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 虧本買賣(1 / 2)

十二月第五周,也就是2008年的最後一周,北美票房排行榜呈現出了“馬利和我”、“睡前故事”、“本傑明-巴頓奇事”、“行動目標希特勒”、“朱諾”、“好好先生”、“七磅”、“浪漫的老鼠”、“地球停轉日”、“閃靈俠”、“貧民窟的百萬富翁”這樣一個前十一名的榜單。

除了“馬利和我”爆出了三千六百萬美元的票房驚喜之外,“本傑明-巴頓奇事”和埃文-貝爾之間不得不說的二三事則成為了最火熱的話題。

埃文-貝爾當初希望出演“本傑明-巴頓奇事”結果遭到大衛-芬奇拒絕的事已經不是新聞了,大衛-芬奇拒絕了埃文-貝爾而選擇布拉德-皮特,這樣的選擇其實也沒有太多需要質疑的地方,畢竟布拉德-皮特曾經和大衛-芬奇合作過“七宗罪”、“搏擊俱樂部”這樣的佳作,而褪去了青澀容貌的布拉德-皮特近年來也一直在挑戰演技方麵的突破,確實是值得關注的。

但現在“本傑明-巴頓奇事”上映之後,卻呈現出了一個讓人頗為尷尬的局麵。電影的口碑毀譽參半,這裏所謂的分歧並不是電影的中心思想所導致的,更多是因為電影質量而帶來的爭議。媒體綜合評分僅僅六十八分,這實在不是一個讓人滿意的數字。

送上讚譽的媒體認為“本傑明-巴頓奇事”塑造了“阿甘正傳”之後最出色的一段真人史詩;相反,進行批評的媒體則認為“本傑明-巴頓奇事”在長達一百六十七分鍾的時間內,並沒有展現出足夠的吸引人,讓人昏昏欲睡,故事原本蘊含的驚人魅力也都流於平淡,就像是一杯讓人乏味的白開水。

同樣,對於布拉德-皮特的表演也呈現出涇渭分明的評論,有人認為這是布拉德-皮特職業生涯的最佳演出,有人則認為布拉德-皮特毀了這樣一個很有可能成為經典的佳作。

事實上,一部作品的毀譽參半也正是電影受到廣泛矚目的證明,當初“香水”可就曾經麵對這樣的局麵。不管如何,整體趨勢都認為,“本傑明-巴頓奇事”的確是奧斯卡最喜歡的傳統路線,它也可能超過“朱諾”、“貧民窟的百萬富翁”這些小品作品,成為奧斯卡提名名單上的最大贏家,畢竟這部作品從各個方麵都擁有十分強勁的實力。

如果僅僅是如此,那麼對於“本傑明-巴頓奇事”來說的確是好事,但此時同步上映的“朱諾”卻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局麵,舉重若輕的風格更是將電影的魅力推向了巔峰。人們不由就好奇,如果埃文-貝爾出演了“本傑明-巴頓奇事”,那又會是一番什麼樣的景象呢?埃文-貝爾和大衛-芬奇的碰撞又能夠產生什麼樣的火花呢?

埃文-貝爾在演技方麵最為出色的一點就是,他不僅能夠挖掘出角色內涵,同時還能將自己的領域與角色融合在一起,形成一個獨一無二的全新形象,比如說傑克-斯派洛船長,比如說讓-巴蒂斯特-格雷諾耶,比如說小醜,可以說,沒有人能夠在同樣的角色上找出比埃文-貝爾更加獨特的印記。另外,埃文-貝爾與導演之間的火花也總是讓人期待的。

所以,人們不是希望在埃文-貝爾和布拉德-皮特之間分出一個演技的高低,而是好奇埃文-貝爾與本傑明-巴頓這個角色之間會產生什麼樣的化學反應,這才是最令人期待的。

更不要說埃文-貝爾在票房上的號召力了,布拉德-皮特雖然是頂級演員,但近年來他在票房上最好的表也就是“史密斯夫婦”了,除此之外,沒有能夠拿出手的作品,而埃文-貝爾就不同了,不僅是獎項和口碑,票房上也屢屢有讓人驚豔的表演,更不要說今年暑假橫掃千軍的“蝙蝠俠前傳:黑暗騎士”了。

如此做一個盤算,派拉蒙影業顯然做了一個虧本買賣,大衛-芬奇聯手布拉德-皮特,投資了一億五千萬,結果“本傑明-巴頓奇事”首映居然隻有兩千六百萬;而埃文-貝爾暑假的“黑暗騎士”投資一億八千五百萬,首映票房一億七千六百萬。更不要說口碑了,作品的正麵競爭也是“黑暗騎士”這樣一部商業大片完勝,而埃文-貝爾飾演的小醜更是贏得了永無止境的讚譽。這樣一個直接對比,確實讓人不得不投以視線。

自然而然的,“如果是埃文出演的話……”這樣的論題,就成為了纏繞在“本傑明-巴頓奇事”頭上揮之不去的陰雲。有了比較,自然就有高低,即使輿論是非本意的,但是人們對埃文-貝爾的期待,還是讓布拉德-皮特和大衛-芬奇都受到了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