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85 選秀混戰(1 / 2)

自從一月份“X因素”和“美國偶像”相繼登陸電視屏幕之後,NBC電視台和福克斯電視台之間的競爭也進入了白熱化。

從一月兩檔選秀節目開播之後,到四月結束為止,一共四個月時間之內,“美國偶像”的收視率一路滑坡,平均收視人數僅僅維持在一千九百萬左右,這也是“美國偶像”自2006年以來,平均收視首次跌破兩千萬門檻,而收視率三點九的平均水準更是讓人失望,往年四點零以上輕輕鬆鬆、時不時爆出五點零以上彪悍成績的輝煌已經一去不複返了。這對於福克斯電視台來說可不是好消息。

根據觀眾調查,第八季“美國偶像”其實選手素質還是十分不錯的,話題人物亞當-蘭伯特、清新帥哥克裏斯-艾倫、還有丹尼-高基、艾莉森-伊雷哈特等人都有強大的後援團。但是整體而言,這一季的選手水準卻略遜於第七季貫穿全季的“大小大衛”大衛-庫克和大衛-阿楚萊塔交相輝映的精彩,比起第六季和第五季堪稱白熱化的競爭也是略遜一籌。而且最重要的還是缺少了評委靈魂西蒙-考威爾,這使得節目的精彩度下降了整整一個檔次。

雖然新任評委們十分努力,凱拉-迪奧嘉蒂接過了西蒙-考威爾的毒舌大旗、艾倫-德傑尼勒斯插科打諢的亮點與主持人瑞安-西克萊斯特迸發無數火花,西蒙-福勒的專業和熟悉麵孔蘭迪-傑克遜,這都使得評委席上熱鬧不已,但終究還是缺少了讓觀眾們激動的光芒。

再加上競爭對手的強勢來襲,這也使得“美國偶像”的觀眾分流十分嚴重。雖然按照節目的標準而言,“美國偶像”依舊是目前的收視人數、收視率雙料冠軍,但卻已經沒有了往年橫掃千軍的絕對霸氣。再回頭看看,過去兩年的冠軍喬丁-斯帕克斯和大衛-庫克,都沒有能夠在公告牌上拿到冠軍單曲,這也標誌著“美國偶像”全麵開始走下坡路。

給予“美國偶像”致命一擊的,毫無疑問就是西蒙-考威爾和寶拉-阿巴杜兩位“美國偶像”舊將領銜的“X因素”。

“X因素”受困於比賽機製的老舊——當初埃文-貝爾就是在“美國偶像”的基礎上打造出了“X因素”,雖然說參賽選手的範圍更加廣泛,形式也更加多樣,但是“X因素”在英國已經進入了第五個年頭,始終沒有任何一個組合能夠奪冠,老年組在與青年組的對抗之中也是落於下風的。由此可見,雖然形式有所改變,但“X因素”也好,“美國偶像”也罷,奪冠選手的年輕化趨勢都是十分明顯的。這也是“X因素”最致命的缺點。

但即使如此,“X因素”登陸美國市場之後,在NBC電視台強大的宣傳攻勢之下,還是爆發出了不可小覷的能量。四個月時間之內,平均收視人數維持在一千四百萬,收視率的平均值則是停留在了三點四的數值上。從這兩組數據來看,“X因素”都比“美國偶像”小了一號,但即使如此,成績還是十分不俗的,特別是作為選秀節目的一年級新生,能夠從“美國偶像”手中硬生生地搶下一塊蛋糕,如此表現確實是讓人眼前一亮的。

而在每周周三兩檔節目的正麵對抗之中,一如NBC電視台的如意算盤,“X因素”的表演集對陣“美國偶像”的結果集,這也使得雙方的差距並沒有想象中那麼大,而是一直維持在一個可以接受的範圍之內。

從這樣的結果就可以分析出一些現象,“美國偶像”的頹勢已經是注定了,想必未來會越來越艱難,但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過去七季累積下來的人氣依舊不可小覷,估計在近一兩年內,福克斯電視台還是會繼續維持著“美國偶像”的重要地位,隻是如何在評委身上做文章,已經開始進入了福克斯電視台高層的會議室了。

“X因素”威脅性不夠,機製方麵的硬傷,使得它從先天性上就落後於競爭對手,即使NBC電視台再努力,即使西蒙-考威爾再逆天,他們也很難將“X因素”打造成為第二個“美國偶像”。NBC電視台想要依靠“X因素”贏得這場翻身戰,可能性微乎其微,當然,目前才是第一季而已,下斷言還為時尚早,不過確實是比較困難的。

但有一點是確定的,整個選秀節目市場已經是一潭渾水了,此時如果想要繼續從這塊大蛋糕上獲得利益,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人們都不由把目光轉向了CBS電視台手中姍姍來遲的“美國之聲”,不管這檔選秀節目的成績如何,美國選秀市場已經日趨飽和,未來估計很難再誕生有足夠影響力的選秀節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