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售票窗口的買票過程,因為窗口的限製、排隊的限製,售票的速度再快也必然需要排隊的時間;而網絡售票卻是截然不同,通過一段段的光纖,將所有過程都數據化,化作電腦的超光速反應,售票過程自然是加快了不少。
特瑪捷票務已經做好了完全的準備,網站的服務器足以應付五十萬人同時在線,五十萬人,這對於購票網站來說,已經是絕對足夠的了。畢竟,在此之前,演唱會的網站購票一直是作為歌迷服務的附加存在,主要購票方式還是傳統的窗口購票。但誰又能想到,埃文-貝爾巡回演唱會首站的購票一開啟,就讓特瑪捷票務的官方網站出現了服務器癱瘓,這可是特瑪捷票務曆史上的第一次,讓人目瞪口呆的一個記錄。
兩分十五秒之內,兩天三萬四千張門票全部銷售一空,這著實讓人有些措手不及。
就連威廉-伍德那一群圈內見慣風浪的記者都覺得意外了,更何況是那些普通觀眾呢?葛瑞-列儂就是其中一個,他完全搞不清楚狀況。
今天是周日,葛瑞-列儂不用上班,但他還是早晨八點多就起來了,八點半在家裏的書桌上參加了一個視頻會議。會議隻持續了不到十分鍾,葛瑞-列儂還有時間為自己煮了一壺咖啡,烤了兩片吐司,然後塗抹上香甜的黃油,這才重新回到電腦麵前,準備上網購買兩張埃文-貝爾“第一次”全球巡演首站紐約的門票,他最近有一個約會對象,可惜兩個人工作都很忙碌——對方是一名律師——所以約會的時間並不是很多。葛瑞-列儂就想著,自己應該邀請她一起去聽聽埃文-貝爾的演唱會,那將會是一次很難得的體驗。
可是當葛瑞-列儂上網時,就隻看到特瑪捷票務網站上的一封公告,說埃文-貝爾全球巡演紐約場的門票都已經售磐了。葛瑞-列儂第一個反應就是,“開玩笑吧?”他看了一眼下放的時間,才不過九點十五分而已,他記得演唱會有兩天,而且是在麥迪遜廣場花園舉行,這就意味著有幾萬張門票才對。葛瑞-列儂再次把公告詳細看了一遍之後,也隻能是無可奈何地笑了起來。
看著電腦屏幕,葛瑞-列儂有些出神,他知道喜歡埃文-貝爾的人很多,看看專輯的銷量就知道多麼誇張了。但是,演唱會的火爆程度實在是出乎他的預料。葛瑞-列儂的腦海裏,一方麵是在為錯過埃文-貝爾演唱會而表示遺憾,一方麵也是在想沒有辦法帶約會對象去看演唱會很是遺憾。
葛瑞-列儂無奈之下也隻能歎一口氣了,遺憾歸遺憾,他今年都已經三十四歲了,早就不是年少輕狂的年紀了,所以很快就接受了這個事實。葛瑞-列儂想了想,打開了十一博客,打算上去看看埃文-貝爾巡演的下一站是哪裏,如果是波士頓、新澤西、巴爾的摩之類的地方,那麼還是可以開車過去觀看。
可是不知道怎麼回事,今天十一博客的打開速度比蝸牛都還慢,這讓葛瑞-列儂有些意外,就他所知,十一博客是有自己單獨的一個服務器,應付網站的瀏覽人數並不吃力,他曾經還看過二十萬人同時在線都沒有問題的。
好不容易等到十一博客頁麵顯示出來之後,葛瑞-列儂看到了右上角的在線人數,不由就笑了出來。一連串的數字“五,三,二,七……”大體數一數,應該是六位數,那就意味著有五十多萬人同時在線了,難怪網站速度會如此慢了。
葛瑞-列儂找到了第一個帖子,又花了約莫兩分鍾才把這個頁麵打開,上麵寫著的就是巡演的第一批城市名單。紐約,費城,亞特蘭大,邁阿密……這是東海岸的四個演出城市了。
葛瑞-列儂想了想,從紐約到費城去差不多是兩個半小時,演唱會基本都是周五或者周六。到時候他和約會對象可以一起開車過去費城,看完演唱會,就在費城住一個晚上,第二天再回來,這是一個十分不錯的旅程,特拉華河的夜景總是讓人流連忘返。
一邊盤算著怎麼去搶購費城演唱會的門票,葛瑞-列儂一邊把頁麵往下拉,試圖找尋一下費城演唱會門票開始發售的時間。但是頁麵才往下拉,葛瑞-列儂就看到了最新留言欄裏,一片的呐喊聲,表達的意思卻是驚人的相同:紐約加場!
作為世界第一大都市,紐約有兩千萬的人口,而且附近的波士頓、巴爾的摩、新澤西等城市開車過來也十分方便,整個大紐約都市圈足足有六千五百萬的人口,占據全美國百分之二十的分量,而埃文-貝爾首輪巡演在大紐約都市圈隻擁有紐約和費城兩站,這是絕對是不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