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共和時代在埃文-貝爾“第一次”世界巡回演唱會洛杉磯場的玫瑰碗體育場登台演唱之後,他們就聲名鵲起了,這支流行搖滾樂隊有著美國樂隊的粗獷和英國樂隊的細膩,這種融合了節奏藍調、嘻哈的搖滾,其實很符合主流市場的口味,隻要運作好,取得成功並不是不可能的事。當然,“運作好”,這卻不是任何一家公司都有把握的,樂隊再好,音樂不出色,或者是定位錯誤——比如憂鬱心境,亦或者是宣傳不準確——比如說魔力紅樂隊,這都會走很多彎路的。
盡管如此,共和時代還是如同之前每個城市的獨立樂隊一般,受到了諸多矚目。上前簽約的公司也著實不少。但讓很多人意外的是,共和時代似乎根本就沒有打算簽約新公司,大家隻能打聽到這支樂隊剛剛與索尼貝塔斯曼公司解除了合約,現在名聲起來了,索尼貝塔斯曼公司倒是沒有吃回頭草的打算,而共和時代也就直接銷聲匿跡了。
對,就是銷聲匿跡。整整一個月,共和時代一點消息都沒有透露出來,似乎又回到了當初地下樂隊的日子。隻是業內人士——比如說提姆巴蘭和索尼貝塔斯曼公司——都是打聽到了消息,共和時代已經與十一工作室簽了合約。唯一讓人意外的是,共和時代並沒有著急地往紐約進發,而是在洛杉磯繼續過著地下樂隊的生活,這讓提姆巴蘭等人都摸不著頭腦。
娛樂圈的更新換代就是如此迅速,一周之前還在熱烈討論的話題,說不定今天就成為了明日黃花。這也是娛樂圈裏宣傳策略如此重要的根本原因。此時距離玫瑰碗體育場的演出已經過去了一個月,而共和時代卻是一點消息都沒有傳出來,自然就被人們遺忘在了腦後。不過這樣反而是留給了共和時代一個靜下心來,潛心研究自己音樂的時間和空間。
共和時代在二月底的時候,完成了成員的更替,之前負責電貝斯的提姆-梅爾斯離開了樂隊,瑞安-泰德又找來了布蘭特-科特茲。布蘭特-科特茲不僅填補了提姆-梅爾斯在電貝斯上的空缺,還帶來了一項獨一無二的才藝:大提琴。
在一支搖滾樂隊裏使用大提琴,這的確是一個並不常見的選擇。布蘭特-科特茲之前就一直在各個樂隊裏流浪輾轉,因為他希望能夠用自己的大提琴為樂隊出一份力,但這個願望往往很難實現。一直到了共和時代,瑞安-泰德得到了埃文-貝爾的靈感觸發之後,需要一個能夠演奏大提琴的隊員加入樂隊,於是雙方一拍即合。布蘭特-科特茲進入樂隊時就曾經要求過,他的大提琴是樂隊裏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他是不會放棄的,這也讓共和時代這支樂隊的風格走上了一個特別的道路。
在布蘭特-科特茲加入樂隊之後,瑞安-泰德就迫不及待地改編了之前的作品,將大提琴作為主要樂器之一加入演奏,不過他一直都處於磨合的狀態中,所以才駐留在洛杉磯直到現在。
“埃文,你看,這是我昨天剛剛創作的新歌,今天我們演奏了幾個不同版本的編曲,有的版本很出色,有的版本卻差強人意。”瑞安-泰德在埃文-貝爾麵前,其實還是很緊張的,但是提起音樂,他的緊張就會不翼而飛,全身心都投入到音樂之中。“我個人覺得,這是一首非常非常棒的曲子,隻要編曲能夠找對靈感,這絕對會讓人有驚豔的感覺。”
埃文-貝爾從瑞安-泰德的手中接過了樂譜,僅僅看了兩行,眼睛就亮了起來,這不就是那首讓共和時代名揚四海的“道歉(Apologize)”嘛。這的確是一首十分出色的歌曲,埃文-貝爾當初就是因為這首歌愛上了共和時代這支樂隊。不同於上一輩子隻是單純喜歡而已,現在埃文-貝爾作為一名出色的製作人,看到旋律的時候,腦子裏的想法就有所變化了,他在腦袋裏組合著樂符,可以發現,這首歌從旋律到歌詞都蘊含著瑞安-泰德在過去五年多時間裏沉澱下來的經曆。這就好像埃文-貝爾自己一樣,沒有公路旅行壯觀美景的觸發,就不會有“天光(Iridescent)”;沒有曆史知識的積累,就不會有“生命萬歲(Viva. La. Vida)”。道理很簡單。
原本,埃文-貝爾以為瑞安-泰德還要過一段時間才會創作出這首歌的,一來是因為布蘭特-科特茲才剛剛加入樂隊,大提琴絕對是“道歉”旋律裏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二來是埃文-貝爾記得上一輩子瑞安-泰德是一直到六月份才在“聚友網(My. Space)”上唱響自己的,現在才不過三月初而已。但沒有想到,瑞安-泰德此時就已經將詞曲都完成了,不愧是被稱作天才作曲家的製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