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1 捧殺策略(1 / 2)

肖恩-霍爾覺得最近有點無聊。

自從上次嚐試竊聽被埃文-貝爾識破之後,肖恩-霍爾就沉寂了下來,一方麵他的確需要思考一下原因,否則他與埃文-貝爾的交鋒處處落於下風,這可不是一件好事;另一方麵也是因為他需要收斂收斂,這一次埃文-貝爾隻是把竊聽器放進了洗衣機了,下一次如果再去警察局舉報,那就沒有如此輕鬆了。

當然,肖恩-霍爾絕對不會說自己是害怕埃文-貝爾了,他隻是在尋找更加合適的機會,讓埃文-貝爾吃一個大虧。

最近幾個月來,肖恩-霍爾確實是沒有了聲音,除了竊聽失敗的原因之外,沒有新聞值得出手也是根本原因。肖恩-霍爾到現在都還是沒有想出,為什麼埃文-貝爾會察覺到自己被竊聽了,這實在是太不可思議了,所以他必須小心謹慎;再者,看看這幾個月關於埃文-貝爾的新聞,隻有一個戛納電影節稍微熱鬧一點,其他無論是“加勒比海盜2”還是“這就是愛(This. =. Love)”,都沒有什麼爆點,無非就是媒體打打嘴仗,為埃文-貝爾的作品炒作炒作,實在很無聊。

看看埃文-貝爾現在的聲勢,雖然他的每次出現都會引發讚譽和批評碰撞狂潮,但總體來說還是支持者占據上風,現在埃文-貝爾的號召力在美國絕對可以說是第一把交椅。這一次埃文-貝爾在德納利國家公園失去音訊十一天,媒體的手忙腳亂就可以清晰地看出大家對這個年輕人的關注了,甚至還有媒體高呼“埃文就是英雄”的口號,認為埃文-貝爾不僅實現了自救,還帶領夥伴一起逃出生天,這實在是一個壯舉。

那些願意跟在埃文-貝爾身後不斷吹噓他的豐功偉績的媒體是越來越多,這實在是一件無趣的事。所以,肖恩-霍爾的確很無聊。

等等。肖恩-霍爾忽然想到了一個點子。

的確,現在為埃文-貝爾歌功頌德的媒體實在是數不勝數,不說其他的,就說這半年發生的事,“斷背山”揭開了奧斯卡新篇章、“歌舞青春”和“穿普拉達的女王”票房大熱、戛納電影節的最佳導演獎根本比不上明年評委會主席這枚炸彈、YouTube頻道業務的火箭式崛起、世界巡回演唱會的連破紀錄、“加勒比海盜2”的勢如破竹、“這就是愛”的強勢回歸……呼,單是要細數一下這半年之內和埃文-貝爾掛鉤的事情,就覺得要喘兩口氣了。

讚揚,讚揚,還是讚揚;紀錄,紀錄,還是紀錄;歌頌,歌頌,還是歌頌。媒體之上對於埃文-貝爾的評論幾乎全部都集中在了一個個光輝事跡之上,他的正麵形象被無限放大,儼然已經成為了年輕一輩的代名詞。

看看夾縫求生的“首映”、“環球報”、“國家詢問報”、“世界新聞報”就可以知道了,這些唱反調的媒體很難在潮水般的讚譽聲中尋找到自己的位置,但一旦給他們抓住了機會,那勢必就會大紅大紫。因為埃文-貝爾身上的爭議點太多了,有讚揚有批評才是正常表現,一邊倒的聲音總是容易讓人視覺疲勞。

那麼,如果讚揚的聲音超過了一定界限之後,又會發生什麼事呢?任何事情一旦過度了勢必就將引起負麵的影響,物極必反就是這個道理。

在娛樂圈裏,媒體對於同一個藝人過度稱讚之後,引起的負麵影響很直接:惹起部分觀眾的反感,甚至是惡心。想想,如果媒體把一名歌手、演員或者導演直接都說成了劃時代的神跡,那肯定會讓部分觀眾皺起眉頭,要知道,即使是邁克爾-傑克遜、披頭士都有不喜歡他們的人,因為即使再神奇,他們也必須先是一個人,然後才是有才華的人,他們並不是“神”。

這就是所謂的捧殺。

捧殺的直接意思其實是指過度地誇獎或吹捧,使人驕傲自滿、停止退步,甚至導致墮落、失敗。

世界範圍的各個領域,有多少神童都是犧牲在捧殺的光環下。單以娛樂圈為例,年少成名的麥考利-卡爾金、德魯-巴裏摩爾、林賽-羅韓……都是因為媒體無止境的誇獎而迷失了自我。

肖恩-霍爾就覺得,既然所有人都在稱讚埃文-貝爾,那為何他不也加入這個陣營之中,讓埃文-貝爾“一夜成神”,那就再好不過了。捧殺策略最直接的結果就是使人驕傲自滿,但肖恩-霍爾真正的目的卻是讓所有人都認為埃文-貝爾身上的光環實在太過了,從而討厭、惡心、厭惡他,這雖然對埃文-貝爾本人應該沒有什麼影響,但一來肖恩-霍爾可以出一口氣,二來可以拉高“世界新聞報”的銷量,這實在是一個再好不過的計策了。至於埃文-貝爾的話,如果他會驕傲自滿,那就是肖恩-霍爾的額外收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