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諾”的拍攝經過了最開始幾天的磕磕絆絆之後,總算是進入了狀態。埃文-貝爾和艾倫-佩姬的合作也逐漸找到了感覺,主要也是因為朱諾這個角色的沉重感沒有之前“香水”、“荒野生存”、“血色將至”那麼錯雜,衝突感也沒有那麼激烈,積極向上的瀟灑隨意更有利於艾倫-佩姬的發揮,而且角色上年齡、背景等方麵的相似性,也讓艾倫-佩姬有更多的發揮餘地。
整個三月份裏,埃文-貝爾都在緊鑼密鼓地拍攝“朱諾”,親身經曆著溫哥華從冬天轉變成為夏天的整個過程,“朱諾”的拍攝也越發地順利起來。
這天,泰迪-貝爾和伊登-哈德遜兩個人卻離開了劇組,獨自驅車前往溫哥華的市中心,因為今天有一個會議在溫哥華這裏舉行,泰迪-貝爾和伊登-哈德遜則是作為十一工作室的代表前往。
位於溫哥華市中心的羅伯森街是整座城市的商業區起點,沿路齊集了無數的時裝店、餐廳以及酒店,令人感受到與青山綠水的自然緩解截然不同的繁華風采,而街道盡頭高揚著五座白帆形房頂的,就是1986年世博會的主體建築加拿大大廈。
山姆-瑞德坐在靠窗的位置,從窗戶往外看就能夠輕而易舉看到羅伯森街的繁榮景象,而遠處一片的青翠和碧藍則勾勒出溫哥華這座城市的美不勝收。這副城市與自然完全融合在一起的美好藍圖,總是讓人輕而易舉就有好心情。
回頭看了看,會議室裏的氣氛卻說不上好,剛才大家互相客套寒暄,場麵顯得很是熱鬧,但很快就停頓了下來。撇開今天大家都是為了競爭埃文-貝爾手裏的“X因素”美國版權不說,NBC電視台的代表馬克-博內特和ABC電視台的代表麗莎-坎寧兩個人之間就彷佛有一堵牆似的,再加上表情平淡、眼神卻不斷四處打量的福克斯電視台代表肯-伯恩斯,沒有人想要主動緩和氣氛,所以現場氣氛自然是稍顯冷淡了。
這個畫麵讓代表CBS電視台前來溫哥華的山姆-瑞德想起了2002年,當時也是他們這四個人齊聚一堂,就為了競爭“流行偶像”的美國版權,於是未來就誕生了所向披靡的“美國偶像”。不過今天這裏卻缺少了弗裏曼特爾媒體的代表黛博拉-約翰遜和目前“美國偶像”、“舞林爭霸”兩檔節目的製作人奈吉爾-萊格斯。
其實他們四個人都不是剛剛出社會的青澀青年了,如果有心要客套、有心要炒熱局麵,這絕對不是一件難事。但重點就是,今天大家似乎都沒有這個心情。
馬克-博內特和麗莎-坎寧兩個人並沒有真的怒目相視,兩個人之前還有說有笑談了一些飛機上發生的趣事,但是NBC電視台和代表迪士尼態度意見的ABC電視台之間,確實是位置有些尷尬的。
葫蘆網的上線,讓人們都知道了NBC電視台、環球音樂、環球影業與迪士尼聯手,一起對抗十一工作室,這也使得他們站到了十一工作室的對立麵。但是現在葫蘆網不要說實現收益了,在YouTube的威勢麵前,勉強能夠生存下來就已經耗費了整個網站幕後工作人員的所有心力了。
現在,NBC電視台居然直接就“背叛”了自己的聯盟,與十一工作室直接接觸,準備購買“X因素”的美國版權。雖然說利益合作在生意場上本就是天經地義的事,即使NBC電視台和十一工作室在視頻網站上是競爭對手,但並不代表他們不能在選秀節目上有所合作。如此一想,自然就沒有什麼了。
但是,當馬克-博內特和麗莎-坎寧發現彼此在這裏時,那幾乎無法掩飾的驚訝,讓旁觀者都看出了蛛絲馬跡——顯然對立聯盟內部應該是有什麼協議的,而現在NBC電視台和ABC電視台雙雙背叛協議,這才是讓他們之間隔了一堵牆的真正原因。
埃文-貝爾居然把所有競爭對手都約來了溫哥華,而且事先沒有打任何招呼,大家都是抵達現場之後才知道到底有哪些人進入這最後一輪談判的。所以,馬克-博內特和麗莎-坎寧在現場發現對方時,才會如此驚訝。
ABC電視台雖然和十一工作室一直都是有合作的,但由於迪士尼已經表明了對立的立場,所以這一年多來,ABC電視台和十一工作室之間的合作關係都比較冷淡一點,除了一部“實習醫生格蕾”之外,雙方就沒有更多的牽扯了。
而現在ABC電視台居然主動加入到選秀節目的爭奪之中,顯然是得到了迪士尼的背後支持。
單純從“X因素”美國版權這件事上來說,大家都是競爭對手,展開競爭而已,並沒有太深刻的影響。生意場上,雖然利益牽扯千絲萬縷,但大部分時候,還是一件生意歸一件生意的,畢竟在商言商,沒有人會和利益過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