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39 衝刺記錄(1 / 2)

“殿堂級歌手”的名號已經徹底在埃文-貝爾的腦袋上落實了,這也使得埃文-貝爾真正成為了能與披頭士、邁克爾-傑克遜比肩的存在。從2001年開始,二十一世紀的第一個十年,埃文-貝爾將自己的影響力深深地烙印在了音樂市場上,成為這個時代裏不可磨滅的一個印記。

“滾石”的樂評顯然隻是“六”發行之後樂評人讚譽聲的冰山一角,埃文-貝爾在華盛頓廣場進行表演的同時,全美有超過六十三家專業媒體在第一時間對專輯進行了評論,這些媒體不是什麼隨隨便便的媒體,而是真正的音樂專業媒體,他們的評論就是業界裏所謂的權威,很大程度上也代表了整個音樂領域專業的態度。

在這第一批專業評論之中,全部一致對“暴徒(Bully)”這首歌表達了讚美之詞,大家認為雖然整體立意方麵確實是略遜“天光(Iridescent)”、“生命萬歲(Viva. La. Vida)”一籌的,但歌曲的完成度和融合度卻達到了全新高度,完全可以稱之為“集大成之作”,也難怪專業媒體全部對這首歌讚不絕口了。

當初埃文-貝爾創作出“天光”時人們還質疑這是不是就是埃文-貝爾音樂生涯的最高峰了,但現在看來當時的這種說法完完全全就是一個笑話,十年之後的現在,埃文-貝爾又帶來了第三首頂尖經典的“暴徒”,再次用所有人都瞠目結舌的方式刷新了記錄。“暴徒”的橫空出世,殘暴地碾碎了所有對於埃文-貝爾才華耗盡的質疑,直接而有效,再給力不過了。

但是“六”這張專輯之所以被諸多媒體譽為十年最佳,就是因為“暴徒”不是一枝獨秀,其他歌曲的質量緊隨其後,比“五”這張專輯的均勢絲毫不遑多讓。這也是“六”超越了“天光”領銜的“二”、“生命萬歲”領銜的“四”的根本原因。

“混合器”這本獨立雜誌對“放射能量(Radioactive)”讚不絕口,認為這首歌曲將科幻的精髓通過一個個樂符完美地展現出來,這首歌曲絕對是獨立搖滾的年度代表之作,非主流,個性洋溢,但卻美好得讓人愛不釋手。而歌詞之中代入了大量隱喻的表現手法,更是讓人們想起了“生命萬歲”這首經典曲目。這樣的評論也得到了八家媒體的相應,獨立搖滾圈子裏更是對這首歌推崇備至,隱隱都有超過“暴徒”的陣勢。

其實在“六”這張專輯之中,雖然“暴徒”受到了眾口一致的稱讚,但整體而言還有三首歌也十分接近這樣的高度,這才是整張專輯最為彪悍的地方,甚至比“五”還要強勢。“放射能量”就是其中一首,另外兩首分別是“英年早逝(If. I. Die. Young)”和“無緣愛人(Almost. Lover)”。

“英年早逝”這首歌被一向嚴肅的“音樂之聲”推上了王座,評論表示這首歌具備了鄉村經典的一切元素,浪漫、動聽、優美、傷感、觸動……特別是埃文-貝爾宛若寫詩一般撰寫了歌詞,讓人彷佛是在朗誦莎士比亞的十四行詩一般,這種複古的書卷氣使得整首歌唯美得讓人心碎。這樣的評論有十家媒體給予了附和,而這首歌也是專輯推出之後被翻唱最多的曲目,據不完全統計,在專輯發行一周時間內,YouTube上居然出現了六千多個翻唱視頻,可見這首歌的受歡迎程度了。

“無緣愛人”則因為“Q雜誌”的推崇而成為了無數白領的最愛,如泣如訴的演繹方式,將歌曲裏的哀傷、悲痛和遺憾完全表達了出來,但卻不是那種哭天搶地的愛情狗血戲碼,更多是成年人世界裏的一種無奈。這種無奈刺痛了無數都市人,這種淡淡的灰色悄然在心間流淌。七家媒體都對這首歌讚不絕口,認為這是埃文-貝爾又一次成功的全新嚐試。

除了“放射能量”、“英年早逝”、“無緣愛人”之外,其實其他幾首歌的支持率絲毫不弱,正如亞當-羅伊所說,這些歌曲都是九分以上的絕佳曲目,質量的出色毋庸置疑。

比如說,“反叛節拍”就得到了“URB”這本雜誌的青睞,他們認為埃文-貝爾將流行與搖滾悄無聲息地結合在了一起,使得這首歌不僅具有廣泛的串場效果,而且煽動力十足的歌詞更是將旋律的魔力發揚光大。六家媒體符合了這種觀點,顯然也使得“反叛節拍”具備了成就經典的潛質。

“染血之心(Bloodstained. Heart)”則成為了“紐約時報”的首選,他們認為這首歌將愛情的淒美完全展現了出來,僅僅隻是歌詞就動人得無法言語;“魔力(Magic)”得到了“時代”周刊的大力追捧;“洛杉磯時報”向“隻是一個吻(Just. A. Kiss)”大唱讚歌……

Tip:无需注册登录,“足迹” 会自动保存您的阅读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