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伯特-伊格爾坐不住,率先聯係克裏斯-梅列丹瑞,這種舉動根本就不足為奇。迪士尼的低迷現狀,已經再明顯不過了,雖然2006年還沒有顯現疲態,那是因為“汽車總動員”依舊掛在迪士尼名下發行,而皮克斯的周邊也成功談了下來;但是2007年呢?目前迪士尼的排片表上根本沒有拿得出手的三維電腦動畫,這實在是愁死人了。所以,羅伯特-伊格爾行動了。
羅伯特-伊格爾找到克裏斯-梅列丹瑞的事情還算是隱秘,畢竟這關係到了迪士尼生死存亡的局麵,如果再次遇到阿德曼工作室的局麵,索尼哥倫比亞影業參與競爭不說,最終還戰勝了迪士尼拿下合作協議,迪士尼可無法承受再一次的打擊。所以,迪士尼內部把事情捂得嚴嚴實實。
但是克裏斯-梅列丹瑞可不笨,他在二十世紀福克斯待了那麼多年,這些大公司的算盤他再清楚不過了。隻有出現了競爭對手,照明娛樂公司才有抬價的資格。所以,羅伯特-伊格爾希望保密,但是克裏斯-梅列丹瑞即使不會公開透露,可隻要把蛛絲馬跡放出風聲,那就沒有問題了。
最新傳出的風聲就是,克裏斯-梅列丹瑞和羅伯特-伊格爾的第一次會麵相談甚歡,可惜,沒有談到實質上的東西。
這實在讓人哭笑不得。這棺材板都已經要蓋上了,羅伯特-伊格爾依舊是慢慢吞吞,還是拿不出殺伐果決的氣勢。當然,從另一個角度來說,羅伯特-伊格爾這是小心謹慎,畢竟照明娛樂的實力還是沒有一個概念,他必須要看到作品才行,否則冒然簽下了照明娛樂,結果實力不濟,那對於迪士尼來說就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了。所以,謹慎是必要的。這種局麵的形成,也實在不知道是迪士尼的幸還是不幸了。
讓人意外的是,原本以為會插一腳的環球影業或者華納兄弟,居然都沒有任何動靜,完全是按兵不動的情況。環球影業還可以理解為處於對立聯盟的考慮,在視頻網站即將上線的當口,選擇了“謙讓”;但是華納兄弟就讓人不理解了,華納兄弟和十一工作室差不多是穿一條褲子的,看到迪士尼的窘境,即使不落井下石,隻要嚐試地接觸一下克裏斯-梅列丹瑞,就足以讓草木皆兵的迪士尼嚇出一身冷汗了,更何況,華納兄弟的動畫部門也的確是子在一個困境。
但事實就是如此,隻有迪士尼接觸了克裏斯-梅列丹瑞。照明娛樂公司僅僅隻花了三天就建立完成,可以看出克裏斯-梅列丹瑞為了自立門戶已經籌備了許久,當照明娛樂公司的技術人員名單出來之後,迪士尼對於克裏斯-梅列丹瑞的信心就越來越足了。
短短三天之內,羅伯特-伊格爾就和克裏斯-梅列丹瑞又接觸了兩次,在最後一次碰頭的時候,羅伯特-伊格爾要求照明娛樂公司製作出一個複雜的人物,就挑選照明娛樂最拿手的技術,比如毛發濃密的動物、或者光澤鮮豔的物體之類的。
迪士尼主要是想看看照明娛樂公司的技術,現在要看短片是比較困難的,所以羅伯特-伊格爾選擇了折中方案。
一月份進入最後一周時,迪士尼在觀看了照明娛樂公司設計的人物之後,顯然並不是很滿意,如果埃文-貝爾沒有預料錯,克裏斯-梅列丹瑞應該是設計了“卑鄙的我”之中的人物形象,其中蘊含的技術迪士尼就有能力做到,照明娛樂公司在技術方麵真正的優勢必須要通過動態來體現,現在一個靜態的人物,自然沒有辦法讓迪士尼滿意。歸根結底其實還是要製作一個短片。
即使如此,羅伯特-伊格爾還是開始主動與克裏斯-梅列丹瑞商談合作協議了,因為照明娛樂公司旗下技術人員的充沛,以及對電腦三維動畫的研究,經過迪士尼動畫部自己的認證,確實是比他們更加出色,隻是需要給他們時間把實力發揮出來。
不過,在看到短片之前,羅伯特-伊格爾的合作條件自然不會太過優渥,他能夠在前後一周之內就決定與照明娛樂公司進入合作談判,這已經是一個巨大的進步了,可以清晰地感覺到迪士尼的衰敗對羅伯特-伊格爾造成重如泰山的壓力。
就在這時,環球影業的朗-梅耶斜裏殺出,提交了豐厚的合作協議,表示願意與照明娛樂簽署五年的動畫合作製作發行協議,這頓時就打破了過去一周之內的所有平衡。
華納兄弟之所以不插手,其實是因為他們對於動畫市場的追逐還是希望依靠自己旗下動畫部門來解決,2006年年末上映之後取得了爆炸性反響的“快樂的大腳”就是他們自己出品的,現在更是成為了頒獎季中能夠與“汽車總動員”相提並論的優秀作品,所以華納兄弟還是有這個底氣的。再者,巴裏-梅耶和埃文-貝爾通過電話,埃文-貝爾對於照明娛樂公司的興趣並沒有外界說的那麼濃厚,所以華納兄弟權衡之後,也就沒有插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