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81 棲息之地(1 / 2)

卡森-達利轉身離開,將舞台重新留給了埃文-貝爾。埃文-貝爾也沒有再去更換服裝或者做什麼準備,隻是回頭看了一下現場樂隊。現場樂隊是一個十分注重配合的環節,歌手和樂隊之間能夠找到默契,也就將決定表演的質量。埃文-貝爾已經習慣和法外狂徒合作的感覺了,更換表演樂隊不是問題,但卻沒有任何的彩排,這就值得擔憂了。

埃文-貝爾對著樂隊說到,“給我一個節奏。”

現場樂隊也知道埃文-貝爾是一個現場表演很豐富的歌手,雖然沒有彩排,但他們可以利用經驗來彌補,所以聽到埃文-貝爾的話語,現場樂隊就互相看了一眼,鼓手率先下了鼓點,“砰砰砰”的鼓點節奏開始從音響裏傳播出來,埃文-貝爾抬起了自己的右手,用指尖在空中輕輕敲打著節奏。這其實就是埃文-貝爾在和樂隊呼應的一種方式,雙方正在尋找一個契合的結合點。

忽然就看到埃文-貝爾的右手往下一沉,樂隊的鍵盤音就落了下來,“棲息之地(Only. Place. I. Call. Home)”那清脆有力的音樂聲就躥了出來,埃文-貝爾低下頭,用自己的耳朵去識別樂隊演奏的特點。

“棲息之地”的前奏十分有特點,完全用鍵盤音來構成,卻帶著一種從旋律骨子裏傳遞出來的力量,甚至可以在腦海裏浮現手指和琴鍵接觸時那堪比千鈞的重壓,但是在這有力的鍵盤音之後卻彷佛是清澈叮咚作響的泉水,在耳邊輕輕跳躍,有著一種清爽卻又隱含著憂傷的感覺。

“你的淚水灑落我的肩頭,在那懇求我留下的眼神之中打轉,”埃文-貝爾拿起了話筒,開始歌唱起來,雖然最開始的起步調子並不高,但是埃文-貝爾的聲音卻十分清晰有力,咬字略顯獨立清晰,將旋律從唇齒之間泄露出來,歌曲的真實情感就這樣在耳邊緩緩縈繞,“我最終還是決定去奮鬥,也許我為之稍晚,但是會有好運相隨的。如果可以,我應該帶著你,但很抱歉,我不得不說放棄。”

第一段的演唱和現場樂隊契合起來之後,整個節奏就被埃文-貝爾掌握在了手心裏,表演也就逐漸放開了手腳。旋律開始緩緩走高,埃文-貝爾的聲音伴隨著鏗鏘有力的琴鍵音,徹底爆發了出來,“把你的疑惑和不安拋棄在風中,也許你會遲疑,但我都銘記心底,我終究還是會歸來,你可以相信,你就是我唯一的棲息之地,”埃文-貝爾的嗓音是如此堅決,但是這種恍惚的嘶吼,卻又沒有將情緒完全宣泄出來,那種隱藏在沙啞嗓音裏的悲傷、躊躇、痛苦和思念,就好像有力的琴鍵音一般,如同一記記重錘砸了下來。可是到了最後一句歌詞時,“咫尺或天涯,有你之處就是我所向往。”埃文-貝爾卻又將咬字拉長,將旋律之中的不舍、哀愁穿插在旋律之間迸發出來。

“每每夜晚孤寂,每每沉醉肆意,都不會成為問題。我相信,如果我深深地傷害了你,請在我的標簽上銘記,我可以十倍奉還你,你就是我唯一的棲息之地。”

埃文-貝爾的嗓音在攝影棚現場飛向高空,然後化作千萬個充滿著無限哀切的樂符,灑落下來,就好像是一場酣暢淋漓的傾盆大雨,所有的低落和悲傷沒有任何間隙傾瀉下來,讓聽眾沒有任何區別,都被牢牢地籠罩其中。

“棲息之地”的創作靈感其實是來自於遭受止損程序召喚回戰場的士兵,表達的是一顆遊子之心對家鄉的思念,也算是一首反戰曲目。不同於“道歉”的纏綿悱惻,埃文-貝爾在演唱“棲息之地”時整個嗓音的爆發力被蘊藏在每一個詞彙裏,如同一束束煙花綻放開來,所有的情緒融彙在一起,就變成了一條河流,水銀瀉地一般將整個攝影棚占滿。

在短短的幾分鍾之內,埃文-貝爾表現了截然不同的兩首歌,而他的掌控力和表現力卻是又達到了一個全新的層次。“棲息之地”的演唱難度相對於“道歉”的細膩來說沒有那麼複雜,但是要將這首歌的精髓演繹出來,卻沒有那麼容易。

哀切、懇求、悲傷、遺憾、失望的負麵情緒,在旋律之中清晰可見;但是歌詞裏卻孕育了無數的希望,即使離開家鄉,內心依依不舍,但心底深處依舊滿懷著希望——希望自己有朝一日能夠再次回到家鄉,不要說榮歸故裏,至少是平安歸來。這種絕望之中的希望曙光,彷佛矛盾,卻又渾然天成地融合在了歌曲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