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奧斯卡最佳導演的提名名單可以說是十分大膽的,“阿凡達”的詹姆斯-卡梅隆,“在雲端”的埃文-貝爾,“無恥混蛋”的昆汀-塔倫蒂諾,“白絲帶”的邁克爾-哈內克,“成長教育”的羅勒-莎菲,這五位導演順利入圍。
依靠“泰坦尼克號”已經拿到過該部門獎項的詹姆斯-卡梅隆自然不用多說,“我是世界之王”的得獎感言被調侃至今;昆汀-塔倫蒂諾也是繼“低俗小說”之後第二次征戰本部門,好萊塢貢獻度和從業履曆都是亮眼答卷,作品在衝刺階段又呼聲後來居上,機會不小;連續依靠“血色將至”和“朱諾”攻克最佳導演的埃文-貝爾是當今最炙手可熱的導演當之無愧第一人,即使是詹姆斯-卡梅隆在麵對埃文-貝爾的挑戰,也略顯底氣不足。
這三強選手的競爭之激烈,讓人刮目相看,而埃文-貝爾對陣詹姆斯-卡梅隆的局麵更是整個業界喜聞樂見的對決。
除此之外,羅勒-莎菲和邁克爾-哈內克則算是爆冷入圍。
丹麥女導演羅勒-莎菲1998年入行,在2001年依靠“意大利語學習班”在柏林電影節一鳴驚人,到可惜整體來說,無論是歐洲還是全球範圍內,都不算是有名氣的導演。一直到今年先後斬獲聖丹斯電影節和獨立精神獎的“成長教育”,才算是真正揚名全球。“成長教育”被英國媒體認為是2009年的最佳作品,而女主角凱瑞-穆裏根更是得到了“奧黛麗-赫本複活”的稱讚,隻可惜,作品格局太小,限製了電影的進一步發展。
去年的凱瑟琳-畢格羅其實是最有機會成為影史第一位贏得奧斯卡最佳導演的女性,但可惜輸給了更加強勢的埃文-貝爾,而今年羅勒-莎菲顯然不具備這樣的逆轉實力,“成長教育”從各個角度來說,都遠遠遜色於凱瑟琳-畢格羅的“拆彈部隊”。羅勒-莎菲爆冷獲得提名,已經是最大的勝利了。
邁克爾-哈內克的從業履曆表顯然要豐富太多了,上個世紀七十年代就依靠電視電影“人性三部曲”贏得了無數讚譽,這位出生於德國的導演隨後又貢獻了“大快人心”、“未知密碼”、“鋼琴教師”、“隱藏攝像機”等多部經典佳作,如今已經是歐洲大師級導演之一。這一次的作品“白絲帶”贏得了戛納金棕櫚,雖然有些爭議,但作品的整體質量還是不容置疑,再加上之前的從業貢獻,這也使得邁克爾-哈內克在進入美國頒獎季之後,呼聲就一直居高不下。
不過邁克爾-哈內克最大的弱點就在於,“白絲帶”是外語作品,目前奧斯卡曆史上還沒有任何一位導演依靠外語片拿下最佳導演小金人的,即使是當初羅伯托-貝尼尼的“美麗人生”、李.安的“臥虎藏龍”和埃文-貝爾的“香水”都沒有做到這一點,這也使得邁克爾-哈內克即使和詹姆斯-卡梅隆、埃文-貝爾等人一起領跑頒獎季,但入圍提名之後依舊被媒體稱之為爆冷。
這一次導演工會選擇了“無恥混蛋”的昆汀-塔倫蒂諾,顯然這是對這位骨灰級影迷的第一次至高肯定,但進入奧斯卡陣線,麵對詹姆斯-卡梅隆和埃文-貝爾的聯手封鎖,昆汀-塔倫蒂諾要突破還是十分困難的,更不要說隨時伺機而動的邁克爾-哈內克了。
所以,最終結果會如何,沒有人能夠預料,是詹姆斯-卡梅隆和埃文-貝爾的二人轉呢,還是昆汀-塔倫蒂諾的艱難突圍?
芭芭拉-史翠珊上台宣布了最終的答案,這是一個截然不同的答案,所有人都沒有預料到的答案,或者應該說是超過百分之九十的人都沒有預料到的答案,“邁克爾-哈內克,‘白絲帶’。”
“轟”,這才是真正的驚天大冷門,柯達劇院刹那間就炸鍋了,所有人都瞠目結舌,這絕對是堪比“斷背山”問鼎最佳影片、埃文-貝爾蟬聯最佳導演的超級大新聞。
邁克爾-哈內克不僅終結了埃文-貝爾在奧斯卡最佳導演上的兩連勝,而且打破了詹姆斯-卡梅隆、埃文-貝爾、昆汀-塔倫蒂諾的三人封鎖,完成了絕地大反擊;更重要的是,邁克爾-哈內克成為了奧斯卡曆史上第一位依靠外語片贏得最佳導演的人,這才是真正的曆史性突破,單純從曆史震撼性來說,無論是“斷背山”問鼎還是埃文-貝爾蟬聯最佳導演,都比不上邁克爾-哈內克今天的突破。
隻是,“斷背山”的問鼎有整個美國文化背景潛規則的因素,埃文-貝爾蟬聯最佳導演有年代因素和年齡加成,所以邁克爾-哈內克贏得最佳導演能夠和前兩者並列稱為近十年來最轟動的大事件之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