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6 警鍾敲響(1 / 2)

埃文-貝爾迅雷不及掩耳的反擊,讓肖恩-霍爾打碎了牙往肚子裏吞。這次完全就是肖恩-霍爾失算,原本以為讓埃文-貝爾再次成為矚目焦點,可以讓“世界新聞報”狠狠地掙一筆,但沒有想到埃文-貝爾倒打一耙,讓肖恩-霍爾賠了夫人又折兵,現在他在美國的線人都必須更加小心謹慎,短時間內,線人都不願意與肖恩-霍爾接觸,畢竟大家都把視線放在肖恩-霍爾身上,一個不小心線人自己都暴露了,那就得不償失了。要知道,這些線人身上或多或少都有一些違法的勾當在身上,被抓出來,坐牢倒不至於,但是罰款什麼的就足夠他們肉痛了。

比起去年的話筒事件,這一次肖恩-霍爾完全就被埃文-貝爾抓了一個正著,狠狠地教訓了一頓。肖恩-霍爾頓時就消停了。

但是埃文-貝爾知道,這所謂的消停都是暫時的,這些媒體就不可能完全消停的,因為對於媒體來說,真正的消停就是他們倒閉的時候。不過能夠讓肖恩-霍爾吃了一個如此大的虧,也算是出了埃文-貝爾一口惡氣。

至於那個笨拙青澀的菜鳥記者,埃文-貝爾倒是沒有太過抓著不放,隻是估計肖恩-霍爾也不會放過他。

這次的事本身倒沒有什麼,但卻是給埃文-貝爾敲了一個警鍾。既然肖恩-霍爾會去偷看十一號的信箱,估計其他狗仔隊也存著這個心思,更重要的是,肖恩-霍爾的這個舉動,卻是讓埃文-貝爾想起了一件十分十分重要的事。

今天肖恩-霍爾敢打開王子街十一號的信箱,明天還不知道會做出什麼更過分的事,比如說,竊聽!

“世界新聞報”何以揚名全球,自然是因為其作為英國最著名的八卦小報“太陽報”的周日版得到的聲譽,“太陽報”隸屬於傳媒大亨魯伯特-默多克的新聞集團旗下。以股票市值來算,新聞集團是世界上最大的跨國媒體集團,亦被稱為“默多克的傳媒帝國”。

魯伯特-默多克早在1968年就開始進軍英國市場,第一個收購對象就是當初以黃色內容著稱的星期日周刊“世界新聞報”,隨後這位傳媒大亨又收購了“太陽報”之後,才把“太陽報”改版成為“世界新聞報”的每日版,以文摘類文章為主,而“世界新聞報”則成為了英倫三島首屈一指的八卦小報。

“世界新聞報”雖然在世界範圍內名頭不小,在英倫三島更是首屈一指,但影響力終究還是更多局限在英國,在歐洲乃至世界的影響力都是有限的。上一輩子,即使埃文-貝爾是新聞媒體業內人士,對“世界新聞報”也沒有投以太多的關注力,畢竟這隻是一個八卦小報而已,而埃文-貝爾成為記者的年代,網絡媒體已經十分發達,狗仔新聞在網絡橫行,他也沒有必要在“世界新聞報”這一畝三分田去尋找素材,所以關注已久不多。

真正讓“世界新聞報”的名頭傳遍全球的,是在2011年的七月十日,當天,“世界新聞報”出版了的最後一期,為該報一百六十八年的曆史畫上了一個並不光彩的句號。伴隨而來的,還有整個默多克新聞集團帝國的動蕩不安,遭遇全球範圍內的信任危機。隻因為一件事:竊聽醜聞。

所謂“竊聽醜聞”,最早起源於2006年,埃文-貝爾記得當年是說有一份報紙的記者竊聽了英國皇室威廉王子和哈裏王子手機信息的事被爆料出來,隨後引起了皇室的震動。不過這件事並未引起更廣泛的影響,隻是牽涉記者都被關進了監獄,主編也被撤職。這份報紙,就是“世界新聞報”。

當時魯伯特-默多克的新聞集團和英國政府都試圖掩飾這一醜聞,他們也的確成功地壓製了一段時間。事實上,雖然竊聽私人電話是違法的,但是對於無所不用其極的新聞媒體來說,業內幹著這種勾當的媒體絕對不止“世界新聞報”一家,隻是,一直都沒有造成實質性的傷害,再加上對於公眾人物隱私權的特殊對待,所以始終未能夠杜絕。

但隨著時間的推進,事情就逐漸失去了控製。在2009年,堅持對竊聽醜聞進行報道挖掘的英國“衛報”終於得到了回報,他們得到了確切的證據,證明“世界新聞報”為了獲取新聞線索,對被綁架女童的手機進行竊聽,從而影響了警方的偵破工作。

“衛報”掌握的證據是來源於2002年的一起綁架事件,2002年的三月份一名叫做米莉-道勒的十三歲女孩在放學路上失蹤,引發了英國警方的大規模搜索行動。六個月之後,小女孩的一體在一片樹林裏被找到,一直到2009年綁架殺害米莉-道勒的凶手才剛剛認罪。而“衛報”就是在凶手伏誅之後才發現了線索,早在女孩當初失蹤之後,“世界新聞報”就雇傭私人偵探竊聽米莉-道勒的手機語音信箱。當道勒家人和朋友的留言占滿了語音信箱後,“世界新聞報”雇傭的偵探擅自刪除了部分留言,這導致受害者家人以為孩子還依舊活著,同時也幹擾了警方的偵破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