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50 信手拈來(1 / 2)

自從“黑暗騎士”的小醜完成了演技蛻變之後,埃文-貝爾對於演技的掌控力越來越得心應手,特別是小醜大開大合、張揚到極致的表演之後,埃文-貝爾經過了“朱諾”的休息調整,然後在“一天”裏回到完全收斂的表演路子上,這對於埃文-貝爾的個人控製力有著決定性的幫助。

所謂的收放自如,就是可以淋漓盡致地釋放出來,也可以隨心所欲的收斂進去,將整個程度精準地控製在自己的範圍之內。而收放自如之後的下一階段,就是不動聲色,在表演之中絕對看不到任何控製和雕琢的痕跡,幾乎可以說是渾然天成,彷佛角色天生就應該按照演員呈現出來的方式生活。一顰一笑、一張一弛之間,沒有感受到任何演技的力量,就已經被演員說服了:角色就應該是如此,故事就應該是如此。

小醜的張揚,德克斯特的收斂,這是兩種截然不同的表演方式,卻讓埃文-貝爾形成了完美的融合。如果說德克斯特的表演過程中,埃文-貝爾還是在慢慢摸索,那麼接下來“盜夢空間”裏柯布這個角色就讓埃文-貝爾徹徹底底將自己演技方麵的能力發揮了出來,可以說,現在埃文-貝爾就是進入了表演成熟期,甚至是巔峰期,沒有任何的瓶頸阻擾,也沒有任何的角色束縛,隻要將任何一個角色吃透,他就能夠以自己的方式呈現出來,並且用自己強大的掌控力和表現力說服所有的觀者:這就是角色應該有的麵貌。

在“盜夢空間”表演過程中,麵對艾倫-佩姬、萊昂納多-迪卡普裏奧、瑪麗昂-歌迪亞、邁克爾-凱恩這些奧斯卡級別的演員,埃文-貝爾的表演明顯高出了一個檔次,無論從哪個角度來說,埃文-貝爾都是表演節奏的掌控者,主宰了每一場戲呈現出來的效果。但這種絕對控製力,卻又讓人感受不出來,一切都是在悄無聲息之中發生的,讓人以為:原本就應該如此。

今天“在雲端”這場演講的戲份,就將埃文-貝爾這種覆蓋全場的強大氣場淋漓盡致地掌控了出來。雖然平時埃文-貝爾就是一個很出色的演講者,但進入瑞恩這個角色之後呈現出來的效果又略顯不同,瑞恩是一個無根的人,他的自由他的瀟灑他的隨意,充滿著肆意和享受,所以在他的演講之中,話語的抑揚頓挫其實並不明顯,隻是依靠幾個單詞的語氣略微加強和減弱,依靠說話節奏細微的差別,就輕而易舉地將演講內容變得擁有絕對說服力。

在埃文-貝爾的表演之中,即使是跟隨了埃文-貝爾六年時間的劇組工作人員,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包括查理茲-塞隆、布萊克-萊弗利等人,也無法確定到底是哪一個部分有所不同,是眉毛褶皺的強度嗎,還是嘴角微笑的弧度?亦或者是說話的節奏,還是講話內容的差異?好像都是,又好像都不是。可是呈現出來的效果就是如此簡單,可以讓人察覺到眼前進行演講的男人是瑞恩,絕對不是埃文-貝爾,而瑞恩的角色就是如此鮮明地在眼前勾勒出來。

這種渾然天成的角色呈現方式,目前好萊塢公認有兩個人可以做到,梅麗爾-斯特裏普和丹尼爾-戴-劉易斯,他們不僅僅是“演什麼像什麼”,而且每一個角色都是從靈魂深處傳達出來極具壓迫力的震撼,這種角色呈現方式已經超出了戲骨的範疇,更是可以稱為不瘋不成魔的極致。

現在的埃文-貝爾,就讓劇組演員們和工作人員有這樣的一種感覺:他就已經達到了梅麗爾-斯特裏普和丹尼爾-戴-劉易斯的級別,不僅僅是戲骨,更是將演技融合到了骨子裏。當然,這種觀點隻是在劇組內部傳播,專業影評人士是否認可,還是要等電影上映之後,由他們來做判斷。

難怪埃文-貝爾根本不需要做調整,因為這場戲對於他來說根本就不算困難,他完完全全是信手拈來。

如果說第一場戲是埃文-貝爾的獨角戲,讓他可以酣暢淋漓地自由發揮,這還看不出效果,那麼接下來幾天的拍攝,就讓演員們見識到了什麼叫做真正的戲骨。

前三天的拍攝,傑森-貝特曼、布萊克-萊弗利都投入到拍攝之中,在埃文-貝爾的指導下,他們都在慢慢進入狀態,呈現出來的效果都十分不錯,不過這些都不是對演技真正有挑戰的部分。一直到了第四天,埃文-貝爾才再次有了再次一展身手的機會。

這是一場埃文-貝爾和布萊克-萊弗利的對手戲,其實這場戲是兩個人表現的機會,呈現出來的效果也就基本決定了兩個人在整部電影之中演技發揮出來的水準,這場戲對於埃文-貝爾來說,沒有任何困難的地方,重點還是布萊克-萊弗利,同時這也是兩個人有史以來第一場對手戲。

很難想象,早在“神秘肌膚”之中埃文-貝爾就和布萊克-萊弗利有過合作了,但這卻是他們兩個人第一次同時出現在攝像機鏡頭之前,進行對手戲的表演,這也讓布萊克-萊弗利十分緊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