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人們回顧第六十四屆金球獎的時候,“香水”無疑就是最終的大贏家,擊敗“無間行者”獲得劇情類最佳影片,爆出今年金球獎的最大冷門;擊敗福裏斯特-惠特克拿下劇情類最佳男主角,將混亂局麵繼續到底。
這是一個群雄並起的戰國時代,國家評論協會獎的最佳影片青睞“硫磺島來信”、廣播影評人協會獎辦法給“無間行者”,現在金球獎又嘉獎“香水”,這也使得整個頒獎季的局勢更加撲朔迷離,而一路強勢的“追夢女郎”反而有希望在奧斯卡上實現最後的反轉。
第六十四屆金球獎落幕之後,“香水”拿下兩項大獎,“穿普拉達的女王”也有一項進賬,“實習醫生格蕾”和“豪斯醫生”各自贏得一座獎杯,十一工作室一共拿下了五座大獎,從公司角度來說是最大贏家。
至於從電影作品角度來說,金球獎則是將整個頒獎季的這一潭渾水攪和得越發渾濁起來。最佳劇情類影片、最佳音樂喜劇類影片、導演、編劇、外語片分別花落“香水”、“追夢女郎”、“無間行者”、“女王”、“硫磺島來信”,分蛋糕的技術延續了整個頒獎季的“糟糕”水準,始終沒有一部作品脫穎而出。
電視作品角度則相對明朗,“實習醫生格蕾”接棒“迷失”,“醜女貝蒂”接棒“絕望的主婦”,完成了稱霸。而叫座不叫好的“英雄”、第二季低迷之後重新煥發活力的“迷失”和“絕望的主婦”則淪為配角。
總體來說,第六十四屆金球獎還是精彩紛呈的,特別在這樣一個百花齊放的年份之中,各花入各眼,總是能夠討好部分觀眾。今年的收視率也視線了巨幅的回升,足足比去年上升了二十五個百分點,這也讓好萊塢外國記者協會樂不可支。收視率的巔峰毫不意外出現在了劇情類最佳影片的頒發時刻,“香水”的獲勝也引爆了各大論壇的討論熱潮。
在過去兩年中,首先是“撞車”撞翻了“飛行家”、“百萬美元寶貝”,然後是“斷背山”改朝換代,這讓整個頒獎季的審美體係都在悄無聲息地發生改變。於是,今年就迎來了真正的春秋戰國混亂局麵,群雄逐鹿的亂世格局也讓整個頒獎季的走向呈現出詭異的路線。
十月初,“無間行者”率先登場,拉開頒獎季序幕,隨後“香水”強勢來襲,並且依靠十足的後勁力越戰越勇。其間,被譽為馬丁-斯科西斯最大對手的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意外掉隊,但是埃文-貝爾卻緊緊咬住了無冕之王的前進步伐,即使在眾多競爭對手紛紛湧現的時刻,“香水”也始終沒有掉隊,並且在後期展現出了驚人的底蘊,在戰國割據時代占據了不容忽視的一席之地。
截至到目前為止,“香水”贏得了金球獎和兩個影評人協會的青睞,“無間行者”則稱霸北美廣播影評人協會獎和四個影評人協會獎,“硫磺島來信”在美國國家評論協會獎和兩個影評人協會獎上最後中第,“追夢女郎”拿下金球獎和另外三個影評人協會獎,“通天塔”和“女王”氣勢稍顯落後,但是提名之中絕對有他們的位置。
值得一提的是,製片人、導演、演員、編劇、剪輯師五大工會的最終獎項分配也十分有趣,按照順序得獎的分別是“香水”、“無間行者”、“香水”、“女王”、“通天塔”。在這之中,“追夢女郎”名落孫山,五個工會都拿到提名,卻隻是當了看客;“硫磺島來信”遭到了全麵抵製,甚至連一個提名都沒有;而“香水”則出乎意料地稱霸製片人工會獎、演員工會獎,這實在是前所未有的局麵。
在這種局麵之下,六大主力之中“硫磺島來信”前景並不明朗,而其他競爭對手必將展開激烈廝殺。雖然目前為止“香水”暫時有一點微弱的優勢,但這點點優勢卻因為其法語對白而很可能化為烏有。
奧斯卡今年已經居然到第七十九屆了,而在曆屆奧斯卡之中,截止到2006年僅僅隻有七部非英語電影獲得最佳影片的提名,分別是1938年的“大幻影”、1969年的“大風暴”、1972年的“大移民”、1973年的“哭泣與耳語”、1995年的“郵差”、1998年的“美麗人生”、2000年的“臥虎藏龍”。
僅僅隻有七部,這個數字實在太過稀少,而且這七部從來沒有人真正拿下過奧斯卡最佳影片的小金人。其中最為成功的莫過於“美麗人生”了,這部作品同時入圍了最佳外語片獎、最佳導演、最佳影片等七項提名,依舊是目前的非英語片獲得提名之最,最終這部作品拿下了最佳外語片獎、最佳男主角兩個重要獎項,至今依舊是沒有人能夠再次創造的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