頒獎典禮過去過去四分之三,來到了最受矚目的四分之一。在此之前,雖然“斷背山”有兩座小金人入賬——最佳配樂和最佳剪輯,目前“陽光小美女”、“晚安,好運”、“卡波特”、“慕尼黑”全部都是零收入,但這並意味著之後的獎項已經塵埃落定了,反而預示著混戰還在繼續,沒有人能夠預料到最後六個獎項將會滑落誰家。
首先登場的赫然就是被譽為競爭白熱化的最佳男主角競爭!
“卡波特”的菲利普-塞默-霍爾曼,“川流熙攘”的特倫斯-霍華德,“斷背山”的埃文-貝爾,“一往無前”的傑昆-菲尼克斯,“晚安,好運”的大衛-斯特雷澤恩。這五個人的競爭的確十分激烈。
目前來看,特倫斯-霍華德依舊成為了黑人演員的代表,去年又有“撞車”的出色表現,此番贏得影帝提名,印象分就上佳,實力更是不可小覷;大衛-斯特雷澤恩整個頒獎季提名無數,但可惜始終未能殺出重圍,但是“晚安,好運”整體題材的優勢還是加分不少;傑昆-菲尼克斯年方而立,曾經又有過入圍記錄,不僅如此,采用原聲的熱場表演,令鄉村歌王重生熒幕,這與去年的“靈魂歌王”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另外菲利普-塞默-霍爾曼和埃文-貝爾兩個領跑頒獎季的選手,各有優劣。兩個人的劣勢十分相似,首先是同樣出身戲劇舞台,這對於要求血統純正的學院派來說是一個挑戰;其實同樣是個性演員,兩個人都勇於嚐試同性戀、心理變態等高難度的角色,並參演了眾多風格迥異的影片,這對於學院來說也是一個異類;最後“卡波特”和“斷背山”都是同性戀作品,這可讓奧斯卡為難不已,目前曆史上憑借同性戀角色拿下影帝影後的演員隻有五次,1986年“蜘蛛女之吻”的威廉-赫特,1994年“費城故事”的湯姆-漢克斯,2000年“男孩不哭”的希拉裏-斯萬克,2003年“時時刻刻”的妮可-基德曼,2004年“女魔頭”的理查茲-塞隆。影帝兩次影後三次,這在奧斯卡七十八年的曆史上,可謂十分稀少。
而在優勢方麵,兩個人卻又各有不同。埃文-貝爾強大的人氣和星光,是對手無法比擬的,而且這是埃文-貝爾第二次影帝、連續第四次演技獎提名,在學院評委中已經積累了足夠的好印象,改朝換代之際足以創造新的曆史。而菲利普-塞默-霍爾曼主演的“卡波特”在無望勝出最佳影片、導演的情況下,他出眾的演技足以代表整部戲——這與去年“靈魂歌王”如出一轍,而且卡波特乃是曆史真實人物,這也讓他占據了一點上風。最重要的是,菲利普-塞默-霍爾曼在年齡上比埃文-貝爾占有優勢,埃文-貝爾年僅二十三歲就第二次提名了,未來可期,所以“這次錯過也沒關係”的情緒勢必影響投票走勢。
整個頒獎季的影帝競爭之中,菲利普-塞默-霍爾曼和埃文-貝爾可謂並駕齊驅,金球獎、國家評論協會獎和九鎮影評人協會獎對菲利普-塞默-霍爾曼頂禮膜拜,相對而言,演員工會獎、北美廣播影評人協會獎和四鎮影評人協會獎則嘉獎埃文-貝爾的突破性演出,雖然數量上所有偏頗,但是分量上兩者卻相差無幾。可以說,這絕對是如履薄冰的對決。
最後,去年二次加冕影後的希拉裏-斯萬克公布了結果,“最佳男主角的獲得者是,”埃文-貝爾的臉孔和其他四位競爭者一起出現在了大屏幕之上,“‘卡波特’,菲利普-塞默-霍夫曼!”
埃文-貝爾抿了抿嘴角,沒有太意外,也沒有太失望,看來還是時候未到,立刻就鼓掌對菲利普-塞默-霍夫曼表示了慶祝。坐在旁邊的安妮-海瑟薇用手頂了頂埃文-貝爾的右手,一臉笑容地看著埃文-貝爾,眼底裏促狹的笑容看起來像是幸災樂禍,但埃文-貝爾知道,其實這是在對他表示安慰。
事實上,雖然埃文-貝爾錯失了影帝小金人,不僅他自己不遺憾,媒體也並不覺得遺憾。相比兩年前的“加勒比海盜”,這次“斷背山”的表現的確是配得上一座影帝獎杯的,整個頒獎季包含威尼斯影帝在內的七座獎杯已經是鐵證了,但問題就在於,埃文-貝爾實在太年輕了,這是一個致命傷。這樣一個有天賦而且連續贏得四年演技獎項提名的演員,評委難免都會一直在想,還有下一年,還有下一年……不僅是學院評委們,媒體記者也是這樣認為的。遺憾固然有,但更多還是為菲利普-塞默-霍夫曼鼓掌。
不過,相信奧斯卡落幕之後,媒體勢必會開埃文-貝爾和萊昂納多-迪卡普裏奧這對好友玩笑的,因為他們兩個都是“不受學院派喜愛的小可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