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3 禍從口出(1 / 2)

何止是伊登-哈德遜,想必無數媒體都在期待著埃文-貝爾與佩內洛普-克魯茲的相遇了。雖然媒體不知道這兩個人之間到底發生了什麼事,但是帥哥與美女的恩怨情仇總是讓人期待的,去年格萊美頒獎典禮上的交鋒,就讓媒體敏感地嗅到了異常,雖然後來就被佩內洛普-克魯茲和馬修-麥康納、湯姆-克魯斯的三角戀轉移了視線,但是媒體最擅長的不就是選擇性遺忘和翻舊賬嘛。現在,埃文-貝爾居然又再次和佩內洛普-克魯茲在戛納登上了同一個舞台,這兩位個性十足的演員是否又會爆出什麼新聞呢?值得期待。

不過,媒體還沒有等到佩內洛普-克魯茲閃亮登場,就在新聞發布會上,從埃文-貝爾那裏拿到了絕對勁爆的新聞。

由於不久之前埃文-貝爾在“第一次”世界巡回演唱會香港站的新聞發布會上,韓國記者搶走了本土記者的風頭,拿到了第一個提問權,事後被爆出韓國記者是使用了陰招力壓坐在身邊的“星月日報”記者,搶到了第一個提問的機會。所以,這一次新聞發布會上,各方記者都在想,今天是不是會再次出現意外。法國本土的記者想來也是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出現,早早做好了準備。

現場多達三百名記者的新聞發布會,聚集了來自世界各地的記者,第一個提問的權利落到了戛納電影節的官方媒體頭上,提出的問題也四平八穩,顯然是打算給埃文-貝爾一點熱身時間。“埃文,請問你對於本次戛納電影節上參展的影片,有什麼感興趣的作品嗎?”

這樣一個問題實在是沒有技術含量,任何一個希望與媒體搞好關係、與戛納電影節官方搞好關係的藝人,隻要說說“回歸”、提提“通天塔”、亦或者是說一部自己喜歡的作品,甚至於說自己的作品,都可以輕鬆地對這個問題作出一個圓滿的回答。

但顯然,埃文-貝爾是不需要熱身時間的,他微笑地搖了搖頭,“今年的戛納電影節,目前沒有任何一部作品讓我感興趣。”

此言一句,驚嚇住了全場。

埃文-貝爾的意思再明顯不過,這對於現場超過三百名的記者來說,絕對是一個震驚的回答,好不容易有一名記者開口提問到,“你的意思是,就連你自己的作品也不喜歡了?”

埃文-貝爾笑容不由綻放了一些,“我說的是‘目前為止’,我的作品上映之後,我自然是喜歡的。不過,我想戛納的觀眾們絕對有權利不喜歡任何一部作品,包括我的作品。”

新聞發布會現場都愣住了,比起佩內洛普-克魯茲與埃文-貝爾相遇這樣的八卦來說,現在埃文-貝爾表達的意思可是有震撼力了許多,埃文-貝爾這是在與整個戛納電影節作對、這是在與各方大牌導演作對。

事實上,埃文-貝爾說的話並算不上出格,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審美觀點,不可能所有人都喜歡同樣的作品。所以,埃文-貝爾的話語本身並沒有什麼不對。隻是這樣的話語放在埃文-貝爾這樣擁有絕對影響力的藝人身上,放在群星雲集的戛納電影節身上,掀起的軒然大波就讓所有人愕然了。

去年,戛納電影節的評委會主席埃米爾-庫斯圖裏卡發自肺腑地認為,“無論哪部參賽作品,老實說,都讓我失望了。我們在眾多平均水平一般的作品裏挑選勝者,我覺得很多作品都不如預期中好。”而去年戛納電影節的金棕櫚頒發給了比利時的達內兄弟身上,他們憑借“孩子”贏得了自己的第二座金棕櫚,成為了戛納電影節上僅有的五位“雙金棕櫚”獲得者。而電影節結束之後,也有媒體大膽地評論,“金棕櫚頒發給達內兄弟,有點浪費了。”

作為戛納電影節的評委會主席,埃米爾-庫斯圖裏卡就是五位曾經兩獲金棕櫚嘉獎的導演,而他公開地表達對參賽影片的失望和遺憾,無疑是直接在戛納電影節臉上扇了耳光,讓不少人都把目光聚焦在了更為成熟更為藝術更為專業的威尼斯電影節上。這對於戛納電影節來說,不啻於是晴天霹靂。在去年的這個時間段裏,埃米爾-庫斯圖裏卡的言論引發了法國乃至整個歐洲大陸的激烈爭論,而贏得了金棕櫚大獎的“孩子”、評審團大獎的“躲避”也都成為了爭議的焦點,引發無數討論。

所以今年,無論是戛納電影節的主席吉爾斯-雅各布,還是評委會主席王.家.衛,都卯足了勁希望挽回戛納電影節的聲譽。“回歸”、“通天塔”、“絕代豔後”、“潘神的迷宮”等作品上映之後都獲得了好評,特別是“回歸”和“通天塔”兩部作品,前者被稱讚為佩德羅-阿爾莫多瓦近年最傑出的作品,更有希望代表西班牙參加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競爭;後者則一躍成為了金棕櫚最強勁的競爭者,甚至有人大膽預測奧斯卡最佳影片的候補名單之中覺得有其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