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對於世界的影響,在無形之中已經滲透到了人們生活的每一個角落裏,這也直接導致了宅男群體的出現,隻需要一根網線,就能夠將自己與“世界”連接在一起。臉書的出現,在過去一年半的時間裏,迅速成為社交網站的傑出代表,使得人們坐在電腦麵前就可以認識新朋友;今年二月份,YouTube的出現,又豐富了網絡的功能,隻要坐在家裏,就可以和所有人分享自己的生活片段,同時還能夠欣賞到各種稀奇古怪的自製視頻。而現在,埃文-貝爾將“事實-虛構(Fact-Fiction)”的自製音樂錄影帶發布在了YouTube上,也讓YouTube的功能得到了完善。
李-凱萊赫此時就打開YouTube的頁麵,在觀看“事實-虛構”的自製音樂錄影帶,忽然間,李-凱萊赫似乎明白了為什麼埃文-貝爾這次要選擇這種類似於自己動手製作的方法來拍攝這支音樂錄影帶。主要還是因為YouTube現在的發展屬性問題。
目前,YouTube還是在鼓勵網友發布自己製作的視頻,關於擁有版權的視頻暫時都是不鼓勵的,而十一工作室雖然緊鑼密鼓地在和各大唱片公司洽談這方麵的協議,但這一切都還是正在進行中的。如果貿然埃文-貝爾就帶頭發布一個完整的官方版權式的音樂錄影帶,隨後網友的跟風就會讓YouTube上湧現大量擁有版權問題的音樂錄影帶。那麼那些還未談妥協議的公司,勢必就要和網站糾結一番版權事宜了。
但看看現在的情況,埃文-貝爾用家用手提攝像機拍攝並製作了“事實-虛構”的音樂錄影帶,這是所有視頻愛好者在家就可以手工完成的作品。埃文-貝爾為大家樹立了一個榜樣,還可以上傳這樣的視頻,一方麵可以提高YouTube的人氣,一方麵也可以豐富上傳者的參與方式。
所以,這次“事實-虛構”的視頻製作方式是十分重要的,當然,效果也是顯而易見的。
“事實-虛構”的上傳是回到帕羅奧多的賈德-卡林姆在上午九點整完成的,他們用埃文-貝爾的賬號完成了這個舉動。因為十一博客提前一天就公布了相關信息,所以YouTube上很快就湧入了大量的網友。
短短一個小時之後,YouTube上“事實-虛構”音樂錄影帶的點擊量就達到了兩萬,而整個網站的瀏覽量則飆升到了十五萬。這個數字創造了網站建立以來的單小時內的最高峰。隨後,“事實-虛構”的點擊量呈現出一個迅速攀升的峰值,在上午十二點時就已經達到了七萬,整個YouTube網站的瀏覽量也是呈現出幾何倍數的增長。
在YouTube網站上可以瀏覽“事實-虛構”音樂錄影帶的消息,如同長了翅膀一般,在網絡上飛速地傳播了開來。
為了配合這一次的網絡宣傳,克萊爾-戴斯還聯絡了八家媒體,在當天隨時關注數據變化,在合適的時機發布相關新聞。下午三點,“娛樂周刊”的威廉-伍德率先登場,他以“事實-虛構”的網絡宣傳策略為中心,詳細介紹了YouTube、臉書和iTunes三方的互動。
iTunes上可以即時下載“事實-虛構”的數字單曲,下載時可以看到兩個連接,一個是YouTube的音樂錄影帶鏈接,一個是臉書相關活動的鏈接。
在臉書頁麵上蘋果小組、埃文-貝爾小組都舉辦了相關活動,分享關於“事實-虛構”的心情和故事,還可以參加頁麵小遊戲,在參與者中間抽取幸運得獎者。獎品有三種,一個是“事實-虛構”的簽名單曲,一個是多倫多電影節的電影票,一個是“斷背山”全美首映式的參加券。另外,兩個小組頁麵上都有iTunes的單曲下載鏈接和YouTube的音樂錄影帶觀賞鏈接。
YouTube的音樂錄影帶則植入了iTunes下載鏈接、手機鈴聲下載鏈接、臉書活動鏈接。另外,YouTube自己還有舉辦了一個活動,為“事實-虛構”製作音樂錄影帶的活動。活動參與者自己申請賬號,將製作完成的音樂錄影帶上傳,標題中標注“‘事實-虛構’音樂錄影帶自製活動”,然後網站會安排一個專題,讓網民進行觀賞瀏覽,其中獲得“讚”點評最高的前十名,也同樣有機會贏得相關獎品,同臉書活動獎品一致。
這三者之間形成的循環式互動,將“事實-虛構”的網絡活動完全推廣起來,這也意味著一種全新的單曲、專輯宣傳方式誕生。唱片公司可以根據歌手、唱片的性質進行衡量,有條件地選擇網絡宣傳方式,這對於音樂產業來說又是一種全新的革命。
威廉-伍德在評論中表示,這種完全依靠網絡宣傳對歌曲進行推廣的模式,將iTunes和臉書這樣的社交網站、YouTube這樣的視頻分享網站聯係起來,還有各個鈴聲下載銷售商、實體單曲銷售商的廣告掛鉤,在虛擬世界中也形成一個產業鏈,完全可以說是一個全新的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