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1 腹背受敵(1 / 2)

羅伯特-伊格爾最近的日子並不好過,迪士尼這個爛攤子讓他捉襟見肘,就算是住在辦公室裏,也無法解決公司內部繁雜的事務。羅伯特-伊格爾其實是一個很有耐心的人,隻是邁克爾-伊納斯留下的爛攤子實在太大,他必須一點一點縷清,他必須要有足夠的時間才行。

天氣預報播音員出身的羅伯特-伊格爾,經過艱苦的個人奮鬥,一步步爬到了公司管理層,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中期,他被任命為ABC的首席執行官。但是隨後迪士尼於1996年並購ABC,羅伯特-伊格爾也就進入到了迪士尼的管理層。在這之後的八年時間裏,羅伯特-伊格爾左右逢源,用他的忠誠、勤奮和耐心贏得了董事會的好感,最終也成功坐上了首席執行官的位置。

當時羅伯特-伊格爾上任幾周以來,卻承受著巨大的壓力,媒體和公眾的批評接踵而來。大多數的評論是,和迪士尼前任的強權霸主邁克爾-伊納斯相比,羅伯特-伊格爾過於溫和,做事不果斷,決斷力差,在外交上少了霸氣,甚至在某些時候,為了改變邁克爾-伊納斯帶給人們的強權印象和爭取合作者的信任,他寧願卑躬屈膝,忍受一些在外人看來不公平的條件和待遇。有人諷刺說,從天氣預報員、電視台小記者一步一步熬上來的羅伯特-伊格爾習慣了低三下四,一時還不能適應首席執行官的角色。

但事實上,羅伯特-伊格爾已經很努力了。他先解散了由邁克爾-伊納斯一首創立的計劃策略部,給予下屬電影、電視、主題公園等子公司更大的自由創作權;他和試圖和羅伊-迪士尼彌補關係,在已經分裂的董事會成員之間竭力斡旋;九月份香港迪士尼開園儀式上,他和尚未卸任的邁克爾-伊納斯還一起出席,就是為了讓外界對迪士尼不要喪失信心;同時他還宣布了迪士尼動畫部門擴展的計劃,包括了招收人才,以及重新和皮克斯坐到談判桌上。

一些華爾街的分析人士表示,迪士尼為了讓自己的動畫業務更上一層樓,很有可能會收購皮克斯。

對於這個猜測,羅伯特-伊格爾多次在媒體上表示,立足於動畫製作,這才是迪士尼未來發展的方向。“動畫節目現在和未來都將是迪士尼集團的靈魂和核心”,羅伯特-伊格爾如是說。

但可惜的是,這個計劃執行得似乎不好,羅伯特-伊格爾正在麵臨著腹背受敵的窘境。一方麵,董事會內部產生了分歧,對於是否要收購迪士尼持著不同的意見,事實上,大家對於所謂的收購都不太感冒,表示至少要等“四眼天雞”上映之後才知道;另一方麵,史蒂夫-喬布斯又咄咄逼人,多次在談判桌上態度強硬不說,甚至還和十一工作室開始了接觸。

身後的董事會不支持,交易對象的皮克斯又不配合,羅伯特-伊格爾的確是一個頭兩個大。

雖然羅伯特-伊格爾知道史蒂夫-喬布斯與十一工作室開始接觸,就是在提醒自己,皮克斯的買家絕對不止迪士尼一個,其實就是在給他施壓,但即使如此,羅伯特-伊格爾也不能不重視,因為皮克斯的收購的確是迪士尼複興的重要環節。所以,就算知道史蒂夫-喬布斯是在使用商場上的管用手段,但羅伯特-伊格爾也還是要吃這一套。

在史蒂夫-喬布斯與泰迪-貝爾會麵結束之後,短短三天之內,羅伯特-伊格爾先後兩次與史蒂夫-喬布斯展開了會談。但是結果都不盡如人意。

其實史蒂夫-喬布斯的要求很簡單,讓迪士尼的董事會展現出誠意來,至少讓他感覺到,迪士尼董事會對於收購皮克斯是積極的態度。但這一點羅伯特-伊格爾卻偏偏無法做到,因為迪士尼的董事會成員們堅持要等“四眼天雞”上映之後再做打算。羅伯特-伊格爾就像一個受氣包一樣,在史蒂夫-喬布斯和董事會之間被當做皮球一直踢來踢去。

羅伯特-伊格爾的個性就注定了,他在皮克斯的收購計劃上,沒有辦法像埃文-貝爾那樣,大刀闊斧地直接下決定,羅伯特-伊格爾的骨子裏是謹慎的、是軟弱的,他欠缺果斷和決策力是絕對致命的。在動蕩不安的迪士尼首席執行官位置上,羅伯特-伊格爾是很合適的,因為目前迪士尼內部關係就十分糟糕,外部人員關係也好不到哪兒去,取代了強硬的邁克爾-伊納斯之後,羅伯特-伊格爾絕對可以把迪士尼可怕的人緣彌補起來。但是,在皮克斯的收購上,羅伯特-伊格爾的猶豫不決,卻延誤了最佳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