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9 兩個目標(1 / 2)

凱瑟琳-畢格羅知道,泰迪-貝爾是拒絕了與自己進一步商談的打算。其實也不能責備泰迪-貝爾,因為以“拆彈部隊”現在的處境來看,錯過了十一工作室,還不知道要等到何時呢,凱瑟琳-畢格羅已經用前後三年的時間證明這個觀點了。更何況,十一工作室給出的條件並沒有刻意壓價,綜合而言,還是十分公道的一筆交易。凱瑟琳-畢格羅很清楚這一點。

但是凱瑟琳-畢格羅沒有直接答應下來,就是希望再提提價格,因為作為導演和製片人,她還是希望自己的劇組能夠得到更多的補償。可反過來想,十一工作室已經有足夠誠意了,但凱瑟琳-畢格羅還是希望待價而沽,難怪泰迪-貝爾會當機立斷就中止了談判。凱瑟琳-畢格羅並不責怪泰迪-貝爾。

不過凱瑟琳-畢格羅也沒有頭腦一熱就直接答應下來,畢竟任何一筆交易都不容許感情用事,否則吃虧的就是自己了,她也的確需要一點時間冷靜一下,然後再找時間與貝爾兄弟交談。如果不出意外,凱瑟琳-畢格羅還是希望把“拆彈部隊”交給十一工作室發行,有誠意又有實力,凱瑟琳-畢格羅沒有拒絕的理由。

“三百萬?你是認真的?”貝爾兄弟離開了之後,走遠了,埃文-貝爾看著哥哥,嘴角含笑地詢問到。

泰迪-貝爾聳了聳肩,一副理所當然的表情說到,“我是商人。”結果惹得埃文-貝爾哈哈大笑起來。

其實貝爾兄弟之前討論的版權費用封頂價格是三百五十萬,當初“神秘肌膚”在威尼斯與韋恩斯坦兄弟成交的價格,就是三百五十萬,但是“神秘肌膚”投資僅僅五十萬美元而已,而“拆彈部隊”的成本卻是一千五百萬美元,不過二者的題材敏感程度也有差異,所以同樣的價格,卻處於各式各樣的原因,都可以說是比較合適的。

不過泰迪-貝爾卻在三百萬的關頭就卡住了今天的交易商談,所以才有了貝爾兩兄弟剛才的那番交談。

貝爾兄弟結束了與凱瑟琳-畢格羅的見麵之後,並沒有立即離開,晚上還參加了“蕾切爾的婚禮”首映式,不過由於埃文-貝爾目標太大,所以他並沒有大搖大擺地出現在紅地毯上,而是和泰迪-貝爾加入了觀眾人潮,溜進電影院觀看了電影。

上一輩子,埃文-貝爾並沒有觀看“蕾切爾的婚禮”,因為這部作品隻舉行了限定放映,最大上映規模根本沒有突破五百家,一直等到頒獎季中安妮-海瑟薇受到影評人的追捧,人們的視線才集中過來。“蕾切爾的婚禮”之所以隻是限定放映,倒不是因為題材敏感,而是因為整體風格太過沉悶,那種被壓抑在平靜表麵之下的激動,略顯拖遝沉悶,這也使得電影根本不具備全麵上映的資格。

這一次,埃文-貝爾親自觀看完電影之後,不得不認同影評人的觀點,這部電影最大的亮點就是安妮-海瑟薇,甚至可以說是唯一的亮點。安妮-海瑟薇內斂、敏感、糾結、壓抑的表演,堪稱是她演員生涯的最大突破,完全照亮了整部電影,所有其他角色、導演、電影的其他元素全部都淪為了配角,讓人目瞪口呆,埃文-貝爾甚至可以感受到去年在“血色將至”片場觀看萊昂納多-迪卡普裏奧表演時的那種快感。如果說凱瑟琳-畢格羅之於“拆彈部隊”,就是導演大於一切的話,那麼安妮-海瑟薇之於“蕾切爾的婚禮”也是如此,一樣的道理。

即使“蕾切爾的婚禮”整部電影拖遝沉悶,但安妮-海瑟薇的表演還是輕而易舉抓住了所有人的眼球,那種不經意間從眉宇、嘴角透露出來的情緒翻湧,或痛苦或悲傷或憤怒,在喧鬧的人群之中顯得格外尖銳和突兀,心底隱隱的刺痛感讓人無法挪開視線。

在過去兩年時間裏,安妮-海瑟薇前後憑借著“穿普拉達的女王”和“成為簡-奧斯汀”入圍了奧斯卡最佳女配角和最佳女主角的候補名單,可以看到安妮-海瑟薇的演技正在逐漸成熟。但是這一次在“蕾切爾的婚禮”中,安妮-海瑟薇的角色不僅僅是顛覆,她更是輕而易舉地將所有情緒都收斂了起來,那種由內而外傳遞出來的感覺,達到了安妮-海瑟薇與角色吉姆完美結合的境地,這種情況類似於埃文-貝爾出演“斷背山”時的感覺,但整體完成度卻比“斷背山”更高了一些。完全可以用脫胎換骨來形容安妮-海瑟薇的表現。

安妮-海瑟薇這一次的表演絕對是值得讓人拍手叫絕的,舉手投足、眉宇之間的情感壓抑、再壓抑,卻在不經意之間泄露出真實的糾結,這種又有說服力又有感染力的演出,讓埃文-貝爾不由想要為安妮-海瑟薇起立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