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屆哥譚獎的風潮還在繼續擴大著影響,獨立電影崛起的時刻終於來臨了。“陽光小美女”受到如此超出預期的關注,也被普遍認為,是伴隨著奧斯卡改朝換代之後,必然導致的結果之一。
今年六月份,在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掌門人位置上完成了兩屆連任的弗蘭克-皮爾森正式宣告結束了其主席的生涯,換屆選舉之中,老派勢力和新派勢力的競爭格外激烈,最終,中立派代表希德-甘尼斯勝出,成為了新一屆學院派掌門人!
希德-甘尼斯其人,其實並不難將“中立派”的名號掛在他的身上,他算是新派勢力的代表人物,不過這位在學院裏已經擔任二十一年董事的老資格,卻是一個融合人物,他既能夠體諒老派勢力的堅持,也能夠加入新派勢力的創新,所以,即使他本人是讚成冒險和個性的新派勢力代表,最終也說服了老派勢力的妥協,投了他一票,讓希德-甘尼斯成為了新一任的學院派主席。
在遙遠的三年前,埃文-貝爾曾經因為反戰而拒絕出席奧斯卡頒獎典禮,引發了激烈的討論,希德-甘尼斯就在公開場合隱晦地表達了自己對埃文-貝爾的支持。之後,埃文-貝爾在百老彙上演音樂劇“九”的時候,希德-甘尼斯也多次到現場表示了對埃文-貝爾的聲援。可以說,希德-甘尼斯在新生代藝人之中,對於埃文-貝爾為代表的新生勢力一直是關注有加的。
在此之前,埃文-貝爾與學院派的關係一直十分僵持,即使是提名拿了一大堆,但始終沒有能夠獲獎——“撞車”的最佳影片是屬於整個劇組的。現在,希德-甘尼斯上台之後,媒體也普遍認為,這是學院派與埃文-貝爾為代表的新生代勢力握手言和的一個交叉口。在將來,埃文-貝爾與學院派僵持的關係肯定會得到緩解,隻要埃文-貝爾能夠拿出足夠出色的作品,那麼奧斯卡小金人也的確是越來越近了。
今年的北美影壇也的確是風起雲湧,前有“斷背山”同性戀題材的橫空出世,雖然現在電影還沒有正式公映,但其在威尼斯、多倫多先後掀起的狂潮,已經證明了這部電影在專業領域和公眾領域都贏得了認可;後有“陽光小美女”為代表的獨立電影強勢崛起,在奧斯卡的曆史上,真正獨立廠牌製作的電影還是沒有得到強勢的認可,就連當年那部驚世駭俗的“公民凱恩”都沒有收獲一座小金人,即使在今天,“公民凱恩”在各個電影榜單上都高舉經典作品第一名,但小金人的遺憾始終會依附在電影簡介的後麵。
這種暴風雨來臨的前兆,也被認為是學院改朝換代之後必然引起的變化,對於同性戀邊緣題材的作品,還有一直叫好不叫座的獨立電影,學院派將會秉持什麼態度,都成為了關注的焦點。
現在,頒獎季已經由哥譚獎拉開了帷幕,接下來四個月的時間裏,電影界改朝換代之後是否會迎來新氣象,還是在傳統上固守成規,讓人拭目以待。而貼上了希德-甘尼斯標簽的學院派,對於這一個又一個的叛逆作品,又將有什麼態度,這勢必也將會對未來電影行業製片人們的決定做出巨大影響。
哥譚獎所帶來的影響還在繼續,2005年的頒獎季,以一種前所未有的熱鬧局麵拉開了帷幕。而哥譚獎落幕才不到三天,電影界的熱鬧也延續到了音樂界之中,因為埃文-貝爾“第一次”世界巡回演唱會的售票就要拉開帷幕了,這聚焦了無數歌迷的焦點,而媒體也不得不把視線聚集過來,因為他們都十分好奇,作為埃文-貝爾職業生涯的首次巡回演唱會,上座率究竟如何,關注度又如何,歌迷反應又如何。
“第一次”世界巡回演唱會的官方媒體確定為臉書和YouTube之後,就有媒體意識到,埃文-貝爾對於網絡世界的應用讓人歎為觀止了,先是數字音樂商業化,然後是社交網站,接著是視頻分享網站,現在埃文-貝爾又把網絡媒體抬高到了能夠與傳統媒體相提並論的地步。這是曆史上第一次有演唱會將合作媒體定位網絡媒體,這也標誌著,2001年博客伴隨九一一事件迅速發展起來之後,經過過去四年的發展,網絡媒體已經正式與紙質媒體、電視媒體並駕齊驅,成為不容忽視的媒體機構。
而十一月十六日,十一工作室與特瑪捷票務宣布,“第一次”世界巡回演唱會的所有門票都將以網絡發售的形式完成。這無疑又將網絡世界與現實世界進一步聯係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