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 駛向混亂(1 / 2)

在經曆了連續三年的混亂之後,以奧斯卡領銜的頒獎季終於看到了一個清晰的麵貌,學院不僅僅是要大力支持獨立電影,更是要將“電影”這個最核心的因素放在最重要的位置,無論是大公司也好小作坊也罷,誠心誠意地拍攝作品,這才是值得讚賞的行為。

所以,可以預期,進入2008年的頒獎季,想必會是一馬平川,整個頒獎季走勢應該是趨於平穩才對的。但天有不測風雲,去年年底的編劇大罷工帶來了導演和演員工會的動蕩,使得全年電影市場的走向都不明朗,美國總統大選的喧鬧似乎都被九月份的金融危機搶盡了風頭。

原本以為政治電影最大受歡迎,結果處於經濟低穀的美國人民卻對積極向上的作品投以了無盡的熱情,“朱諾”、“貧民窟的百萬富翁”、“摔跤手”這樣積極向上的陽光作品贏得了無數觀眾的喜愛;“蕾切爾的婚禮”這樣反映普通家庭現狀的作品也獲得了不少共鳴。當然,“米爾克”、“生死朗讀”、“福斯特對話尼克鬆”、“拆彈部隊”這樣的政治作品還是擁有不小的關注力。

這樣一來,雖然奧斯卡領銜的學院品味已經清晰起來了,但頒獎季卻因為這些不期而至的意外因素依舊變得混亂,這樣的混亂局麵比之“無間行者”和“香水”引領的2006年還要更加撲朔迷離。

從十月份開始,各大藝術院線就陷入了群雄並起的混亂局麵,並且伴隨著頒獎季的推進,呈現出讓人眼花繚亂的趨勢,平均每周三部到四部頒獎係作品的上映,讓整個頒獎季忙碌得不可開交,影評人甚至產生一種精力不夠用的錯覺——這可絕對不是一件好事。

看著2008年的頒獎季就好像一輛方向盤失靈、油門卻不斷加速的遊行花車,明明已經是一團亂了,但還是有無數人希望搭乘到這輛花車上,結果隻是讓整個遊行變得更加可怕。誰也不知道這輛花車什麼時候就會衝撞到一堵牆化作無數碎片,亦或者是直接開下懸崖消失不見。

十一工作室在頒獎季之前可謂是野心勃勃,“朱諾”在威尼斯和多倫多載譽而歸,成為史上第一部同時問鼎三大電影節之一和多倫多電影節的作品,主要還是因為三大電影節的審美觀點和奧斯卡係的多倫多電影節有著很大的區別,所以要同時拿下這兩方麵的認可,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這也使得“朱諾”早早成為了今年頒獎季的種子選手;除此之外,埃文-貝爾在兩個電影節上也是動作不斷,前後將“蕾切爾的婚禮”、“拆彈部隊”、“貧民窟的百萬富翁”收歸旗下,再加上暑假贏得所有人喜愛的“機器人瓦力”,今年的十一工作室毫無疑問地成為了頒獎季第一大戶。

但讓人意外的是,進入頒獎季之後,十一工作室反而低調了起來,不像其他電影公司好像火燒屁股一般上躥下跳,學院公關的進展更是陷入了一團迷霧之中,相反,十一工作室有條不紊地進行著作品的公映,那副清心寡欲的模樣讓無數人都頗為錯愕。要知道,在頒獎季裏,冷靜也不能帶來任何好結果。

十月三日,“蕾切爾的婚禮”在九家院線舉行點映,拉開了十一工作室2008年的頒獎季之旅。

“蕾切爾的婚禮”上映之後,表現遠遠超出預期,三十六家媒體的平均分達到了八十二分,爛番茄的新鮮度也達到了百分之八十五,這絕對是一個十分出色的成績,整體評價甚至達到了暑期檔備受喜愛的“鋼鐵俠”的高度。不過有一點則和埃文-貝爾的預料一般,大部分視線都集中在了安妮-海瑟薇身上。

“海瑟薇有史以來最出色的表演,這是一個黑暗到細致入微的角色,她細膩而內斂的演出成為整部電影最大的亮點”、“蒼白、內斂、翻騰的戒.毒演技,安妮輕而易舉地將整個故事都盤活了”、“安妮奉獻了一次厚實而細膩、豐富而錯雜、張力而內斂的表演,絕對可以媲美查理茲-塞隆在‘女魔頭’之中的演出,足以為她贏得一個奧斯卡提名”、“年度最佳演技之一!”……

相比於不買賬的威尼斯、反應冷淡的多倫多,北美媒體對於“蕾切爾的婚禮”顯然寬容了許多,大部分影評人也都認為這是喬納森-戴米在“沉默的羔羊”之後時隔多年的佳作,對於作品的整體評價也十分不俗。

“蕾切爾的婚禮”一上映就取得了單館票房三萬五千美元的好成績,首周在九家院線的電影就贏得了三十一萬五千美元的票房。隨後十一發行試水了兩周,分別在三十間、七十間院線進行小範圍擴映,市場給出了不錯的答卷,單館票房分別落在了一萬七千美元和一萬一千美元的水平線上,兩個周末的票房成績分別為五十一萬、七十七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