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對湯姆-福特的基金提案,埃文-貝爾卻是笑了起來,“就算我成立了基金,你又怎麼能夠確定,我們的第一筆投資就是給你呢?”
湯姆-福特知道自己的背後意思被埃文-貝爾識破了,但此時卻沒有尷尬了,他直接笑了起來,“你可以拿我當試水作品啊,這絕對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湯姆-福特提起的基金,其實算是慈善基金的一種。簡單來說,就是由十一工作室出資成立一個基金會,每年提供固定數額的資金,讚助慈善事業。而這裏所謂的慈善事業,就是指獨立電影領域,甚至可以延伸到獨立音樂領域。
舉例來說,克裏斯托弗-諾蘭的第一部作品“追隨”其實隻花費了六千美元,如果說他自己拿不出這筆錢,而十一工作室在當時成立了一個十一基金,那麼克裏斯托弗-諾蘭就可以申請基金。經過審核通過以後,克裏斯托弗-諾蘭就可以免費得到六千美元的投資,拍攝自己的作品,而作品拍攝完畢之後,所有版權還是屬於克裏斯托弗-諾蘭自己的,十一基金不具備直接處理的法律權利。
這和學校裏的獎學金是有異曲同工之妙的。還是以“追隨”為例,比如說克裏斯托弗-諾蘭拿到了十一基金的讚助,拍攝成功之後,交給了其他公司——以華納兄弟為例——進行發行,最終的收益自然是歸華納兄弟所有。那麼十一基金得到了什麼呢?榮譽和地位,還有最重要的就是,對整個獨立電影事業的支持。
獨立音樂也是同樣一個道理。如果當初憂鬱心境還在大學的時候,能夠獲得基金會的讚助,他們就可以自己錄製專輯,然後在網絡或者其他渠道進行發售,甚至在街頭表演的時候提供路人購買,這就將會是憂鬱心境音樂道路的第一個腳印。
在歐美世界裏,任何企業和個人,在聚集了大量財富之後的第一觀念就是要通過慈善事業來改變自己的政治地位,獲取社會的尊重。所以,在美國,人們在衡量一個體麵的商人,很少討論他們掙了多少錢、花了多少錢。人們關心的是這些人對慈善事業捐出了多少。
對於埃文-貝爾來說,其實這些虛名並不重要,否則他當初也不會拒絕英國皇室的授勳了。但成立基金會最大的好處就在於,能夠幫助獨立電影、獨立音樂崛起。這也是埃文-貝爾一直以來的夢想。
十一工作室成立之後,其實帶動了不少獨立電影、獨立音樂的崛起。但是十一製作和十一音樂團隊的精力終究是有限,不可能把所有作品都收歸旗下,自己拍攝、自己製作、自己發行。這是不切實際的。但是如果成立了基金會,用埃文-貝爾這些年累積的財富,無償去幫助有才華的新人,那麼未來即使十一工作室無法創造更多的財富,整個獨立電影、獨立音樂領域也勢必會得到長足的發展。
埃文-貝爾不是聖人,他沒有幫助所有人的責任,也沒有這一份覺悟。但是這些年贏得了如此多支持,埃文-貝爾也希望看到更多人能夠實現自己的夢想,不是所有人都能夠像他一樣擁有第二次生命去實現夢想的,那麼成立一個基金會,成為人們追逐自己夢想的一塊引玉之磚,又何樂而不為呢?
雖然說湯姆-福特是為自己做打算,才會有這樣的主意,但他還是做過一番功課的,以他對埃文-貝爾的了解,他就知道一個慈善基金會幫助獨立電影、獨立音樂,是絕對會打動埃文-貝爾的。
埃文-貝爾看著湯姆-福特,沒有正麵對基金會的事做出回應,這是十一工作室內部的事,即使他有這個想法,也勢必要和泰迪-貝爾、伊登-哈德遜交流,最後交給他們去辦。而且,如果成立了基金會,那麼審核機製也是十分重要的,因為重點在於支持獨立電影、獨立音樂,那麼就要避免被有心人鑽空子,否則該被支持的人得不到支持,不應該被列入範圍的卻拿到了讚助,這樣的話還不如不成立基金會了。
“你的這個項目投給誰看過?”埃文-貝爾又把話題繞回了“單身男子”的提案本身。
湯姆-福特就知道埃文-貝爾沒有那麼好糊弄,所以他也不氣餒,“福克斯探照燈和米拉麥克斯。”分別是二十世紀福克斯和迪士尼的旗下獨立廠牌,可以看出湯姆-福特的人脈還是十分強大的。不過對於電影領域的了解顯然就十分缺乏了。
米拉麥克斯在迪士尼旗下,是絕對不可能發行同性戀作品的,因為這有損“迪士尼形象”;至於福克斯探照燈,他們是目前大型電影公司中頒獎季發行能力數一數二的存在,他們和華納兄弟都是有無數選擇性,而福克斯探照燈的眼光還更加獨到狠毒,所以他們從來就不愁頒獎季參賽選手,湯姆-福特不見得能夠進入他們的法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