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老彙觀眾老齡化一直都是一個問題,年輕人對於百老彙的關注度越來越低,這也是過去幾年百老彙上座率一直在走下坡路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埃文-貝爾當初在主持托尼獎的時候,就用這個話題呼籲過一次,那一次埃文-貝爾的號召十分有效,其後的確許多年輕紐約客們對百老彙有了新的認識,但是影響力還是有限。聽說今年的托尼獎打算邀請休-傑克曼主持,這位依靠“X戰警”中金剛狼角色紅遍全球的性感男演員,在百老彙舞台上也是一顆耀眼的星星。可見,百老彙現在是急切地需要年輕人的關注。
埃文-貝爾說“歌舞青春”可能可以改變年輕人對歌舞劇觀念的話可不是無的放矢的,一來這本來就是一部叫做“高校音樂劇(High. School. Musical)”的作品,目標群自然就是年輕人;二來這是電影,在全世界都可以播映的電影,影響力比起托尼獎、比起百老彙來說的確廣泛許多;三來,如果是十一工作室投資的話,有埃文-貝爾這個話題在,影響力的確是不容小覷的。
特拉維-拿恩想到了這些之後,抬起頭問到,“那為什麼不寫一個出色的劇本呢?你看‘芝加哥’,它的劇情可沒有如此簡單。”
埃文-貝爾聽到這句話,就知道特拉維-拿恩有興趣了,不由笑了起來,“特拉維,知道青少年為什麼對百老彙沒有興趣嗎?一來,要在裏麵做四個小時,那可是一場煎熬;二來,大多數百老彙劇目都需要一些底蘊,許多還是改變自曆史名著,這也使觀眾需要花精力去理解劇情。這對於還在高中的年輕人來說,可絕對說不上‘時尚’。”
“歌舞青春”之所以能夠風靡全球,讓青少年們對歌舞劇改觀,重點就是在於把舞台鎖定了高中的歌舞劇舞台,讓所有人都意識到,其實歌舞劇並沒有想象中那麼嚴肅那麼沉悶。在電影之中,男主角特洛伊就麵臨一個這樣選擇的矛盾,他究竟是要選擇籃球還是選擇歌舞劇呢?對於高中生來說,這個答案再簡單不過了,當然是籃球,因為歌舞劇是一群怪胎才會參加的事。但是在電影裏,卻簡單而直接地對這個問題進行了解讀,把歌舞劇也變成了一件“很酷”的事。這才是“歌舞青春”能夠成功的核心。
埃文-貝爾把劇本中的矛盾焦點解釋給特拉維-拿恩聽了之後,這才說到,“所以,這個劇本不應該太過深奧太過沉重,否則青少年是不會走進電影院裏捧場的。”
特拉維-拿恩沒有說話,而是端著那杯咖啡陷入了沉思,過了好一會,“你認為這部作品如果要拍得好,有什麼要素呢?”
埃文-貝爾喝了一口咖啡,依舊是記憶中那可怕的味道,不過正如特拉維-拿恩所說,他也早就習慣了,“你現在這樣問我,是代表你要接下這個劇本,第一次成為導演了?”
特拉維-拿恩看著弟子那一臉的笑容,忽然就明白了過來。估計埃文-貝爾還是擔心自己賦閑在家會太過寂寞,所以專程把這個劇本送上了門。否則,如果十一工作室現在要投資一部作品,就算埃文-貝爾不執導,願意拿起導筒的導演也絕對不在少數,又何必來找自己這個門外漢呢。對於埃文-貝爾這種從來不刻意說出口的關心,特拉維-拿恩總是很欣慰。
“如果我拍砸了,反正損失的又不是我的錢。”特拉維-拿恩沒有正麵回答,但也算是默認了。
埃文-貝爾笑嗬嗬地搖了搖頭,“沒事沒事,反正這部電影至多也就是投資五百萬,再怎麼損失也沒有多少。”一句話就把特拉維-拿恩弄得沒有辦法了。現在排練一出新的舞台劇,上百萬美元的預算也並不稀奇,但是演出門票收入的過程卻十分艱辛。可是放到電影身上,雖然情況也不容樂觀,但至少比百老彙的情況是好了許多。
“歌舞青春”這樣小成本的作品,的確是花費不大,因為沒有大牌演員,沒有豪華布景,沒有特效需求。當初迪士尼作為電視電影拍攝時,也是十分省錢的,前兩部都是放在迪士尼頻道播出,到了第三部才正式走上大銀幕,那部作品的成本也才剛剛過一千萬美元而已。不過,這一次,埃文-貝爾把“歌舞青春”的第一部就搬上了大銀幕,不知道上一輩子在小屏幕上創造了收視神話的作品,能否在大屏幕上也拿下讓人驚喜的票房成績。
“你現在也拍過兩部作品了,對於這部作品有什麼想法沒有?”特拉維-拿恩還是把話題繞了回來,對於電影導演的位置,他是真的兩眼一抹黑,什麼都不知道。現在埃文-貝爾仍舊在這裏,簡單有一個了解也是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