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與人的交往,就算撇開階級、環境、財富等各方麵的差異不說,單說性格的差異,也會導致在交往過程中的爭執。每個人的喜好不同,也會直接導致待人接事的喜惡。所以,隻要有人的地方就會有矛盾,這是再正常不過的事。在好萊塢這個五光十色的圈子裏,因為各方麵的牽製,所以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就容易變得複雜起來。在這之中,劇組又是十分敏感的一個小圈子。
以當年的“十一羅漢”為例,這部雲集了喬治-克魯尼、茱莉亞-羅伯茨、布拉德-皮特、馬特-達蒙等一線巨星的作品,雖然說導演是大名鼎鼎的史蒂文-索德伯格,但劇組內部依舊是有爭執的,比如說戲份的多寡、角色的重要性、甚至演員還會幹涉劇本的創作等等。因為這些人全部都是大牌,放到其他電影裏都是當仁不讓的第一主角,現在卻彙集到了一部作品中,爭執自然是不可避免的。當初艾倫-阿金也因為“個人原因”拒絕出演這部作品,絲毫沒有給史蒂文-索德伯格一點麵子。
現在同樣的事情放到了“陽光小美女”中,也是成立的。艾倫-阿金倚老賣老,對埃文-貝爾這個年輕後輩頗有微詞也是正常的。畢竟,導演位置上雖然天才層出不窮,但還是需要資曆和成績來說話,大部分年輕的天才導演,都是和演員新秀進行合作,他們要壓住大牌演員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看看“陽光小美女”的演員陣容,雖然沒有一線頂級大牌,但一個個都是資深演員,在好萊塢打滾多年,除了年紀最小的阿比蓋爾-布蘭斯林之外,每個人都比埃文-貝爾資深,他們對於這位年輕導演不服氣,實屬正常。
埃文-貝爾理解這種情況,但不代表他會縱容這種情況,因為他就是這部作品的導演,他不在乎演員們是否服氣,他需要的是演員們的專業精神,他不在乎演員們在背後說他的壞話,他隻需要演員們站在鏡頭前就表現出自己的水準,把戲拍好。
埃文-貝爾不知道自己剛才一番發火究竟有多少效果,但他還是必須去麵對、去解決、去承擔起這個責任。埃文-貝爾正在想回到屋子裏應該說什麼,卻看到了邁克爾-阿姆特一臉的擔憂,反而是笑了起來,“邁克,不用擔心。這是劇組,不是真正的家庭,事情並沒有你想象得那麼嚴重。”
邁克爾-阿姆特這些年來因為“陽光小美女”這個劇本真的是經曆了許多困難,所以總是習慣性地把問題想得很嚴重,更何況今天的局麵的確十分棘手。他正在擔心,如果艾倫-阿金真的拒絕出演,那該怎麼辦?那麼劇組才剛剛開機,就又要擱淺了。還有媒體,知道劇組起了內訌,那肯定是歡慶的盛典……邁克爾-阿姆特的臉色實在是說不上好。
聽到埃文-貝爾的聲音,邁克爾-阿姆特轉頭看了過去,就看到了埃文-貝爾那淡定的笑容,心中的忐忑也不由安定了下來。反正埃文-貝爾會處理的,不是嗎?
埃文-貝爾拿出手機看了看時間,確認了之後,拍了拍邁克爾-阿姆特的肩膀,就朝屋子裏走去。
周圍的工作人員都散落在不同的角落裏,所有人都裝作在忙自己手中的事,但是視線的餘光卻都往埃文-貝爾的身上投去。何止是工作人員們,坐在屋子裏餐桌周圍一動不動的演員們也都察覺到了埃文-貝爾的動作。沒有人回頭,沒有人刻意朝埃文-貝爾的方向看去,但是所有人的肌肉都不由緊繃了起來,氣氛再次一點一點凝結起來。
窗外的陽光依舊毒辣地橫衝直撞,穿透窗戶之後灑落進來,讓整個房間透著一股嫩黃色的明亮,原本應該很是溫馨的的色彩,卻讓人不由覺得有些太明亮了,明晃晃的,讓人一陣晃悠。埃文-貝爾的身影朝前走,晃起一陣陣的光線,陰暗轉換之間,就好像一曲優雅明朗的華爾茲,時光就在埃文-貝爾的一舉一動之間被放慢了幾百倍。
埃文-貝爾的腳步終於停了下來,在距離餐桌兩步遠的地方站定了下來,時間就伴隨著埃文-貝爾的腳步被固定在了原處。事實上,距離剛才的爭吵已經過去十分鍾了,但屋子裏什麼都沒有變化,除了艾倫-阿金做到了椅子上之外,所有人的動作都還是保持了剛才的狀態。背對著大門的還是背對著大門,看著桌子上炸雞的腦袋也沒有轉動,呆坐在椅子上的也還是僵硬的姿態。
保羅-達諾猶豫了一下,動了動自己的腦袋,發現自己的脖子似乎生鏽了一般,就好像劣質的機器人一樣,轉動時還發出那讓人憋屈的“咯咯”聲。這細微的聲音在安靜的房間裏也並不明顯,但是保羅-達諾卻覺得自己就好像被冰封了一樣,動彈不得。他抬起頭,看了埃文-貝爾一眼,意外的是,沒有憤怒,沒有暴躁,沒有不耐,隻有平靜。可是這種平靜又不像是那種粉飾太平的冷靜,而是情緒重新回到了一個水平線上的那種平穩。然後,保羅-達諾就看到埃文-貝爾開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