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 盛宴登場(1 / 2)

很少有人能夠把握住埃文-貝爾的脈搏,猜測出他的舉動。因為大家都無法現象,埃文-貝爾會用這種方式讓觀眾們進入屬於他的音樂世界:一支從來沒有聽過名字的獨立樂隊,一支風格詭異遊離於主流之外的獨立樂隊,他們的暖場演唱讓觀眾們開始為演唱會逐漸熱身。這種方式,沒有人敢於挑戰。

埃文-貝爾真正的歌迷雖然無法預料他的舉動,但是當他們看到“拍手說耶(Clap. Your. Hands. Say. Yeah)”這支獨立樂隊出現在舞台上時,隻會會心一笑,因為他們知道,這絕對是埃文-貝爾會做的事。隨後,他們就盡情地加入了享受音樂的行列之中。

暖場樂隊的存在,其實就是要調動現場氣氛,讓觀眾們提前為演唱會開始預熱,避免演唱會開始之後現場太“冷”了。而對於埃文-貝爾來說,“暖場”本身就是沒有存在的必要,因為他的現場演出隨時隨刻都可以輕易調動起觀眾的情緒。所以,埃文-貝爾特別安排暖場樂隊,真正意義並不是為了“暖場”,而是為了將更多的獨立樂隊介紹給觀眾。

現在看來,效果十分不錯。因為現場觀眾都是埃文-貝爾真正的歌迷,即使他們對於獨立音樂沒有足夠的了解,但這並不妨礙他們欣賞這些特立獨行的音樂。“拍手說耶”的音樂也許不會被主流接受,但是現場觀眾卻願意用他們最真誠的反應,表示對這支樂隊的支持。

想必,等演唱會結束之後,應該會有不少人專程去找尋這支樂隊的相關信息,還有他們的音樂。真正的好音樂其實一直都是存在的,隻是缺乏被挖掘被發現的途徑,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時代已經過去了,現在的城市裏巷子太多,如果沒有一個人引導,那麼這些出色的音樂就很難被發現。現在,有了埃文-貝爾的推薦,觀眾們自然也就心滿意足地笑納了。

暖場樂隊的表演時間足足有二十分鍾,他們演唱了四首歌,還和現場觀眾做了一些簡單的互動交流。隨即,當觀眾們聽到主唱說,“接下來,就是核心時刻!”然後謝幕下台時,觀眾們低頭看向自己的手表才發現,已經六點五十分了。顯然,埃文-貝爾的演唱會開幕在即!

剛才還在享受音樂的觀眾們,並沒有太多時間做調整,很快就進入了演唱會模式,低低的議論聲嗡嗡作響,將空氣裏的氣壓不斷壓縮,再壓縮;溫度也隨著那些激動的心跳、熱切的呼吸還是不斷升溫,再升溫。場外的初冬似乎已經消失不見,場內隻剩下盛夏的炎熱。

十分鍾的時間似乎轉眼就結束了,原本照亮全場的燈光,忽然就全部熄滅了。場內的議論聲瞬間就轉換成為了低低的歡呼聲,當大屏幕上出現三十秒倒計時的數字,所有的歡呼聲都彙集在了一起,被壓抑在體內的能量開始一束一束地結合,“三十,二十九……”的倒數聲由小到大,當數到“二十”的時候,那集體的聲音甚至可以聽出蘊含在裏麵的顫抖,可以清晰地感受出所有人內心的澎湃和激昂。

“十”這個數字才說出口,剛才積壓的熱情就伴隨著每一個數字開始一點一點釋放,雖然隻是三十秒,但是卻仿佛經曆了整整一個世紀一般,聲音越來越洪亮,心跳的節奏也開始和屏幕上倒數的數字對齊,甚至就連在脈搏裏奔騰的血液都調整到了同一個速率。此時,全場一萬七千名觀眾都成為了一體,為這個具有紀念意義的時刻而狂呼著。

“五”,脖子上的脈搏因為全身都在使力而開始清晰起來;“四”,額頭上的汗水在黑夜之中閃閃發光;“三”,全場觀眾的呼吸都停了下來,那種萬眾一致的同步性,讓人發狂;“二”整個大屏幕猛然就黑了,全場的黑暗被熒光棒的色彩所點亮,幽光映襯著每一個人不同的臉龐,大家的臉上都帶著錯愕:為什麼是“二”的時候就熄燈了。

“一”,盡管如此,所有人口中的最後一個數字還是脫口而出,整齊劃一的呐喊,就好像導火索一般,將全場的燈光都點亮了,整個麥迪遜廣場花園的現場刹那間之間燈光全亮,從黑夜進入白晝的猛然,讓所有人的眼睛都有瞬間地失明。但下意識地,尖叫聲就這樣脫口而出,伴隨著刺眼的燈光和搖光的熒光棒,將整個花園都搖晃了起來。

視線還沒有來得及從失明之中晃神過來,耳邊就出現了那清澈明亮的嗓音,“這一周真的糟透了,七天的折磨,七天的難堪。我女朋友騙了我,跟別人走了,她現在是絕色美女(California. Dime),不過現在是我戒掉她的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