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隨佛學

癸酉七月十一日在泉州承天寺為幼年諸學僧講

《華嚴行願品》末卷所列十種廣大行願中,第八日常隨佛學。若依華嚴經文所載種種神通妙用,決非凡夫所能隨學。但其他經律等,載佛所行事,有為我等凡夫作模範,無論何人皆可隨學者亦屢見之。今且舉七事:

一 佛自掃地

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雜事雲:“世尊在逝多林。見地不淨,即自執篲(敘銳切。)欲掃林中。時舍利子大目犍連大迦葉阿難陀等,諸大聲聞,見是事已,悉皆執簪共掃園林。時佛世尊及勝聖弟子掃除已,入食堂中,就座而坐。佛告諸比丘凡掃地者,有五勝利。一者自心清淨。二者令他心淨。三者諸天歡喜。四者植端正業。五者命終之後當生天上。”

二 佛自舁弟子及自汲水

《五分律》,佛製飲酒戒緣起雲:“婆伽陀比丘,以降龍故,得酒醉。衣缽縱橫。佛與阿難舁至井邊,佛自汲水阿難洗之”等。

三 佛自修房

《十誦律》雲:“佛在阿羅毗國。見寺門楣(門戶上之橫梁)損,乃自修之。”

四 佛自洗病比丘及自看病

《四分律》雲:“世尊即扶病比丘起,拭身不淨,拭已洗之。洗已複為浣衣曬幹。有故壞臥草棄之。掃除住處,以泥漿塗灑極令清淨。更敷新草,並敷一衣。還安臥病比丘已,複以一衣覆上。”

《西域記》雲:“祇桓東北有塔,即如來洗病比丘處。”又雲:“如來在日有病比丘,含苦獨處。佛問:‘汝何所苦,汝何獨居?’答曰:‘我性疏懶不耐看病,故今嬰疾,無人瞻視。’佛湣而告曰:‘善男子!我今看汝。’”

五 佛為弟子裁衣

《中阿含經》雲:“佛親為阿那律裁三衣。”諸比丘同時為連合,即成。

六 佛自為老比丘穿針

此事知者甚多,今以忘記出何經律,不及檢查原文,僅就所記憶大略之義錄之。佛在世時有老比丘補衣。因目昏花,未能以線穿針孔中。乃歎息曰:“誰當為我穿針?”佛聞之,即立起曰:“我為汝穿之”等。

七 佛自乞僧舉過

是謂佛及弟子等結夏安居既竟,具儀自恣時也。增一阿含經雲:“佛坐草座,即是離本座,(敷草於地而坐也。所以爾者,恣僧舉過,舍慢故。)”告諸比丘言:“我無過咎於眾人乎?又不犯身口意乎?如是至三。”靈芝律師雲:“如來亦自恣者,示同凡法故;垂範後世故;令眾省己故;使折我慢故。”

如是七事,冀諸仁者勉力隨學。遠離慢,增長悲心,廣植福業,速證菩提。是為餘所悕願者耳。

切莫誤解佛教

佛教傳入中國,已有一千九百多年的曆史,所以佛教與中國的關係非常密切。中國的文化、習俗,影響佛教,佛教也影響了中國文化習俗,佛教已成為我們自己的佛教。但佛教是來於印度,印度的文化特色,有些是中國人所不易明了的,受了中國習俗的影響,有些是不合佛教的本意的,所以佛教在中國,信佛法的與不相信佛法的人,對於佛教,每每有些誤會,不明佛教本來的意義,發生錯誤的見解,因此相信佛法的人,不能正確的信仰,批評佛教的人,也不會批評到佛教本身。我覺得信仰佛教或者懷疑評論佛教的人,對於佛教的誤解應該先要除去,才能真正的認識佛教,現在先提出幾種重要一點來說,希望大家能有正確的見解。

一 由於佛教教義而來的誤解

佛法的道理很深,有的人不明白深義,隻懂得表麵文章,隨便聽了幾個名詞,就這麼講,那麼說,結果不合佛教本來的意思。最普遍的,如“人生是苦”“出世間”“一切皆空”等名詞,這些當然是佛說的,而且是佛教重要的理論,但一般人很少能正確了解它,現在分別來解說:

(一)“人生是苦”。佛指示我們,這個人生是苦的。不明白其中的真義的人,就生起錯誤的觀念,覺得我們這個人生毫無意思,因而引起消極悲觀,對於人生應該怎樣努力向上,就缺乏力量。這是一種被誤解得最普遍的,社會一般每拿這消極悲觀的名詞,來批評佛教,而信仰佛教的,也每陷於消極悲觀的錯誤,其實“人生是苦”這句話,絕不是那樣的意思。

凡是一種境界,我們接觸的時候,生起一種不合自己意趣的感受,引起苦痛憂慮,如以這個意思來說苦,說人都是苦的,是不夠的,為什麼呢?因為人生也有很多快樂事情,聽到不悅耳的聲音固然討厭,可是聽了美妙的音調,不就是歡喜嗎?身體有病,家境困苦,親人別離,當言是痛苦,然而身體健康,經濟富裕,合家團圓,不是很快樂嗎?無論什麼事,苦樂都是相對的,假如遇到不如意的事,就說人生是苦,豈非偏見了。

那麼,佛說人生是苦,這苦是什麼意義呢?經上說:“無常故苦。”一切都無常,都會變化,佛就以無常變化的意思說人生都是苦的。譬如身體健康並不永久,會慢慢衰老病死,有錢的也不能永遠保有,有時候也會變窮,權位勢力也不會持久,最後還是會失掉。以變化無常的情形看來,雖有喜樂,但不永久,沒有徹底,當變化時,苦痛就來了。所以佛說人生是苦,苦是有缺陷,不永久,沒有徹底的意思。學佛的人,如不了解真義,以為人生既不圓滿徹底,就引起消極悲觀的態度,這是不對的。真正懂得佛法的,看法就完全不同,要知道佛說人生是苦這句話,是要我們知道現在這人生是不徹底,不永久的,知道以後可以造就一個永久圓滿的人生。等於病入,必須先知道有病,才肯請醫生診治,病才會除去,身體就恢複健康一樣。為什麼人生不徹底不永久而有苦痛呢?一定有苦痛的原因存在,知道了苦的原因,就會盡力把苦因消除,然後才可得到徹底圓滿的安樂。所以佛不單單說人生是苦,還說苦有苦因,把苦因除了就可得到究竟安樂。學佛的應照佛所指示的方法去修學,把這不徹底不圓滿的人生改變過來,成為一個究竟圓滿的人生。這個境界,佛法叫做常樂我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