埃文-貝爾和布麗姬-穆娜的確不和,兩個人今天見麵之後一句話都沒有說,但是在電影宣傳期,還是不要模糊了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