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3 後院失火(1 / 2)

第六十二屆金球獎越來越近了,今年的各個獎項歸屬如何,埃文-貝爾又將取得什麼樣的成績,都成為了媒體關注的焦點。但是,就在頒獎典禮即將舉行的前一天,目前成功躋身四大電視網之一的福克斯電視台站了出來,直言不諱地質疑金球獎的權威,矛頭直接就指向了組織頒發金球獎的好萊塢外國記者協會。本屆金球獎尚未揭曉就深陷尷尬之中,成為美國娛樂圈的一大笑柄。

其實,進入二十一世紀以後,金球獎的日子就越來越不好過。

在一開始,金球獎其實是“特立獨行”的代表,他們是站在奧斯卡學院派評委之外,幫助觀眾說話,發獎給一些因為題材與奧斯卡絕緣的主流作品和演員,它是作為奧斯卡補充的存在。但是隨後,為了商業方麵的利益,金球獎開始轉移了方向,以奧斯卡風向標的形象出現。

可是,近幾年來,金球獎獎項的分布逐漸與奧斯卡發生越來越多的偏差,而且不是像最初那樣“特立獨行”,而是在揣測奧斯卡學院派的心理上發生偏差,依舊按照奧斯卡的口味頒獎,卻屢次“猜”不中,反而是美國國家評論協會獎、北美廣播影評人協會獎先後崛起,還有洛杉磯影評人協會獎、波士頓影評人協會獎等頒獎典禮都贏得了越來越多的認可。這些頒獎典禮獎項的權威性逐漸樹立起來,與奧斯卡重合率提升的同時,在“不重合”獎項的選擇上也備受肯定,這都使得金球獎的權威不斷受到挑戰。

在過去兩屆金球獎頒獎典禮上,大牌明星的缺席也讓金球獎備受煎熬。特別是去年,西恩-潘絲毫不給金球獎麵子,直接缺席,但是金球獎還是把最佳男主角的獎項頒發給了在“神秘河”中有出色表現的西恩-潘。相比之下,西恩-潘對於奧斯卡就表現出了足夠的重視,不僅親自出席,而且在得獎感言之中,也表示了足夠的尊敬。這種鮮明的對比,也讓金球獎顏麵無光。西恩-潘隻是一個例子而已,埃文-貝爾也是如此,他這是連續兩年缺席金球獎了,而且,這還不是個例,整個好萊塢都有這種情況,讓金球獎的處境十分尷尬。

近年來,對於金球獎的調侃越演越烈。作為一個綜合獎項,金球獎包括了電影和電視兩個部分,但是觀眾和業內人士都認為,電影獎項有奧斯卡,電視獎項有艾美獎,金球獎就像是一鍋大雜燴,卻都比不上別人專精的細膩美味。金球獎更像是一個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當然,雖然金球獎在專業權威性上不斷受到質疑,但是因為商業運作的成功,金球獎依舊是全球範圍內十分重要的一個獎項,能夠出席金球獎,依舊能夠受到全世界的矚目。比起美國國家評論協會獎、北美廣播影評人協會獎這些在專業性上備受好評的獎項,金球獎在商業上、人氣上、關注度上,還是有足夠的優勢。所以,目前金球獎依舊是除了奧斯卡之外,受到矚目最多的頒獎典禮。

前年,就有一個名為“金球獎:好萊塢的肮髒小秘密”的紀錄片,說這個協會的成員大多為一些及不知名的刊物和網絡媒體工作,處於電影工業的最底層。沒有想到,今年,金球獎又再次遭遇了爆料,這一次深陷質疑漩渦的是金球獎的主辦方,好萊塢外國記者協會,這也讓金球獎近幾年每況愈下的運行再次遭受打擊。福克斯電視台這一次以“金球獎投票者的日子很滋潤”為標題,對好萊塢外國記者協會發起了猛烈的攻擊,在文章之中,福克斯電視台絲毫不給麵子地說到,“金球獎既不是奧斯卡,也不是演員工會獎,代表不了好萊塢真正的主流意見。”

其實,這個觀點並不新鮮,看看近幾年金球獎備受質疑的專業性就知道了。

組織頒發金球獎的好萊塢外國記者協會,其成員隻有九十三名而已,不要說和奧斯卡動則六千名評委的陣容相比較,就算是美國導演工會的評委成員都遠遠高於這個數字。更重要的是,協會成員既不是真正的外籍人士,也不是真正的記者,他們都隻是活躍在好萊塢的評論人或者掮客。正是這一部分人對好萊塢的種種幕後情況,特別是那些娛樂圈的遊戲規則了如指掌。所以,他們雖然不是真正的電影從業者,但長期以來潛移默化對好萊塢行程了不可忽視的影響力,因此對演員的命運或者電影前途有著生殺大權,這就是金球獎的真實麵目。

所以,一直以來,金球獎被夾在艾美獎、奧斯卡的中間,專業性一直都沒有得到認可,真正的專業人士都不會對金球獎有太多的看法。隻要看看媒體的評論就知道了,大家會特別強調“奧斯卡影帝影後”,卻不會為“金球獎影帝影後”的頭銜大肆報道;再看看馬丁-斯科西斯一直為了奧斯卡最佳導演而奮鬥,不是因為得不到的才是最好,而是因為這的確是業內的最高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