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內經》:“少皞生般,般是始為弓矢,帝俊賜羿彤弓素增,以扶下國。”

綜合以上所記,除其矛盾處以外,其地望大致與太皞同,而位於空桑之野之曲阜,尤為少皞之本邑。太皞少皞皆是部族名號,不是個人私名,在古代記載上本甚明白。所謂伏犧氏、金天氏者,亦非能名之於一人者。至戰國末漢初年之易係,始有“堯舜氏”一類的名詞。

然“堯舜氏”亦是統指一派,而非單指一人。氏本為部類家族之義,《左傳》及其他古籍皆如此用。至於太少二字,金文中本即大小,大小可以地域大小及人數眾寡論,如大月氏、小月氏。然亦可以先後論,如大康、少康。今觀太皞、少皞,既同處一地,當是先後有別。

且太皞之後今可得而考見者,隻風姓三四小國,而少皞之後今可考見者,竟有贏己偃允四著姓,當是少皞之族代太皞之族而居陳魯帶。太皞族之孑遺,僅存太山之南,為零數小部落,而少皞一族,種姓蕃衍。春秋所謂淮夷,每從其姓,商末所謂奄人,亦是贏姓。且秦趙之祖,皆稱贏姓,比起太皞來,真是有後福的了。今分述少皞四姓於下。

贏。贏姓國今可考者有商末之奄,淮夷之徐,西方之秦、趙、梁。(《左傳》僖十七年,“梁贏孕過期”)中原之葛,(僖十七,“葛贏”)東南之江、黃。(《史記索隱》弓丨《世本》)據《史記》,伯翳(按即伯益,詳下)為秦趙之祖,贏姓之所宗。(《世本》同)秦趙以西方之國,而用東方之姓者,蓋商代西向拓土,贏姓東夷在商人旗幟下人於西戎。《秦本紀》說此事本甚明白。少皞在月令係統中為西方之帝者,當由於秦趙先祖移其傳說於西土,久而成土著,後世作係統論者,遂忘其非本土所生。《史記》載贏氏之西封如下:

《秦本紀》:“秦之先,帝顓頊之苗裔。(按顓頊在古帝係統中應屬東係,說別詳。)孫曰女修。女修織,玄鳥隕卵。女修吞之,生子大業。(此東夷之傳說,辨詳上文)大業取少典之子,曰女華。女華生大費,與禹平水土。已成,帝錫玄圭。禹受曰:‘非予能成,亦大費為輔。’

帝舜曰:‘谘爾費,讚禹功,其賜爾皁遊,爾後嗣將大出。’乃妻之姚姓之玉女,大費拜受。佐舜調馴鳥獸,鳥獸多馴服。(按此即皋陶謨之伯益故事)是為柏翳,舜賜姓贏氏。大費生子二人,一曰大廉,實鳥俗氏。(按此即所謂少皞以鳥紀官)二曰若木,實費氏。(按魯有費邑,見《左傳》、《論語》,當即費氏之故居。

曲阜為少皞之墟,費氏之居去之不遠也。)其玄孫曰費昌,子孫或在中國,或在夷狄。費昌當夏桀之時,去夏歸商,為湯禦,以敗桀於鳴條。(此蓋湯創業時,先服東夷,後克夏後,故費昌在湯部隊中。)太廉玄孫曰孟戲,中衍,鳥身人言。帝太戊聞而卜之使禦,吉,遂致使禦而妻之。

自太戊以下,中衍之後,遂世有功,以佐殷國,故贏姓多顯,遂為諸侯。其玄孫曰中譎,在西戎,保西垂。(此蓋殷人拓土西陲,東夷之費氏為之守戍,遂建部隊於西陲。)生蜚廉,蜚廉生惡來,惡來有力,蜚廉善走,父子俱以材力事殷紂。周武王之伐紂,並殺惡來。是時蜚廉為紂在北方,還,無所報,為壇霍太山而報。

得石棺,銘曰:‘帝令處父不與殷亂,賜爾石棺。’以華氏死,遂葬於霍太山。蜚廉複有子曰季勝。季勝生孟增,孟增幸於周成王,是為宅皋狼。(《趙策》:“智伯之趙,請皋狼之地。”蓋智伯自大,故請人之皋狼。在漢為縣。

曰“宅皋狼”者,謂居於皋狼也。)皋狼生衡父,衡父生造父。造父以善禦幸於周繆王,得驥、溫獅、驊、騄耳之駟。西巡狩,樂而忘歸。徐偃王作亂,造父為繆王禦,長驅歸周,以救亂。繆王以趙城封造父,造父族由此為趙氏。

自蜚廉生季勝已下五世至造父,別居趙,趙衰其後也。惡來革者,蜚廉子也,早死,有子曰女防。女防生旁皋,旁皋生太幾,太幾生大駱,大駱生非子。

以造父之寵,皆蒙趙城,姓趙氏。非子居犬丘,好馬及畜,善養息之。犬丘人言之周孝王,孝王召使主馬於汧渭之間,馬大蕃息。孝王欲以為大駱適嗣。申侯之女,為大駱妻,生子成,為適。申侯乃言孝王曰:‘昔我先酈山之女,為戎胥軒妻,生中譎。以親故,歸周,保西垂。

西垂以其故和睦。今我複與大駱妻,生適子成。申駱重婚,西戎皆服,所以為王。王其圖之。(按周人慣呼殷人曰戎,“戎商必克”,“殪戎殷”,皆其證。

則稱胥軒為戎者,當亦因其為東方族類也。贏姓(費氏)為商人置之西垂後,婚於西戎之薑姓,〔申為薑姓,則酈山氏亦當為薑姓〕所生之子,在殷周之末,以母係故,歸順周人。所謂“西垂和睦”者,此其義也。)於是孝王曰:‘昔柏翳為舜主畜,畜多息,故有土,賜姓贏。今其後世亦為朕息馬,朕其分土為附庸,邑之秦,使複續贏氏祀。’號曰秦贏,亦不廢申侯之女子為駱適者,以和西戎。秦贏生秦侯。”(按秦史記未與六國同亡,太史公書所記秦之先世必有所本,且此說正與少皞之其他傳說相合。縱使秦有冒充之嫌,其由來已舊矣。)

《趙世家》:“趙氏之先,與秦共祖,至中衍,為帝大戊禦。其後世蜚廉,有子二人,而命其一子曰惡來。事紂,為周所殺,其後為秦。惡來弟曰季勝,其後為趙。季勝生孟增,孟增幸於周成王,是為宅皋狼。皋狼生衡父,衡父生造父,造父幸於周繆王。

造父取驥之乘匹,與桃林盜猶、驊騮、綠耳,獻之繆王。繆王使造父禦,西巡狩,見西王母,樂之忘歸。

而徐偃王反,繆王日馳千裏馬,攻徐偃王,大破之。

乃賜造父以趙城,由此為趙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