莉迪亞-艾莉森站在沙灘邊上,進退兩難,一方麵她的工作是要說服埃文-貝爾參與到今天下午市政府組織的活動中去,但是埃文-貝爾是沒有義務參加這些活動的,所以她也不知道該用什麼理由開口;另一方麵她看著在沙灘上揮灑笑容和汗水的埃文-貝爾,也產生一種掙脫所有束縛加入狂歡的衝動,但是她的理智告訴自己:不能如此。
猶豫片刻之後,莉迪亞-艾莉森還是轉身離開了。她沒有辦法像埃文-貝爾一樣瀟灑自由,至少她能夠靜靜地看著,不要去打擾這一份快樂。回到酒店之後,莉迪亞-艾莉森對迪拜市政府的工作人員說,沒有找到埃文-貝爾。大家都沒有起疑心,畢竟在周圍的茫茫人海中找一個人本就不容易,如果埃文-貝爾又有意識地躲避,那勢必就更加困難了。
終於將競標會的紛擾暫時拋開,埃文-貝爾進行地享受著陽光下揮灑汗水的快樂。
雖然埃文-貝爾在全球範圍內聲名顯赫,但是對於這些到迪拜前來度假的年輕人來說,見到埃文-貝爾時的興奮很快就被夏日炎熱的太陽和沙灘排球運動的魅力所取代,大家都在海邊盡情享受著度假的悠閑與快樂。
此時沙灘上的人潮不算多但也不少,不過卻沒有人注意到埃文-貝爾就如此大喇喇地在那兒打排球,笑聲更是肆無忌憚地在海風之中飄散。
相比於迪拜市政府的鬱悶,競標會設計師們的愜意,埃文-貝爾的歡樂,邁克爾-阿姆特著實有些垂頭喪氣。
邁克爾-阿姆特鬆了鬆自己的領帶,然後把領帶直接摘了下來,然後解開自己白色襯衫最上麵的兩顆扣子,站在樹蔭底下用手扇了扇,沒有一點風,隻有一股熱浪朝臉上襲來。整個背部都已經濕透了,襯衫粘在皮膚上,實在難受。
“我他媽的在這裏幹什麼!”邁克爾-阿姆特心情很是糟糕,憤怒地把領帶耍在了地上。看著那一團難看的藍黑色,就好像一團水草,真是讓人心生厭惡。
邁克爾-阿姆特自己都不清楚過去一個星期之內到底發生了什麼,似乎他還沒有理清自己的思路,他就已經站在迪拜的土地上了,而從紐約到洛杉磯,再回到阿爾伯克基,然後又前往芝加哥飛來了迪拜。
今年剛滿三十歲的邁克爾-阿姆特,畢業於紐約大學的電影係,畢業之後他在副導演的位置上做了三年的時間,隨後在進入二十一世紀之際,他選擇成為了一名編劇。在2000年的五月份,他僅僅花費了三天時間,就寫出了他人生的第一個劇本“陽光小美女”,這讓他對編劇這一行業產生了一點信心。
“陽光小美女”的故事很簡單,胡佛一家六個人個性都很怪異,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問題,但同時大家也不願意花時間去傾聽別人的問題,因為家裏的餐桌常常成為爭吵爆發的戰場。直到某一天,七歲的小女兒奧利弗在大家的爭吵間隙聽到廣播裏傳來“陽光小小姐”選美比賽的消息時,她發出了興奮的尖叫聲,這一刹那的尖叫終於暫時平息了正在進行的激烈爭吵。在奧利弗的極力爭取下,胡佛一家決定陪著小姑娘集體踏上了尋夢之旅。
這就是一個講述家庭成員之間溫情的電影,沒有起伏的矛盾衝突,沒有精彩的視覺特效,邁克爾-阿姆特是希望通過這部電影能夠傳達他心中對於家庭重要性的理念。在他看來,這個故事是平淡之中見真情的,這種題材的電影在好萊塢是能夠找到一席之地的。
可惜,事實並不如人願,邁克爾-阿姆特發現,劇本完成之後就是噩夢的開始了。
“陽光小美女”這個劇本根本找不到投資方,因為題材太過沉悶,又沒有太多的亮點,吸引不了大牌明星大牌導演的加盟,所以劇本就耽擱了下來。劇本幾經轉手之後,最終被名氣響亮的焦點影業公司——這是環球影業旗下的子公司,主要製作和發行獨立藝術電影——所相中。
原本邁克爾-阿姆特以為這就是“陽光小美女”的歸宿了,但是,一直到2004年,焦點影業公司前後三次打算啟動這部電影的拍攝,但最終都因為同一個理由而放棄了——劇本太過平淡。看中了劇本的焦點影業,始終不願意拿出足夠的資金開機。前後五年的時間,“陽光小美女”始終無法開機。
在一周之前,邁克爾-阿姆特接到了最後的通牒:焦點影業正式放棄“陽光小美女”這個劇本,原因還是一樣:劇本太過平淡。
這對於邁克爾-阿姆特來說意味著什麼,意味著他過去四年的努力,還有等待,被宣告無效!過去這四年來,邁克爾-阿姆特雖然斷斷續續還是有在幕後做一些工作,不至於餓死,但是“陽光小美女”這個劇本已經是他唯一的希望了,四年之內他沒有撰寫其他的任何劇本,如果這個劇本砸了,那就意味著他過去四年就是一事無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