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38 攪局實力(1 / 2)

也許在早幾年,“攪局”這個詞還可以和埃文-貝爾聯係起來,但近年來,“攪局者”的名號已經不適合埃文-貝爾了,無論是電影還是音樂,都是如此。埃文-貝爾的每次出現,總是會引起無數的關注,所以,他已經不是攪局者,而是聚集焦點的王者。

但是這一次卻有些特殊,“螢火蟲(Fireflies)”在發行之前沒有任何的跡象,更不要說宣傳鋪墊了;而在發行之後,埃文-貝爾的行程單依舊是空白一片,根本就沒有宣傳的打算。“加勒比海盜3”即使沒有宣傳也有足夠的曝光率,可以讓電影票房長長地賣下去,但是“螢火蟲”是一首單曲,沒有足夠的宣傳量就意味著沒有足夠的曝光率,那麼要在銷量上創造佳績,難度無疑是巨大的。

“攪局者”這個名號,久違地又再次被媒體安在了埃文-貝爾的腦袋上,準確來說,是被安在了“螢火蟲”這首單曲的腦袋上。

在“螢火蟲”發行之前,蕾哈娜的最新單曲“雨傘(Umbrella)”已經完成了三連冠偉業。提起蕾哈娜,這位節奏藍調小天後今年才十九歲,但是其不可多得的天賦卻得到了Jay-Z的賞識,平步青雲自然是指日可待。

2005年,蕾哈娜發行了自己的首張專輯,取得了十分出色的成績,專輯榜第十、單曲榜亞軍的位置,這個成績對於新人來說無疑是巨大的成功。今年,蕾哈娜與Jay-Z、提姆巴蘭等頂級製作人合作,推出了自己的第三張錄音室專輯,專輯一經推出就拿到了公告牌專輯榜亞軍,成績斐然。而蕾哈娜的音樂風格也融合了更多的舞曲,這一次的主打曲就是和恩師Jay-Z一起合作的“雨傘”,立刻就贏得了大眾的喜愛。三連冠,就是最直接的肯定。

除了蕾哈娜的“雨傘”一騎絕塵之外,魔力紅的“喚醒好奇(Makes. Me. Wonder)”、林肯公園的“自我救贖(What. I’ve. Done)”、艾薇兒-拉維尼的“女朋友(Girlfriend)”、賈斯汀-汀布萊克的“夏日戀情(Summer. Lover)”都取得了十分不俗的成績。特別是林肯公園的“自我救贖”,這首歌已經連續稱霸當代搖滾單曲榜和主流搖滾單曲榜十周,這也是埃文-貝爾的“生命萬歲(Viva. La. Vida)”之後又一股搖滾風潮的來臨。

“螢火蟲”發行第一周雖然隻有二十八萬的銷量,但這個數據卻足以令前十名的單曲全部都頓時警覺起來,菊.花一緊。要知道,如果單純以銷量來計算的話,“螢火蟲”的這個數據可以躋身前三,和蕾哈娜的“雨傘”也不相上下,但問題就在於,埃文-貝爾沒有做任何宣傳,電台點播率十分低,被“雨傘”拉了幾條街,所以才僅僅位於公告牌單曲榜第十八位的。

隨後一周,“螢火蟲”的銷量保持穩定,而電台點播率已經逐漸上升起來。即使埃文-貝爾沒有參與任何的宣傳,但是粉絲們的支持也是絕對不可小覷的,而電台DJ們對於埃文-貝爾的推崇更是由來已久。更何況,“螢火蟲”這首歌本身就是十分出色的,所以電台點播率悄然上升也是理所當然的一個結果。

作為“四”這張幾乎完美的專輯收錄曲,“螢火蟲”可不僅僅是一首單曲而已,在其他歌手的專輯裏充當主打曲也是沒有任何問題的,這一點,可以從音樂雜誌的樂評之中窺見一斑。

雖然“四”這張專輯的樂評鋪天蓋地,觀眾早就看多了,但是針對“螢火蟲”的樂評依舊出現了近三十篇,可以說是十分難得的。不僅因為這是埃文-貝爾的單曲,還因為這是埃文-貝爾首次嚐試電子樂,最終媒體的綜合評分來到了八點三分。

樂評人普遍認為,“螢火蟲”是埃文-貝爾第一次嚐試電子樂,埃文-貝爾在這首歌裏做了許多新鮮的嚐試,最終成品的質量遠遠超出預期,靈動、清新、活潑、飄逸、夢幻的曲風搭配埃文-貝爾一貫畫麵感十足的歌詞,動人程度絲毫不遜色於“四”這張專輯裏的其他任何一首歌——當然,也許“生命萬歲”要摒除在外。

埃文-貝爾對於電子樂的初嚐試並沒有選擇動感十足的舞曲風格,而是反其道而行,將電子音樂的神秘特質發揮到了極致,以一種朝露般清新的風格撲麵而來,確實是一次新鮮而大膽的冒險。但這種冒險卻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也迎來了媒體萬眾一致的追捧。

所以,“螢火蟲”受到電台DJ們的歡迎也是可以預料的局麵,特別是清晨和深夜這兩個時段的電台DJ,格外喜歡“螢火蟲”這首歌。歌曲所帶來讓人恍然一新的氣質備受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