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6 屢戰屢敗(2 / 2)

試播以及討論合作細節,其實也就是一個下午的事,埃文-貝爾也就沒有拒絕,和科特-拉波特一起從王子街九號出發,抵達黑石大廈,和比爾-普拉迪、查克-洛爾彙合,一行四人就朝電梯的方向走去。

“演員們的麵試一切都還順利嗎?”埃文-貝爾會有此一問,是因為不久前,查克-洛爾在麵試演員的時候,曾經詢問過科特-拉波特,是否要埃文-貝爾過目之後才算數。

由於十一工作室身上屬於埃文-貝爾的烙印實在太過深刻,這讓人們不由自主就與夢工廠聯係起來。十一工作室和夢工廠的相似之處可不僅僅是發展軌跡這一方麵,在領導人的部分也是十分相近的。

夢工廠名義上是有三駕馬車,史蒂文-斯皮爾伯格、傑弗瑞-卡森伯格、大衛-格芬,但真正意義上一直在掌控局麵的都是史蒂文-斯皮爾伯格,史蒂文-斯皮爾伯格習慣於過問公司電影部門的每一個計劃,然後按照自己的理想主義進行規劃判斷。當史蒂文-斯皮爾伯格拍攝出“侏羅紀公園”、“E.T.外星人”等商業大片時,人們總是想當然地認為他是一個票房逐利的導演,但事實上,他是一個隨心所欲的導演,所以他的很多判斷都太過不切實際,最終導致票房的慘敗,這也是夢工廠快速破產的重要原因。

至於管理音樂部門的大衛-格芬,一直都是和藹可親、可有可無,對於權力的掌控向來不介意;管理動畫部門的傑弗瑞-卡森伯格倒是一直盡心盡力,目前夢工廠動畫也依舊是整個好萊塢最掙錢的一個部門,但他太過於執著動畫領域、執著於打敗迪士尼,從而對夢工廠大方向上的發展沒有一個清晰的認識。

歸根究底,掌握大局的一直都是史蒂文-斯皮爾伯格,夢工廠的經曆成也史蒂文-斯皮爾伯格,敗也史蒂文-斯皮爾伯格,就是這樣一個結果。

十一工作室其實也是如此,名義上公司是泰迪-貝爾、埃文-貝爾兩兄弟掌管,而伊登-哈德遜則是隱形的三把手。但事實上,誰都知道,十一工作室就是埃文-貝爾的一言堂。十一工作室內部的尚恩-梅耶爾、托馬斯-蘭辛等人都有說話的資格,但他們很少能夠說服埃文-貝爾改變主意,相反他們還需要征詢埃文-貝爾的意見來做決定;至於能夠說服埃文-貝爾改變主意的泰迪-貝爾和伊登-哈德遜,這兩個人一直以來都是聽從埃文-貝爾指揮的。這就是使得十一工作室所有的決策其實都可以看到埃文-貝爾的身影。

這種情況,和夢工廠何其相似,也讓外人對於十一工作室的發展表示又樂觀又悲觀的矛盾想法。也不怪查克-洛爾會專門詢問科特-拉波特演員是否要埃文-貝爾過目了,查克-洛爾本人就是一個對自己劇組掌控十分強勢的製作人,“好漢兩個半”劇組之中他是絕對說一不二的老大。所以,查克-洛爾對於和埃文-貝爾這樣個性洋溢的老板合作也是十分擔憂的。

但是科特-拉波特當時給查克-洛爾的回答就完全出乎了意料,“埃文對這些細節不關注的,劇集開始之後,你就是劇集的負責任。如果有問題的話,你可以多去問問珊達-萊梅斯。”

珊達-萊梅斯,“實習醫生格蕾”的執行製作人兼編劇,和查克-洛爾一樣是一個強勢人物。查克-洛爾很快就想到了,去年“實習醫生格蕾”經曆的鬥毆漩渦,現在看來,他對於埃文-貝爾的感官很大程度上都是錯誤的,這次合作的前景比他想象的要好得多。

對於查克-洛爾的疑惑,科特-拉波特自然是有告訴泰迪-貝爾的,埃文-貝爾得知之後,如同預期一樣全部都交給了查克-洛爾全權負責。不過今天問起,埃文-貝爾一方麵是想了解情況進展,一方麵則是對“生活大爆炸”的演員有些興趣。

埃文-貝爾不知道上一輩子“生活大爆炸”在正式播出之前是什麼樣的情形,但這一次來到了第三次試播,演員前後也更換了第三批,演員還和上輩子會一樣嗎,這就是埃文-貝爾好奇的地方了——因為他實在無法想象如果演員和記憶中不一樣了,那“生活大爆炸”還是“生活大爆炸”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