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多倫多的觀眾一向以熱情著稱,即使電影不是一部好作品,他們依舊願意送上自己的掌聲。這也是“斷背山”在這裏迎來了如此熱烈歡呼的原因之一,因為觀眾們願意對所有優秀作品掏心掏肺地送上讚譽。所以,對安妮-海瑟薇的意見,其實並不嚴厲也不可怕,隻是觀眾們的一種聲音罷了。而這種聲音的出現,是必然的,也是可以預知的。
不同於埃文-貝爾一向個性不羈,安妮-海瑟薇最初得到觀眾普遍認識的作品,是“公主日記”,那個有些馬虎有些天真有些可愛卻願意承擔責任的米婭公主,這才是觀眾對她的印象。這一次安妮-海瑟薇在“斷背山”卻是飾演一個潑辣精明的女子,撇開有大膽的脫開上衣的戲份不說,這個角色本身就是俗氣市儈卻又帶著一絲脆弱的。
安妮-海瑟薇飾演的露琳一角,完全是埃文-貝爾根據小說中三言兩語塑造出來的。其實露琳是一個比艾瑪更加悲情的角色,因為至少恩尼斯對艾瑪還是有責任在,或者是愧疚,但傑克卻明顯地表示出隨時可以離婚的態度,由此可見,傑克對露琳是沒有任何感情的。但相反,露琳卻深深地愛著傑克。
露琳的出場就是豪邁而奔放的,出身富裕,敢愛敢恨,大膽追求傑克-特維斯特,最終她“馴服”了充滿男人氣息的傑克,所以他們很快就結婚生子了。露琳的個性爭強好勝,倔強不屈,其實她早就懷疑傑克有外遇了,傑克每年開二十小時的車去找朋友釣魚,一年好幾個來回,任何一個妻子都會起疑心了。個性強勢的露琳認為老公有外遇,但是卻沒有點破,隻是因為她是在父親的反對之下走進這段婚姻的,如果她承認婚姻出了問題,就是在向父親低頭。這是露琳所不能接受的結果,所以她咬牙也要把這段婚姻堅持下去。
比起直接離婚的艾瑪來說,露琳承受的煎熬才是更加艱難的。
在他們婚姻的後期,露琳和傑克的對話隻剩下工作和孩子——就算是孩子也隻是談責任沒有關心——他們之間沒有感情。露琳已經死心了,所以她把生活所有的重心都放到了工作上,所以傑克形容她“越來越功利,想找到多餘的盈利”。
從露琳和傑克的每一次相處都可以看出,露琳已經接受傑克不愛她的事實,並且維持表麵和諧的婚姻。到了故事的最後,露琳用一種陌生人的口氣,敘述著傑克去世的過程,就好像與自己無關一般。但是當露琳得知恩尼斯就是傑克的釣魚朋友時,她是熱淚盈眶的,因為她意識到,恩尼斯就是傑克的外遇,她也知道,阻礙她和傑克婚姻的,不是她所認為的那樣。
其實露琳是愛傑克的,一直都是,但問題是,傑克不愛她。
所以,在露琳這個角色身上,安妮-海瑟薇必須做出全新的嚐試,她潑辣,她世俗,她冷漠,她疏離,每一個加諸在她身上的負麵詞彙,都是露琳生活的煎熬。安妮-海瑟薇的這次表演,完全推翻了之前觀眾對她的所有印象,這讓觀眾們十分不習慣。
這就好像鄰居家天真活潑的小妹妹,突然有一天就變成在酒吧裏流連忘返的S.M女皇,任何人都會覺得目瞪口呆的。所以,多倫多的觀眾們都認為,安妮-海瑟薇並不適合露琳這樣的角色,覺得與他們的印象相距甚遠。
其實,在任何一個行業,轉型都是不容易的。因為轉型就意味著全新的挑戰,轉型就意味著拋棄過往的固定模式,轉型就意味著推翻一切重新開始。所以,這必須對養成習慣的人們帶來衝擊力,還有隨之而來的愣神、錯愕、甚至是埋怨、咒罵。這就是轉變形象、突破形象所必然帶來的陣痛期,這是無法避免的。
還好,這是多倫多,觀眾們隻是有些抱怨罷了,並沒有指責,一切的反應都是十分溫和。即使他們不習慣安妮-海瑟薇這樣的形象,看到安妮-海瑟薇時,他們依舊會有笑容和擁抱來迎接這個可愛的小妮子。但即使是在多倫多,觀眾都不適應了,可以想象,如果電影在美國本土上映之後,安妮-海瑟薇將迎來怎麼樣的風暴。
麵對這樣的情況,即使安妮-海瑟薇已經有了足夠的心理準備,她還是有些失落的,畢竟,這是她和埃文-貝爾的第一次合作,而且她盡全力表現自己了,但結果還是不盡如人意。
“斷背山”在多倫多的首映結束之後,現場觀眾在提問環節時的表現就讓安妮-海瑟薇感受到了這種轉型所帶來的陣痛,這種陣痛,估計在未來還會持續很長一段時間,所以安妮-海瑟薇臉上的笑容都不由勉強了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