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3 輕鬆過億(1 / 2)

上映一個月,“在雲端”的票房表現格外出色,這也是十一發行在上映第四周直接將放映院線數量一躍提升到兩千間的原因,而單館票房也交出了一份讓人滿意的答卷,即使在“阿凡達”、“大偵探福爾摩斯”等作品的擠壓之下,“在雲端”上映四周之後依舊將累計票房帶到了三千六百萬的位置,對於賬麵成本隻有兩千五百萬的“在雲端”來說,毫無疑問的,這又將是一次全麵勝利的作品。

不過相比於“弱點”上映六周累積票房已經達到一億九千萬美元的彪悍成績來說,“在雲端”的票房表現很難有如此出色的成績。雖然說十一工作室的曆史上有不少以小博大的勝利,但今年的票房黑馬似乎特別多。“宿醉”、“假結婚”、“靈動:鬼影實錄”,都在票房上彰顯出了強大的實力,而年末的“弱點”更是其中的典範。

兩千九百萬美元的投資,不僅讓“弱點”成為了北美影史上票房最高的體育電影,而且在創造奇跡的道路上還越走越遠,邁過一億五千萬門檻,又強勢在2010年第一周突破了兩億,勢如破竹的勢頭還貫穿了2010年的整個春天,一直到五月份才停下了腳步,最終將北美票房鎖定在了兩億六千萬美元,將原本保持影史記錄的“洛奇4”遠遠拋在身後,“弱點”的票房整整是“洛奇4”票房的兩倍!

“弱點”在北美電影市場創造的票房神話,也使得十一工作室成為了2009年最高效的電影公司,“宿醉”、“弱點”、“假結婚”、“靈動:鬼影實錄”這四部作品最高的投資不過四千萬而已,但四部作品票房全部過億,這樣的成績即使是放在驚喜不斷的十一工作室身上,依舊讓整個好萊塢都震動不已。

不過,“弱點”的橄欖球題材在北美大受歡迎這是有廣泛群眾基礎的,在海外市場僅僅六千萬美元的票房就可以看出明顯的地域限製。盡管如此,“弱點”全球票房高達三億兩千萬美元,還是讓人羨慕不已。

將視線回到“在雲端”身上,雖然這部作品因為和“阿凡達”撞檔期,而且以“在雲端”的題材來看,與“阿凡達”正麵對抗的可能性是微乎其微,而後又有“大偵探福爾摩斯”這樣有口碑有票房的商業佳作,更是讓“在雲端”沒有反超的機會,但盡管如此,“在雲端”的票房表現還是十分不俗。

進入2010年之後,“在雲端”依舊在有條不紊地進行擴映,隻是擴映弧度沒有之前那麼大了,每周增加一百到兩百間,在一月第四周達到了最高值,一共兩千五百間院線進行了放映,隨後這個數值保持了一周,進入二月份之後又回落到兩千兩百間,然後再逐步減少。

如今的十一發行已經是北美最具智慧的發行公司之一了,要知道,一部電影在票房上取得佳績有許多因素影響,而發行策略絕對是重中之重,任何人都不例外。十一工作室目前的作品都能夠取得如此出色的成績,十一發行功不可沒。

現在托馬斯-蘭辛、科特-拉波特、特伊-凱斯三個人都成為了業內的香饃饃,有不少公司想要挖角,可惜除了大衛-格林布拉特之外,目前還沒有任何一家公司能夠複製當初環球影業的挖角壯舉,十一工作室的內部凝聚力確實讓人驚歎,更何況,現在好萊塢還有什麼公司比十一工作室更有前途嗎?

“在雲端”顯然也得益於發行策略的出色,依靠前幾周點映時取得的好口碑,得到了觀眾們眾口一致的推薦,之後的大範圍擴映也就相對而言簡單了許多。在2010年一月的前三周都分別貢獻了一千萬以上的周末票房,這使得電影票房累計速度急速飆升,雖然一月最後兩周時間內下滑的速度也比較快,周末票房分別是八百萬美元和六百五十萬美元,但即使如此,在一月第五周結束時,“在雲端”的累積票房還是輕鬆邁過了一億門檻,再次延續了埃文-貝爾在北美市場人氣不敗的神話。

雖然說由於“在雲端”的題材不如“朱諾”那麼輕鬆,要像“朱諾”一樣票房突破兩億幾乎是一個不可能的任務,但這部作品還是上映到了五月第一周,前後二十二周的長線上映,讓電影的北美票房最終交出了一億三千萬美元的答卷。這樣出色的票房成績,也讓“在雲端”在頒獎季中與“阿凡達”的對抗擁有更多的底氣,也贏得了更多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