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寂了近二十四小時的十一工作室,不動則已,一鳴驚人,雷霆手段一擊致命。
“娛樂周刊”並沒有在第一時間發表任何相關報道,這就十分奇怪了,現在看來顯然是在十一工作室授意之下故意而為的。
“實習醫生格蕾”劇組發生鬥毆事件是當晚七點多,隨後的二十四個小時之內,事件的相關消息更新十分迅猛,消息層出不窮。從最初的簡單鬥毆到侮辱同性戀,再到拉十一工作室下水,整個過程風雲萬變,簡直比當初誹謗事件還要精彩百倍。
在這二十四小時內,作為事件當事人,“實習醫生格蕾”劇組除了凱瑟琳-海格爾之外,沒有任何消息傳出,十一工作室和ABC電視台則雙雙選擇沉默。就連與十一工作室關係一向交好的眾多媒體都鴉雀無聲。這實在有些詭異。在這種對比下,混亂就越發顯得喧鬧起來,整個輿論走向完全是雜亂不堪。
但隨後,“娛樂周刊”吹響了十一工作室的反擊號角,“洛杉磯時報”、“紐約客”、“紐約時報”、“波士頓環球報”、“滾石”、“好萊塢報道”、“滾石”、“西雅圖郵報”等一共十八家媒體,平均每十分鍾一家媒體發布最新評論,整整三個小時內,加上最早的“娛樂周刊”,一共十九篇評論,以刷屏的姿態在各大門戶網站更新。
整個輿論導向以一種整齊有序的姿態開始向十一工作室傾斜,當第三個小時最後一篇由“西雅圖郵報”發表的評論出現時,關於“實習醫生格蕾”事件的整件事來龍去脈都清晰可見,事情的發生、經過以及結果,還有過去二十四個小時之內發生的一切熱鬧,以一種剖析的方式把來龍去脈全部呈現在所有觀眾麵前,讓人們以目瞪口呆的姿態被動接受著這一切信息。
特別是最後一篇來自於“西雅圖郵報”的報道,最初就是因為“西雅圖郵報”揭露了以賽亞-華盛頓出言侮辱了T.R.奈特,才導致了整件事的爆發。現在“西雅圖郵報”又再次發布了第二篇評論,將這件事定性了。
“西雅圖郵報”先是把事情經過闡述清楚,包括了貝爾兩兄弟的意外到訪都解釋明白之後,在文章的最後闡述,“以賽亞-華盛頓犯下的錯誤,十一工作室從來就沒有姑息的打算,對於同性戀的支持立場,十一工作室不會改變,也沒有打算改變。埃文-貝爾在一開始就提出了要開除以賽亞-華盛頓來保護‘實習醫生格蕾’劇組,但是因為涉及到演員的相關問題,還必須與ABC電視台進行商談,牽扯過多,所以沒有在第一時間就公布對以賽亞-華盛頓的處罰。沒有想到,事情的發展速度超出了想象,引發了一係列混亂,讓人意外,但十一工作室還是堅持最初的立場,將以賽亞-華盛頓開除出劇組,以維護‘實習醫生格蕾’劇組人員的正當權益。”
搭配“西雅圖郵報”一起公開的,則是十一工作室的新聞,新聞裏的內容很簡單,就是開除以賽亞-華盛頓,並且對於這次事件造成的惡劣影響表示深切的歉意。
這股輿論風暴帶來的結果就是,讓整個輿論界一片安靜。之前所有的混亂所有的爭執所有的指責,都刹那間消失了。但這隻是暴風雨前的寧靜。
安靜了一會之後,緊隨而來的是一場更加猛烈的攻擊。這一次,所有攻擊的口徑都保持了一致:十一工作室為了保全自己,果斷拋棄了以賽亞-華盛頓。以賽亞-華盛頓隻是發表了個人觀點,卻導致了自己被開除,這是一個言論自由的國度,十一工作室的行為無疑是抹殺了以賽亞-華盛頓的權利。
各大公司各大媒體聯手創作的輿論導向,自然不會放任十一工作室自由發揮,瞬間就把局勢扭轉過來,他們很快就統一戰線,把口徑對準了言論自由上。這一次的聲勢比起之前絕對是有過之而無不及,這些人都希望能夠完全壓住十一工作室的反擊浪頭。
同時,喜歡“實習醫生格蕾”中普雷斯頓-伯克這個角色的忠實粉絲們也開始紛紛抗議,他們認為劇組隨意把自己鍾愛的角色開除,這是不能接受的結果,甚至有三千名觀眾聯合署名,表示從此拒絕收看“實習醫生格蕾”。
麵對這樣的局麵,還不等十一工作室給出回應,以賽亞-華盛頓就已經開口了,他在得知自己被開除的消息之後,接受記者采訪時,對整個劇組進行了咒罵,包括埃文-貝爾,他一再強調,自己從來沒有說過“基.佬.變.態”這個詞,認為劇組把他開除是最愚蠢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