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0 灰飛煙滅(1 / 2)

2008年八月份的熱鬧程度絕對可以在曆史上的八月榜單之上躋身前十,第二十九屆奧運會在北.京如火如荼地進行,這被譽為是有史以來最成功的一屆奧運會;同時竊聽醜聞的戰火以一種格外醜陋的方式蔓延了開來。

原本都三緘其口、明哲保身的安迪-庫爾森、科林-梅爾、麗貝卡-布魯克斯、萊斯-辛頓,他們四個人都選擇了辭職來保持自己與竊聽醜聞的距離,當然,是主動辭職還是被迫辭職,這都不是重點,重點是他們原本都已經離開了漩渦中心,但卻因為肖恩-霍爾的那四條音頻而從潛水狀態完全被炸了出來。

其實,如果肖恩-霍爾沒有去世,他是不可能會發布這四條音頻的,一是他沒有這個機會,當時他就是被新聞集團緊密監視的狀態,二是即使他發布到網絡上,估計很快就會被黑客拿下來,隨後小命不保。但現在不同,肖恩-霍爾已經是一個死人了,在說話的是“音頻”證據,那麼,如果音頻之中被涉及到的人不想步入肖恩-霍爾的後塵,就必須露麵,澄清也好、背叛也罷,被鎂光燈籠罩著保護著,他們才能活下來。

所謂的竊聽醜聞,也許最開始隻是某位記者為了一己之私,想出的方案,這是有可能的。但是當竊聽事件上升到一個高度,甚至成為一個“產業”的時候,上司們不知道那就是不可能的。這個道理,所有民眾都知道,但卻沒有人願意承認。

現在,安迪-庫爾森、科林-梅爾、麗貝卡-布魯克斯、萊斯-辛頓這些被新聞集團拋棄的棋子為了活下去,就站了出來,他們彼此推卸責任,彼此指責謾罵,很快事件就越鬧越大。即使是新聞集團都不能例外,“詹姆斯-默多克、魯珀特-默多克對於竊聽事件絕對是一清二楚”的消息很快就得到了四位關鍵證人的肯定。這下,即使魯珀特-默多克渾身都是嘴也說不清楚了,而在肖恩-霍爾暴斃之後,這四位證人同時暴斃而亡似乎是難於登天的一個想法。

除了“世界新聞報”、“太陽報”、“星期日泰晤士報”之外,美國的“華爾街日報”、澳大利亞的“澳大利亞人報”也先後卷起了竊聽醜聞之中,這也標誌著,魯珀特-默多克拿這四位辭職高層當替罪羊的想法正式破滅。

原本因為奧運會的開幕而暫時轉移的焦點,短時間內又再次聚集了起來。新聞集團還沒有能夠從第一波竊聽醜聞之中走出來,又陷入了更深的泥沼。

詹姆斯-默多克在壓力之下,宣布辭去新聞集團的職位,這也意味著安迪-庫爾森等人的指證都被證實了,他的確對整個竊聽事件是知情的。而目前為止,詹姆斯-默多克也是竊聽醜聞之中辭職的最高職位,這幾乎等於承認了新聞集團總公司對竊聽事件都是控製在手中的。

詹姆斯-默多克的辭職被普遍認為是棄車保帥,他的離開是為了將戰火停止在他的身上,從而保存魯珀特-默多克的實力。隻要魯珀特-默多克還在,新聞集團就有東山再起的一天。

但是從目前的局勢來看,新聞集團的形式十分不妙,竊聽醜聞爆發以來,新聞集團的股票一路下跌,七月二十二日是還有十八點零九九美元,但是到八月七日時就隻有十四點四七九美元了,而八月十六日,也就是YouTube音頻出現之後的第四天,詹姆斯-默多克正式辭職,新聞集團的股票則跌破了兩位數,九點八九九美元的價格,創造了新聞集團二十一世紀以來的新低,跌幅高達百分之三十一點六。

毫無疑問,這是新聞集團成立以來最大的一個危機,一個處理不當,麵臨的就是灰飛煙滅了。

商場上一向是弱肉強食,新聞集團此時身處困境,各個競爭對手自然是蜂擁而至。全球最大的新聞傳媒集團時代華納麵對如此良機,自然不會放過啃食競爭對手的機會,於是,各大公司都開始運作了起來。

魯珀特-默多克果然不愧是一代梟雄,他開始當機立斷地拍賣旗下產業,報紙和雜誌是主要處理的產業,其他部分除了製片廠、電視台和互聯網這三大塊,幾乎所有產業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

這個場麵就好像一群鯊魚蜂擁過來準備肢解新聞集團一般,而新聞集團的選擇就是壯士斷腕,將非核心產業都進行拋售,保持公司的核心競爭力,同時通過這種方式不斷在削弱竊聽醜聞的負麵影響。

高傲的魯珀特-默多克終於低下了自己的頭顱,雖然他在八月七日就在英國主流媒體上發表了道歉文,但現在顯然已經不僅僅是英國的問題了。於是,魯珀特-默多克先是於八月二十一日在紐約以新聞集團的名義召開了新聞發布會,正式承認了自己的疏忽導致了竊聽醜聞的爆發,向所有民眾表示道歉,並且保證未來絕對不會允許類似的事情發生。值得注意的是,魯珀特-默多克使用的是“疏忽”,說明自己的連帶責任,而不是直接責任,而詹姆斯-默多克就成為了最肥碩的替罪羊——即使他是魯珀特-默多克的親生兒子,在商業利益麵前,親情也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