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人之初(2 / 3)

張作霖聽了,自是欣喜異常,但還是心存疑問,便說:“既然這樣,為什麼身體這麼瘦弱,小時候時運這麼不佳?”

算命先生說:“老總這就有所不知了,俗話說得好:‘自古英雄多磨難,從來紈絝少偉男。’這是一節;另外呢,如同所有大人物一樣,公子生來烈性,命硬如鋼,一克父母,二克兄弟。”

張作霖猛一激愣,趕忙詢問:“可有什麼辦法加以破解?”

算命先生又是一陣掐算,最後說:“找個替身,消災解禍。可以帶上公子到廟裏去,許願給廟上做佛門弟子,才會免遭災難。”張作霖付上酬金,謝了算命先生,便回去籌備。

於是,在四月十八娘娘廟會上,由媽媽帶著雙喜去到廟裏燒香磕頭,由和尚給他剃成光頭,象征性地做了小沙彌,然後領著回家。過一些天,再到廟上舉行還俗儀式。燒香上供之後,和尚身披袈裟,一麵用手撫摸雙喜的腦袋,一麵念叨著:“自小多災害,父母擔驚駭,自許入空門,全憑佛爺帶,前殿不打掃,後殿不禮拜,脫下僧袍來,趕出山門外。”隨後,佯裝發怒,揮起戒尺便打,逼令雙喜逃出,算是“跳出佛門”了。這時,再由長輩領回家去,但須改換名字。叫什麼名字,要看孩子逃出後,聽到別人第一次叫另一個人的名字,這個名字便作為自己的名字。由於換了新的名字,就意味著命硬也好,克爹克媽也好,就與己無關了。這天,小雙喜逃出廟門,恰好聽到旁邊樹林裏有人呼喚“小六子”,這樣,雙喜便改名為“小六子”了。

張學良晚年曾憶起了這件事,說:

小時候,我身體較弱,母親就把我送到廟裏去做“跳牆和尚”。什麼叫“跳牆和尚”?就是送到廟裏去學當和尚;然後再跳牆跑掉。那天,我跳出牆後,恰巧聽到有人呼叫“小六子”,所以,家人也就叫我“小六子”。我說笑話,那時如果有人喊“王八蛋”,那我的小名就叫“王八蛋”了。稱我“小六子”就“小六子”吧。其實,我排行不是第六,而是第一。

虎性子

張作霖歸順了清廷之後,駐防在新民府,當了五營的統領。這樣,他便把妻子、兒女接到了新民團聚。這年,小六子已經五歲了。張學良回憶說:

那時,新民府很發達,鐵路就修到那裏,還沒有修到省府。記得住在新民府時,有一次,人家過年送禮,抬來一大盒子香蕉,是青香蕉。大家琢磨,這是啥玩意兒。有明白的人,說這是洋茄子。那怎麼吃呢?煮著吃,不行,煮著也不好吃,太澀;有的說,生吃,蘸著醬油涼拌吃,結果,涼拌也不好吃。

張作霖小時家境貧寒,沒有正經地念書、啟蒙,墨水很淺,處事艱難,曾經鬧出了許多笑話。因此,他下狠心,要讓下一代學好文化,多多讀書。轉眼間,小六子就到了上學的年齡,七歲那年,張作霖請遼西名儒崔名耀給他正式取名。因為西漢時有位開國元勳張良,崔先生便在中間加了一個“學”字,名“學良”,字“漢卿”。張作霖感到正合己意,十分高興。於是,後來的幾個兒子,學銘、學曾、學思、學森、學浚、學英、學銓,便都按照“學”字排了下去。

崔名耀是清末的秀才,因為學識淵博,深孚眾望,張作霖便聘他為主稿員,負責辦理統領的文案公務,同時兼任家庭教師,為兒子啟蒙、授課。這樣,張學良就由《百家姓》、《三字經》、《千字文》,一直到讀完四書五經,打下了很好的文化功底。

這年過端午節,老帥請崔先生吃飯。席間,崔先生帶著一點酒興,動情地說:

老夫閱人久矣!這個孩子有些特異的稟賦,長大了篤定是副牛脾氣、虎性子,風生水起,湧蕩波瀾,會幹出一番大事業來。

老帥聽了很得意,因問:你是怎麼看出來的?

先生說,其因有三:一是他出生於辛醜年,次歲為壬寅,這叫作:“前牛後虎,萬山無阻”;其二,是考慮到遺傳、血統、家庭影響,人們不是常常把“將門虎子”連在一塊說嗎?其三,俗諺雲:“三歲看大,七歲至老。”異日為牛為虎,從對這個少年郎的觀察、品鑒中不難看出。

張學良的頑皮、搗蛋,無拘無管,“和尚打傘,無發(法)無天”,天不怕地不怕的個性,可說是從小就養成了。一次,他因為惹是生非,遭到了母親的責難和處罰,他一時性起,竟然操起一把菜刀,向母親頭上砍去,幸虧母親反應快,躲閃過去,才沒有造成流血慘劇。還有一回,父親以玩笑口吻對他說:“不喜歡你了!”他立刻撲上前去,把老帥的長袍大襟一把扯了下來。看到村裏人跳神、求仙、祈禱、算命,他就當麵向人家問難,表示強烈反對。有一回,家裏請來了一個巫婆跳大神,他趁大人沒注意,故意把西瓜皮投擲在“大仙”附體的巫婆腳下,使這位“大仙”摔了個仰麵朝天,他卻在一旁拍掌大笑,說:“你看大仙靈不靈。”鬧得最嚴重的是,帥府設宴請客,宴席上,酒、菜已經擺滿,賓主正在舉杯稱觴,他發現席上沒有自己的座位,便鑽到桌子底下,猛然用頭一頂,登時杯盤滿地、酒肉翻飛。

他十二歲那年,祖母病逝,家裏請來工匠搭起一座兩層樓高的布棚,布置成高大的靈堂。趁著家人不注意,他一下子攀到頂棚上麵,人們驚叫不已,他卻若無其事地舞爪張牙,扮著鬼臉。長大以後,更是膽大、冒險,無所顧忌。他說:

我可以把天捅個大窟窿。你叫我捅一個,我非得捅兩個不可。

我對於中國的傳統禮教,接受得不大多。自幼就具有反抗的性格,反抗我的父母,反抗我的老師,甚至反抗我的長官……凡不得於心者,自以為是,輒一意孤行,不顧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