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蝙蝠俠前傳:黑暗騎士”今天拍攝的場地並不在芝加哥的市中心,從盧普區出發約莫要三十分鍾的車程,而且今天的記者發布會也僅僅隻是安排在攝影棚的門口,沒有專門的房間、沒有專門的場地,就是在路邊隨便召集了一個點,通知記者來采訪。但即使如此,前來采訪的記者依舊十分多,唯恐就落在了別人身後。
原因無他,這可是蝙蝠俠劇組開拍以來第一次公開采訪,如果運氣好還能夠直接采訪到埃文-貝爾,即使采訪不到埃文-貝爾,劇組的消息也是備受關注的,有了“蝙蝠俠前傳:俠影之謎”的成功,華納兄弟為這部續集投資一億八千五百萬美元,如何能夠讓記者們不興奮呢?
所以,在攝影棚之外四十多名記者組成的陣容也就不足為奇了。
剛才在結束了棚內拍攝之後,記者們提出想要采訪埃文-貝爾的要求,也是在預料之中的。不過艾瑪-托馬斯今天本來沒有打算讓演員接受采訪——任何一名演員,所以她周旋了一番,就拒絕了這個要求。
但讓人意外的是,艾瑪-托馬斯的拒絕卻沒有被記者們接受。按照平常的狀態來說,既然製作人都已經拒絕了采訪請求,記者們除非用個人交情走關係,否則事情基本就很難有回旋餘地了。但是今天記者們卻意外地堅持,一而再再而三地向艾瑪-托馬斯施壓,這實在是不太常見的場麵。
一來最近沒有什麼爆炸性的大新聞——十一工作室近來的動作和埃文-貝爾可沒有直接聯係,難道是為了“越獄”的改嫁之事;二來今天的公開采訪已經提供了十分豐富的內容,所以記者們的堅持確實有些異常。
艾瑪-托馬斯敏銳地發現了“名利場”記者叫囂地十分厲害,而與“名利場”交好的幾個報刊雜誌也十分果決。雖然艾瑪-托馬斯不太確定,不過估計“名利場”的記者是得到了劇組內部消息:今天埃文-貝爾沒有拍戲的任務,處於休息的狀態;又或者是類似於埃文-貝爾最近心情不錯,拍攝進程十分順利,對於采訪來說是十分合適的……否則,這群記者不會如此反常的。
艾瑪-托馬斯可不是埃文-貝爾,她為人處世的態度要有彈性多了,她也會根據實際情況作出一些調整。看到記者如此的熱情,艾瑪-托馬斯決定和埃文-貝爾談一談再說,如果埃文-貝爾願意的話,順勢而為,將今天的宣傳點一把火,整個宣傳組配合一些後續報道,第一次公開采訪的效果絕對會超出預期。
即使埃文-貝爾不願意,那麼艾瑪-托馬斯也可以直接拒絕記者。這些記者們敢對艾瑪-托馬斯強硬,就是抓住了製作人希望能夠擴大宣傳效果、從而取得更加出色票房的心理,此時是記者們占據上風的。但是記者們對於埃文-貝爾卻不敢強硬——或者說強硬的結果隻是適得其反。所以,艾瑪-托馬斯詢問過埃文-貝爾的意見之後,工作也比較好展開。
站在劇組攝影棚臨街處的記者們,遠遠就看到埃文-貝爾和艾瑪-托馬斯有說有笑地走了過來,不少記者都朝“名利場”的記者投去了目光,顯然對於這個結果是再滿意不過了。
此時埃文-貝爾距離門口至少還有五十碼的路程,但有的記者已經忍耐不住了,邁開腳步就往前衝了上去,想要在第一時間搶占有利位置。現場報道總是如此,要知道今天有四十多名記者前來,如果不占據有利位置,說不定連埃文-貝爾的臉都無法近距離看到,更不要說提問了。
有了第一個,就有第二個。但讓人意外的是,蜂擁而上的場景並沒有出現,也就零星地跑出去幾個人,而且都沒有跑太遠,都被旁邊的記者攔了下來。站在旁邊的記者們都紛紛抱怨到,“這哪個報社來的新手?滾回去,滾回去,不要攪亂了好不容易來的機會。”
一看就知道,旁邊抱怨的記者就是老資格,而那跑出去的幾個人都是新手、菜鳥。還好站在新手身邊的老資格都是久經陣仗、眼疾手快,七手八腳地就把菜鳥攔了下來。
“怎麼了?”顯然,新手被攔下來根本就弄不清楚是怎麼回事。
老記者在旁邊就解釋到,“埃文既然已經出來了,他就絕對會接受采訪的,不用擔心這一點。如果我們一窩蜂衝上去,衝撞到埃文,反而容易把氣氛鬧僵。說不定原本都已經定好的采訪,埃文轉頭就走了。”
聽到這個解釋,新手愣是被嚇住了,“真的假的?我們搶新聞,還會惹到他?我們又不不是狗仔或者偷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