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諾”的拍攝地選擇在了加拿大的溫哥華,一方麵是因為拍攝費用差不多僅僅隻是美國的一半,另一方麵則是因為這裏四季如春、景色怡人,對於這樣一個溫暖陽光、積極向上的故事,溫哥華是一個十分出色的選擇。
溫哥華是一個很神奇的城市,覆蓋冰川的山腳下是眾島點綴的海灣,綠樹成蔭、風景如畫,整個城市的空氣都彌漫著一種愜意、輕鬆的氣氛。比起紐約、洛杉磯這樣繁華匆忙的城市來說,溫哥華頗有些偷得浮生半日閑的味道。
埃文-貝爾漫步在社區的街道上,這是一個建設很完整的居民社區,說不上是富人區,大部分都是中產階級,門口都有小小的草坪,種植著高大挺拔的楓樹,兩層的獨棟別墅設計讓道路看起來很寬敞,平整幹淨的街道由綠蔭鮮花點綴,迎麵吹來略帶清冷的寒風,可以嗅到海風的腥味和冰川的凜冽,卻帶上了一點點春天的暖意。
在這種環境之下,整個人的心態都會不由自主沉澱下來,閉上眼睛,用自己的聽覺、嗅覺和觸覺去感受著四周的五顏六色,世界就逐漸安靜了下來。
埃文-貝爾知道,自己不能急躁,即使演員和製片人可以急躁,導演都不可以,因為導演一旦急躁慌亂了,就會打亂自己的整個思路,那麼對於電影來說就是毀滅的打擊。“朱諾”這部電影的劇本是沒有問題的,演員也是沒有問題的,隻是埃文-貝爾自己對於整個電影畫麵、風格的構思出現了偏差。所以埃文-貝爾現在需要的,是暴躁是憤怒是不滿,但是在這些負麵情緒的背後,則是冷靜。
埃文-貝爾睜開了眼睛,放慢著自己的腳步,享受著海風將自己卡其色風衣灌滿的自由感,把思緒全部都清空了,回到了最初的設定。
“朱諾”這個劇本來源於什麼想法,在生活的困難麵前選擇陽光的勇氣。生活永遠會有無數的不期而至,說句難聽的,也許今天還是億萬富翁,帶著無數家產達成私人飛機去度假旅遊,但明天就因為飛機失事而離開這個世界。所以,固然應該展望未來,但同時也不要因為未來而忘記了現在;固然應該慎重選擇,但同時也不要因為未來無窮的可能性而縮手縮腳。
那麼陽光、輕鬆就應該是“朱諾”這部電影的基調。
朱諾是一個什麼樣的女孩,保利是一個什麼樣的男孩,他們又是在什麼樣的情形之下發生了關係,而使得懷孕這樣的意外不期而至。
視線裏溫哥華那溫暖、陽光、柔和的景色在埃文-貝爾的腦海裏拚貼出一副副美好,埃文-貝爾一點一點在腦海裏勾勒著,他把之前所有的想法和設定都拋在腦後,讓故事回到原點,然後再逐漸用一個個細節把故事填滿。當整個故事框架重新被一幅幅充滿色彩的畫麵填滿時,埃文-貝爾停下了腳步。
他明白了。
埃文-貝爾明白了自己到底是犯了什麼錯誤,在此之前,埃文-貝爾接連拍攝了幾部電影都是相對來說比較黑暗的,包括“荒野生存”也是一曲悲歌。而“朱諾”卻不是,這是一部傳遞出積極向上——甚至有些極端的樂觀情緒——的作品,人們平時的生活已經夠苦逼了,實在不需要再來一部電影告訴所有人:未成年懷孕是一件多麼可怕的事,也許就會毀了你的一生;更不需要這樣的一部電影來傳遞一個信息:生活就是一個充滿陷阱的大坑,你必須慎重自己的選擇,否則不是在這裏受傷就是在那裏命喪黃泉。“朱諾”不會扮演這樣的角色。
“朱諾”需要的就是一種將樂觀擴大化、甚至於誇張化的漫畫感覺,“漫畫”!這就是埃文-貝爾腦海裏突然傳遞出來的信息,為何不將整部電影的細節都放大化、誇張化,傳遞出一種漫畫的感覺,甚至於整部電影的基調,包括配樂、色彩、畫麵都可以漫畫化,然後將這種積極向上的陽光完全釋放出來。
所以,埃文-貝爾需要做的不是一味去強調朱諾本身的個性,而是應該通過整個電影的暖色調,把基調定下來,然後再通過對話和故事節奏把情緒釋放出來,這才是導演所需要做的。
其實埃文-貝爾本身是一個很樂觀向上的人,否則他也沒有辦法一路堅持自己的夢想,在這條夢想的道路上,充滿荊棘,堅忍不拔、吃苦耐勞、自由灑脫、放蕩不羈都是必要的因素,而積極樂觀也是其中之一。
其實在此之前,“陽光小美女”之中就傳遞出埃文-貝爾的這種情感了,而這一次,“朱諾”可以算是“陽光小美女”之後又一部充滿陽光的作品,而埃文-貝爾還希望通過這部電影將這種陽光賦予屬於兩位主角十六歲的活潑和俏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