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你對小醜這個角色是怎麼樣的一個設定?”埃文-貝爾雖然腦海之中對於希斯-萊傑版本的小醜有著十分鮮活的影像,但是他很清楚地知道,如果一名演員不能學會把經典摒除在外,隻是單純地模仿經典,那麼超越就是永遠不可能實現的夢想。這一點,埃文-貝爾在傑克-斯派洛船長身上有過十分深刻的體會,所以他現在也堅持著這種做法。
不過顯然,這並不容易,提起小醜,埃文-貝爾的腦海裏自然而然就會浮現出上一輩子的畫麵,他閉上眼睛深呼吸了一下,把所有想法都壓了下去,甚至把“血色將至”的事情都暫時拋到了一邊,他需要和克裏斯托弗-諾蘭從頭開始對角色本身進行討論,然後再把小醜形象一點點勾勒起來。
“埃文,你看過漫畫吧,說說你對於小醜的看法。”克裏斯托弗-諾蘭顯然還是希望聽聽埃文-貝爾的見解。
說起克裏斯托弗-諾蘭和埃文-貝爾這對好友,他們當初在聖丹斯電影節上的初次見麵,就因為“記憶碎片”的事情進行了簡短的交流,之後每一次的談話過程中,兩個人總是能夠在思想上發生激烈的撞擊。克裏斯托弗-諾蘭總是十分享受和埃文-貝爾的談話,這對於自己在劇本上的創作有不小的幫助。
埃文-貝爾沉吟了一下,他的確在思考,他記憶中對於小醜這個角色的印象。事實上,埃文-貝爾對於英雄漫畫的研究其實並不深,這也是他一直都沒有出演這類型電影的原因之一。對於蝙蝠俠,埃文-貝爾沒有看過漫畫,最遙遠的記憶是來自於1989年蒂姆-伯頓版本的“蝙蝠俠”。
那是埃文-貝爾上一輩子進入記者行業之後,為了了解蒂姆-伯頓這位鬼才才專門去翻找出來觀看的。蒂姆-伯頓的好萊塢事業就是在1989年那部“蝙蝠俠”之後躋身好萊塢一流導演的,整部電影裏彌漫著蒂姆-伯頓哥特式黑暗、詭異卻又具有豐富視覺效果的風格,讓影片樹立起了獨特的風格,引起了無數討論。而在那一部“蝙蝠俠”之中,傑克-尼科爾森塑造的小醜也是影史上不容忽視的一個經典。
傑克-尼科爾森一直都是美國電影曆史上最偉大的演員之一,他在接拍蒂姆-伯頓這部“蝙蝠俠”之前息影了兩年,隨後在這部英雄電影之中以小醜的形象出現,顛覆了所有人對小醜的感官,張揚、肆意、陰暗的小醜形象立刻就成為了反派勢力始終絕對的代表。在此後的十幾年之中,都沒有人能夠超越傑克-尼科爾森的小醜形象,一直到克裏斯托弗-諾蘭拍攝的希斯-萊傑版本小醜。
“我對於小醜最大的印象,自然就是尼科爾森演繹的那個版本。”埃文-貝爾毫不諱言地直接說到,電話另一端克裏斯托弗-諾蘭也發出了一聲沉吟表示認可,“小醜,就是一個詭異、狂放、不羈、黑暗的犯罪分子,他無視所有的法則、無視所有的道德、無視所有的規律,就是把犯罪當做興趣,試圖攪亂這個社會的原有秩序。”
埃文-貝爾在腦袋裏回憶著自己對於小醜這個角色的理解,不過說完之後,埃文-貝爾卻沉默了一下,約莫有三四秒沒有說話,克裏斯托弗-諾蘭也不著急,靜靜地等待著,隨後埃文-貝爾的聲音這才傳了過來,“克裏斯,你覺得小醜為什麼會把犯罪當做興趣呢?任何事情都是有原因的。很多時候,有些人以為自己就是沒來由地想要如此做,但事實上,深層原因就是來自於性格和心理的訴求。也許,在小醜看來,他就是想要擾亂秩序,沒有任何原因。但我認為,小醜的性格就是原因,比如說他覺得生活無趣,隻有混亂才能帶來快感,否則他就找不到生活的動力;比如說他認為社會如同一潭死水,他想要看到興風作浪的景象;比如說他對於所謂的正義不屑一顧,想要看到那些自詡正義的人士被黑暗吞噬……”
“無論是什麼理由,總是有一個根源的,不是嗎?”埃文-貝爾的話,讓克裏斯托弗-諾蘭也陷入了沉思之中,埃文-貝爾不愧是學習心理學的,這種職業病貫穿著他對於每一個角色的領悟之中。
“我在創作劇本的時候,和大衛-高耶也有簡單談過,他對於原著漫畫十分了解,甚至把所有關於蝙蝠俠的漫畫都看過了。”克裏斯托弗-諾蘭也被代入了埃文-貝爾的節奏之中,回憶著自己和大衛-S-高耶的談話。大衛-S高耶,創作過“移魂都市”、“刀鋒戰士”、“蝙蝠俠前傳:俠影之謎”的編劇,和克裏斯托弗-諾蘭有過不俗的合作。“小醜的過去無疑是黑暗的,但是在他成長的過程中,他的個性也是在一點一點發生改變的,也許一開始他隻是想要搞破壞,但是隨著時間的推進,他卻發現簡單的破壞已經無法滿足他的欲.望了。小醜一直都認為,沒有絕對的正義,蝙蝠俠也好、其他警察也好,在個性之中都有黑暗的一麵,也許他就是希望看到人們在正義和邪惡之間來回搖擺不定的狀態,這種混亂讓他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快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