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3 訴訟上門(1 / 2)

作為互聯網時代的產物,“臉書”顯然具有鮮明的新時代特征。從年初正式上線到現在,前後不過半年時間,網站的發展就經曆了幾個快速爆發的階段,而公司內部的情形更是瞬息萬變。

轉眼之間,馬克-紮克伯格就決定綴學了;埃德華多-薩瓦林就和團隊鬧翻了;肖恩-帕克成為團隊的運營官了;埃文-貝爾掌握團隊經濟命脈之餘,又成為了最大投資者,除了占據技術股的馬克-紮克伯格之外,埃文-貝爾可以說是“臉書”最有權勢的首席人物……這個發展,是埃文-貝爾怎麼都沒有預料到的。

這一個暑假的時間,“臉書”團隊很忙……

不過,馬克-紮克伯格來找埃文-貝爾,可不僅僅是為了融資的事,更重要的是,他接到了來自波士頓法院的傳票。下麵的署名則是,卡梅倫-文克萊沃斯、泰勒-文克萊沃斯以及迪夫亞-納倫德拉。

馬克-紮克伯格在建立“臉書”的整個過程,大大小小的事情雖然沒有全部都告訴埃文-貝爾,但是大方向上的事埃文-貝爾都是知道的。文克萊沃斯兄弟和迪夫亞-納倫德拉的起訴,也是在預料之中的。

因為當初馬克-紮克伯格的確前後和雙胞胎兄弟“合作”了近三個月,雙方對於網站構想有了許多交流,不管馬克-紮克伯格最後將這些構想在網站上演變成了現實,他沒有通知雙胞胎兄弟單方麵就脫離了團隊,建立了網站,確實牽扯到了知識產權的糾紛。當然,雙胞胎兄弟沒有和馬克-紮克伯格簽署任何雇傭合同,也是一個巨大的漏洞。

在被馬克-紮克伯格擺了一道之後,卡梅倫-文克萊沃斯、泰勒-文克萊沃斯和迪夫亞-納倫德拉也在今年的三月底建立了另外一個社交網絡Connect. U,這個網站從創意和定位上來說,都與“臉書”十分相似。不過,現在“臉書”已經開始接納非常青藤院校的申請,原本高端學校的路線已經被打破,但是Connect. U還是堅持著原本的設想:隻有頂級名校才能加入這個社交網絡。

目前,“臉書”的注冊人數還在衝擊四十萬,而Connect. U後來居上,已經擁有了五十萬用戶。於是,文克萊沃斯兄弟、迪夫亞-納倫德拉決定趁勝追擊,將馬克-紮克伯格告上了法庭!

在訴訟之中,這三個人宣稱,“紮克伯格竊取了己方創意,其中包括‘為大專院校的學生建立第一個微型的社交網站’,‘成為用戶個人信息、興趣愛好、學曆的名錄指南、一個表達觀點和設想的論壇、一個安全的關係網絡’,要求用戶以自己的‘.edu’結尾郵箱地址注冊,先在哈佛推行接著拓展到其他學校,最終計劃覆蓋‘美國和國際上所有公認的學術機構’等細節。”

文克萊沃斯兄弟也聘請了專業的訴訟團隊——他們本就家境優渥,自然知道準備充分的中重要性。現在“臉書”等一批社交網絡已經成為了媒體關注的新興勢力,這一次的訴訟也引來了眾多媒體的關注,文克萊沃斯兄弟的發言人對媒體表示,“紮克伯格的行為遠遠比失禮的性質惡劣,侵害版權、違反實際或暗示合同規定、盜用商業機密、違反信托責任、不公正地改進、不公平的商業行為、故意阻撓預期的商業利益形成、破壞誠信和公平交易、欺騙以及違背信任。”發言人對於馬克-紮克伯格展開了嚴厲的指責,並且要求“接管整個‘臉書’網站,並且賠償與網站等值的損失”。

這場訴訟很快就成為了各大媒體矚目的焦點,馬克-紮克伯格是接到法院傳票之後,就決定過來俄懷明州的,不過他才剛剛出發,文克萊沃斯兄弟就率先發難,引起了媒體的注意,當馬克-紮克伯格找到埃文-貝爾時,事情已經完全鬧大了。

“接管整個‘臉書’?哼,無非不就是想要錢嘛。”埃文-貝爾一下就看穿了雙胞胎兄弟的真實意圖,其實在知識產權領域裏,除非有確切的證據,否則要讓法庭下如此重的判決是十分困難的。現在雙胞胎兄弟在媒體麵前宣傳造勢,再接著Connect. U目前占據上風的勢頭,目的就是想要給馬克-紮克伯格施壓,讓馬克-紮克伯格自亂陣腳,最終以談判來達到他們的核心訴求:和解費。

而雙胞胎兄弟的策略也的確成功了,交際能力一片空白的馬克-紮克伯格慌了,他逃到了懷俄明州,尋求埃文-貝爾的幫助。而從上一輩子的結果來看,雙胞胎兄弟在之後的談判也占據了上風:他們最終私下拿到了兩千萬美元的和解費,撤銷了這場官司。

因為雙胞胎兄弟的確掌握了不少對馬克-紮克伯格不利的間接證據,其中包括他們的來往郵件,這些郵件就涉及了許多創意點子;還有馬克-紮克伯格私人的日記等證物,也讓他自己處於一個被動的位置。雖然不是直接證據,但這些間接證據都證明了馬克-紮克伯格在創立“臉書”的過程,的確是借鑒了雙胞胎兄弟的許多想法。這也一度讓馬克-紮克伯格的名聲受到了嚴重的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