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這個說法,埃文-貝爾倒是有些意外,他很少去認真閱讀自己的新聞,隻是知道一個網絡的走勢罷了。估計伊登-哈德遜會更了解一些。
埃文-貝爾笑了笑,“我知情又如何,不知情又如何,你是在質疑我製造新聞嗎?”埃文-貝爾直接就被話語裏的深層含義說了出來,讓不少記者都愣住了,“還是說我做鬼心虛,你原本沒有這個含義,是我誤會了?”
看著老神在在的埃文-貝爾,提問的記者倒是有些不確定了,不過網絡上也是有關於埃文-貝爾和“每日鏡報”聯手製造新聞的傳言,所以他也就點頭表示了肯定,“是的,我是在懷疑這一次新聞的真實性。”
“是啊,我也在質疑新聞的真實性,一直,並且永遠。”埃文-貝爾意味深長地說到,讓現場不少記者都不由有些臉紅,“既然你提到了這一點,不知道‘每日鏡報’的記者到場了沒有,請起立好嗎?還有‘每日快訊’、‘星期日快報’……”緊接著,埃文-貝爾念出了一共五家媒體的名字,這五家媒體赫然是在第一波醫院事件之中發布了相關新聞的記者,五個人加上提問的記者,一共六個人站在了現場。
埃文-貝爾笑著點了點頭,“來得很齊嘛。”這一句話讓現場有不少記者都低低地笑了起來,“我想請問一下,在此之前,我連續有一段時間停留在醫院的事,是虛假的嗎?”這自然是真的,大部分媒體都知道這件事了,五個記者也都紛紛點頭了,“那麼你們那天都在醫院看到了我,對吧?”答案自然是再次點頭,“很好,那我配合了你們的采訪嗎?”這次得到的回答自然是搖頭。
在場的記者們都麵麵相覷,當天醫院的故事人人都已經知道了,包括醫院不少工作人員的言論也都證實了這一切,埃文-貝爾為什麼還要詢問一次?
“那很好,圈外女友新聞爆發出來之後,我發表了任何言論嗎?我有炒作任何新聞嗎?又或者說,我有必要去炒作新聞嗎?”埃文-貝爾沒有再開口詢問,而是以一連串的反問讓現場目瞪口呆,“退一萬步來說,就算我要炒作新聞,什麼題材不好,也比圈外女友強,還是說你們認為我的身上緋聞太少了?”
這下,現場又響起了笑聲。
“謝謝你們的配合,請坐。”埃文-貝爾開口說到,他並沒有追究“每日鏡報”的打算,當初“每日鏡報”的那篇報道完全就是胡言亂語,不要說其他人了,就連“每日鏡報”自己都沒有預料到居然有那麼多人買賬,所以,隻能說是人們選擇了相信八卦。“我想說的是,我沒有製造新聞,我不想也不屑製造新聞。”
“至於圈外女友的新聞,我一直很納悶,為什麼就突然如此傳神了。”埃文-貝爾苦笑地說到,這抹笑容裏還帶著一些調侃。
記者們頓時都噎住了,埃文-貝爾的潛台詞還不清楚嗎:一個沒有任何證據、沒有得到任何證實的新聞,居然就如此沸沸揚揚得傳了起來,完全就是一個空中樓閣,沒有任何地基,還偏偏蓋得那麼高。
“那麼既然不是圈外女友,那你到醫院裏到底看望的是誰呢?”還是有記者按捺不住,將這個問題拋了出來,畢竟這才是圈外女友傳言的根源。
“朋友,一個認識很久很久的朋友。”埃文-貝爾沒有任何猶豫,就正麵回答了這個問題,“不過不是圈內人,他不希望被媒體打亂了平時的生活。所以我才大費周章地躲避媒體,你們沒有看到,在那之後,我就沒有去醫院了,還電話了幾次表達了我的歉意。我可不想成為一個沒有朋友的人,那就太悲傷了。”
其實藝人很難交到圈外人的朋友,很大原因就是因為藝人的高曝光率,往往會牽連到他們,隻要不是願意將自己生活曝光被普羅大眾品頭論足的人,都不願意有這樣一天的到來。埃文-貝爾的這個說法,也得到了現場不少記者的認同。
隨後第三個被點到名的記者,直接就開口詢問到,“埃文,你的新作‘鏡像’是什麼風格的作品,可以為我們做一個簡單的介紹嗎?”
甚至沒有人關心那“十二金釵”,既然埃文-貝爾已經正式聲明了所謂的圈外女友不存在,而醫院事件又得到了合理的解釋,在沒有任何證據的情況下,這些跳梁小醜的確是沒有再繼續關注的必要了。此刻提問關於這一打圈外女友的話題,隻是讓記者自己更加難堪罷了,誰知道埃文-貝爾會不會再來一番冷嘲熱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