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盜夢空間”的首映遠遠不如“黑暗騎士”當初受到的矚目多,這也是正常的,因為“黑暗騎士”首先是漫畫英雄電影,其次又是續集,人們的慣性思維是十分自然的結果。
三千八百間院線放映的局限性,高智商電影的深奧程度,前期宣傳造勢的欠缺,非漫畫非小說非續集的原創電影……這都是“盜夢空間”首映票房創造佳績的阻礙,但即使如此,“盜夢空間”還是在諸多不利條件之下,以周五約等於周六約等於周日的票房軌跡,創造了全新的曆史。
“盜夢空間”最終以四萬七千美元的單館票房成績,刷新了三千家以上院線上映作品的單館記錄,之前這個數據由“黑暗騎士”以四萬四千美元保持,首映周末票房數據依靠著如此強大的單館成績,一下飆升到了一億七千九百萬美元的位置。
一億七千九百萬美元的首映票房成績,使得“盜夢空間”輕而易舉地超過了“黑暗騎士”在2008年創造的一億七千六百萬首映票房記錄,成為了影史首映周末票房的新冠軍!
與此同時,“盜夢空間”也順理成章地刷新了一係列記錄,其中就包括了艱深科幻、史詩犯罪兩個類型電影的首映票房記錄,要知道,這兩個類型的票房都不是那麼有拉動力的,艱深科幻之前的首映票房記錄有埃文-貝爾主演的“機械公敵”保持,七千六百萬;史詩犯罪地票房就更低了,目前最高北美票房記錄都僅僅隻是“無間道風雲”的一億三千萬。而現在,“盜夢空間”彪悍地打破了類型片的束縛,以不可思議的數據大幅度提高了這一曆史記錄,而且還是很有可能無法被超越的一個記錄。
顯然,所有人都低估了這部由克裏斯托弗-諾蘭和埃文-貝爾聯手耗資一億六千萬美元打造的科幻史詩巨作,專業人士預測的四千五百萬首映票房簡直是對“盜夢空間”的一種侮辱,即使是對這部電影最有信心的“娛樂周刊”開出的首映預測成績也僅僅隻是七千五百萬,和“機械公敵”是同一水準的,但電影上映之後,卻用亮瞎了所有人眼睛的表現奉獻了一場視覺、聽覺、思想的盛宴。
一億七千九百萬美元的影史最高首映周末票房成績,讓整個北美市場都目瞪口呆,啞口無言。更不要說周五、周六、周日連續三日極其接近的票房數字,更是影史前所未有的嶄新現象,這讓人們都不由自主想起了去年年末隆重登場的“阿凡達”。
當時“阿凡達”上映之前,媒體也是一片哀聲,感歎詹姆斯-卡梅隆十年磨一劍的作品砸鍋了,認為這部電影很有可能成為影史上的一大敗筆,以這種恥辱的方式名垂青史。而“阿凡達”首映之後,也正如同專家們的預料,七千七百萬美元的首映票房實在是說不上好,特別是“阿凡達”還創紀錄的投資了五億美元,這讓整個北美都是一片聲討之言。
但是,後麵的故事所有人都知道了,“阿凡達”次周交出了百分之二的逆天跌幅,連續七周稱霸北美票房排行榜,最終北美票房達到七億六千萬美元,全球票房更是飆出了二十七億八千萬美元可怕數據,讓北美影評人們集體自甩耳光,一改之前的指責,親手將“阿凡達”送上了曆史最佳的寶座。
而現在,“盜夢空間”又有了這樣的跡象,麵對專業人士四千五百萬美元的首映票房預測,這部電影居然交出了一億七千九百萬的曆史首映最好成績,實在是讓人啞口無言,難道“盜夢空間”也要遵循著“阿凡達”的步伐創造曆史?
這不是沒有可能,而是有很大的可能,因為請不要忘記,這部電影可是打上了埃文-貝爾的標簽,男主角、編劇、導演、配樂等多個位置上都可以看到他的身影。“埃文-貝爾”之於北美意味著什麼?奇跡!神話!
沒有人能夠小覷埃文-貝爾的能力,即使是無冕之王也不行。更何況,“盜夢空間”的質量已經得到了整個市場的認可,那如同海嘯一般的好評就是最好的證明,這也是電影能夠創造票房佳績的最好法寶。
在“盜夢空間”幾乎恐怖的統治力麵前,七月第二周的北美票房排行榜沒有任何懸念,“盜夢空間”統領群雄,而本周無論是全新上映的作品還是之前上映的作品,都沒有能夠提出有效的反抗,一片哀嚎之聲。
本周大範圍公映的作品還有一部,由二十世紀福克斯出品,前任影史最年輕影帝阿德裏安-布洛迪主演的“鐵血戰士”,這部投資四千萬美元作品在兩千七百間院線上映,看來二十世紀福克斯頗有些破罐子破摔的打算,結果也是如此。這部作品被“盜夢空間”全方位碾壓,僅僅兩千萬美元的票房成績確實算不上好,位列排行榜第三位,不過考慮到其投資成本,這個成績也算是不俗表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