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2 突如其來(1 / 2)

七月六日溫布爾登男子網壇的巔峰對決之後,人們又再次失去了埃文-貝爾的蹤影。有人說在希思羅機場看到了埃文-貝爾,不確定埃文-貝爾是不是飛往赫爾辛基,但即使目的地是赫爾辛基,但媒體也沒有能夠再次捕捉到埃文-貝爾的身影,他很快就消失在了北歐大陸上。

一直到七月十八日,“蝙蝠俠前傳:黑暗騎士”的全球首映式上,埃文-貝爾與紐約首映現場進行了連線,才讓人們再次發現了埃文-貝爾的身影。在首映式結束之後,許多人有去分析埃文-貝爾連線的場所,但可惜,那估計是私人住宅的書房,所以根本察覺不到任何線索,唯一能夠確定的,就是埃文-貝爾應該是在北歐,從房子的設計、擺設等細節來看可以確認這一點。

隨後的七月二十三日,即使是“黑暗騎士”首映成績的火爆,都無法掩蓋這條新聞的分量,“埃文-貝爾強硬拒絕伊莉莎白二世的授勳!”一切正如埃文-貝爾與肖恩-霍爾約定的一樣,新聞爆發了,接著“黑暗騎士”的東風,強勢吸引了所有人的眼球。

其實肖恩-霍爾之所以一直拖到二十三日才發布這條新聞,固然有借助“黑暗騎士”的浪潮吸引更多注意力的目的,但更多還是為了與“衛報”進行配合,他們需要更多的證據,更多更多的證據,力求能夠一次性地扳倒“世界新聞報”,因為魯珀特-默多克是不會給其他人太多機會的,甚至於第二次機會都不會有了。所以,這是僅有的一次機會。

二十三日“世界新聞報”的八卦爆出來之後,威廉-伍德對新聞來源的質疑,其實部分原因是他自己察覺到的,隨後輾轉聯係到了泰迪-貝爾去求證。原本埃文-貝爾是打算過幾天主動站出來質疑肖恩-霍爾的消息來源的,但現在既然威廉-伍德已經察覺到了,那就借著威廉-伍德的手率先把疑點拋出來,之後再推進,效果反而會更好。

於是泰迪-貝爾就順水推舟地把埃文-貝爾懷疑有人竊聽他的電話和住宅的事,告訴了威廉-伍德,這才有了威廉-伍德在“娛樂周刊”上對於新聞來源質疑的相關報道。

隨後各式各樣的調查就展開了,得益於提前得到了消息,最先取得進展的赫然就是“娛樂周刊”。威廉-伍德在二十四小時之內就掌握了證據,肖恩-霍爾收買了私家偵探竊聽埃文-貝爾的手機;不僅如此,除了埃文-貝爾之外,西耶娜-米勒、裘-德洛、萊昂納多-迪卡普裏奧等手機被“世界新聞報”竊聽的事情也被挖掘了出來,刹那間,整個娛樂圈就混亂了起來。

除了“娛樂周刊”,“洛杉磯時報”也得到了確切的證據,表明肖恩-霍爾竊聽的對象還包括了現在在美國發展的大衛-貝克漢姆、橄欖球明星四分衛湯姆-布拉迪和NBA的科比-布萊恩特。

在短短不到三十六小時之內,整個事件就從單純的八卦軼事演變成為諜戰要聞。原本人們還在感歎埃文-貝爾拒絕女王授勳的強硬,但很快就被竊聽事件就成為了新的焦點。

隨著時間的推進,爆料越來越多,“衛報”扛起了爆料大旗,有超過十七名藝人和政界人士都有理由相信,自己遭到了竊聽。而根據“衛報”目前掌握的數據顯示,“世界新聞報”竊聽的受害者可能高達三千人!這是去年竊聽事件爆發之後,新一輪的媒體醜聞。

2005年五月,“世界新聞報”刊登了威廉王子膝蓋肌腱受傷的消息,雖然這條消息並不驚人,但皇室卻對這條新聞進行了保密,於是爆發了“世界新聞報”的第一輪竊聽事件;2006年四月,“世界新聞報”刊登了哈裏王子流連脫.衣舞會夜總會的新聞,並且還原了威廉王子嘲笑哈裏的郵件,於是直接導致了竊聽事件的爆發,一名記者和一名私家偵探進入了監獄服刑四個月,時任主編的安迪-庫爾森隨後辭職。

在過去兩次竊聽事件之中,警方從私家偵探加重售出長達一萬多頁的記錄,確認他們曾經竊聽查爾斯****的通訊秘書和副官,還有威廉和哈裏王子私人秘書的電話,次數高達六百零九次。同時****查爾斯和康沃爾公爵夫人卡米拉的語音信箱也被他們入侵了。而主編安迪-庫爾森更是設立了專項資金,就為了從皇室護衛隊、警.察、私人偵探出獲取竊聽信息。

在過去兩年第一輪的媒體醜聞之中,公眾並沒有對“世界新聞報”竊聽皇室表示太大的方案,因為這與他們的生活並不是密切相關的。而這一次第二輪竊聽事件的爆發,竊聽對象依舊是埃文-貝爾這樣鎂光燈之下生活的藝人,還是無法贏得公眾真正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