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2 人各有誌(1 / 2)

其實在慶功宴結束之後的第二天,保羅-哈吉斯還是有給埃文-貝爾打電話的,可惜兩個人根本說不到一起。保羅-哈吉斯倒是沒有再提什麼教會的事,隻是說要見麵一起吃個飯,道歉一下什麼的。埃文-貝爾想了想,覺得信仰的問題也是沒有必要較真的,畢竟那是保羅-哈吉斯的選擇,所以就答應了晚餐的提案。

可惜,那頓晚餐並不愉快。兩個人才坐下來,還沒有來得及點菜,保羅-哈吉斯就和他的教友“偶遇”,並且邀請這位來自杜蘭大學的教授加入他們的晚餐。結果這次晚餐又再次成為了不愉快的說教大會。不過讓人驚訝的是,埃文-貝爾把保羅-哈吉斯和那位“教授”說的啞口無言,要論口才,埃文-貝爾的確是十分出色。看著目瞪口呆但臉上的倔強依舊不依不饒、麵紅耳赤的兩個人,埃文-貝爾甚至沒有吃完晚飯,就告辭離開了。

離開餐廳之後,埃文-貝爾就把保羅-哈吉斯的電話號碼刪了,然後告訴泰迪-貝爾和伊登-哈德遜這件事。

奧斯卡結束之後,埃文-貝爾還沒有來得及進入“加勒比海盜3”劇組,尚恩-博南那裏就傳來了一個不好的消息,“海軍罪案調查處”中凱特-托德的扮演者薩沙-亞曆山大表示,希望在第二季結束之後,離開劇組。此時距離“海軍罪案調查處”第二季的完結還有三個月左右的時間,編劇們的確是開始考慮本季大結局應該如何拍攝了,薩沙-亞曆山大的請辭,對於劇組來說是很重大的一個變動。

其實,“海軍罪案調查處”的劇組相處一直十分愉快,就像一個大家庭一樣。收視率表現不俗,老板加薪果斷,劇組相處愉快……所以,尚恩-博南根本沒有想到,薩沙-亞曆山大會產生離開的想法。

一般來說,演員選擇離開劇組有兩個可能,一個是真的想離開,一個是借著“離開”這件事表示自己的立場,當然,這個立場有很多可能性,對片酬的要求、對同事的不滿、對戲份的意見等等。不過,薩沙-亞曆山大是前者。

尚恩-博南經過了一番商談勸告,還是沒有能夠說服薩沙-亞曆山大,結果隻好求助埃文-貝爾了。

作為“海軍罪案調查處”的忠實觀眾,埃文-貝爾又怎麼會不記得這個重要時刻呢。上一輩子的“海軍罪案調查處”,在第二季季終的時候,廣受觀眾喜愛的凱特-托德一角,在劇中被一槍斃命,正式推出了劇組。雖然之後第三季加入了新的女角色姬娃-戴維,但觀眾還是無法接受這件事,發出了強烈的抗議。當然,之後姬娃-戴維這個角色還是收獲了觀眾們的喜愛,角色的扮演者寇特-德-帕布羅也一起見證了“海軍罪案調查處”走向輝煌的整個過程。

當時作為觀眾,埃文-貝爾對於薩沙-亞曆山大退出劇組也十分無法理解,首先是因為這個角色的確很多人喜愛,即使到了2012年第十季開播的時候,依舊有觀眾會感歎,如果凱特-托德還在,那又會怎麼樣怎麼樣,到了這個時候已經不是對姬娃-戴維這個角色的不喜愛了——相反觀眾都已經愛上了姬娃-戴維——隻是對凱特-托德這個角色的懷念罷了;其次是因為“海軍罪案調查處”是一個很穩定的劇集,主創人員一路跟隨,即使到了十年之後,被更換的演員也就隻有薩沙-亞曆山大一個而已,這就好像一個溫馨的家庭,缺一不可。更何況,“海軍罪案調查處”本來就是主打角色個性的,每一個角色都是劇集成功的要素,所以,“一個都不能少”的情感在這部劇裏也格外明顯。

上一輩子,埃文-貝爾作為一個圈外人,對於薩沙-亞曆山大離開劇組的原因並不太清楚。去年埃文-貝爾會為劇組演員們提薪,然後續約兩年,未嚐沒有挽回薩沙-亞曆山大的意思。畢竟,薩沙-亞曆山大和十一工作室的合約就簽到了“海軍罪案調查處”第三季結束,沒有十一工作室的同意,她必須支付一大筆違約金才能在第二季結束時離開劇組。

沒有想到,曆史還是按照原本的軌跡,薩沙-亞曆山大依舊希望在第二季結束能夠離開劇組。不過,薩沙-亞曆山大和整個劇組相處十分融洽,她也不希望把場麵鬧得一發不可收拾,所以她選擇了溫和的方式和尚恩-博南提了出來。尚恩-博南給埃文-貝爾打電話,一方麵是希望埃文-貝爾能夠勸勸薩沙-亞曆山大,畢竟說到口才這方麵,尚恩-博南可不是一個好手;一方麵他也認為,如果薩沙-亞曆山大還是決定要離開,他們可以協議解除合約,沒有必要讓薩沙-亞曆山大付出高額的違約金,畢竟大家的合作一直都是很愉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