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一定。”
管事陪笑著。薛朗點點頭,道:“如此,望今後言行如一才是。長儉,走吧,我們回城去。”
“喏。”
薛朗重又上了馬車,也不再排隊,長儉直接向城衛出示身份銘牌,利用特權插隊回城。尹府管事望著薛朗的馬車進城,眼神閃爍,哼了一聲,直接帶著人追上主人的馬車,低聲把剛才的情況向車內的主人彙報一番。
車內之人一聽大怒:“豎子也敢欺我!立即派人去東宮,請太子為我主持公道。”
管事一聽,嚇了一跳,連忙勸解道:“稟老爺,此事萬萬不可讓太子知曉。”
“為何?”
“老爺您難道忘了太子之母乃是已故的太穆皇後竇氏。”
若要稱國丈,也該竇氏,怎麼論也輪不到尹氏便是。這話管事當然不敢直接說出口,隻能從側麵提醒尹阿鼠。
車內一陣沉默。管事見機道:“稟老爺,此事那位長平郡公占了大義,不好請太子主持公道,此事,唯有稟告夫人方成。”
車內之人靜默一會兒,悻悻道:“待今日回府後,我會讓太太遞牌子入宮,待下次朝見之時稟明夫人,請夫人為老父伸冤。”
“老爺英明。”
管事吹捧了一句,恭敬的道:“老爺,今日天色如此之好,莫要為不相幹之人誤了老爺打獵的興致才好,請老爺動身!”
“唔……確實不該,走吧。”
一行人再次向田獵場出發而去,而那位得了五貫錢財的小婦人,再無人提及,早已趁著無人管她,撿起地上的籃子悄悄家去了。
隻是,若幹年後的新舊唐書上,再再若幹年後的百度上,多了一則《薛公懲奸》的小故事,千古名臣薛公薛朗不懼權貴,智鬥奸患。也成了彰顯薛朗名臣風範的小故事之一。當然,這都是後話我們還是說回現在——
薛朗回城後便直入民部衙門而去,手頭的事務還有很多沒做完,金部管著現金出納,有大量的計算工作要做。雖說薛朗已把阿拉伯數字和計算公式等教給手下們,但也還有大量的計算歸納工作要做,這幾天離不開人。
忙了一早上,中午準備吃飯的時候,頂頭上司裴矩來拚桌,老頭兒十分自覺地就帶了幾個羊肉包子來,腆著老臉蹭薛朗的菜吃。
一老一少各自端坐用飯,裴矩道:“原以為建賦役黃冊之事不論如何也要花費數月時間,想不到幼陽於計算、統計之事如此擅長,大大節省了花在計算、統計之上的時間,如今看來,時間可節省一大半矣。”
薛朗秉持著謙虛的美德,道:“裴公過獎,不過是正好學過數算之學,又因下官長於異國,兩地有所差異的緣故。”
裴矩笑著搖搖頭,摸著顎下胡須道:“幼陽初入民部時,秦王曾對老夫言道,薛幼陽此人學識廣博,既有遠見,又通細務,乃是難得之人才。所缺者不過是對我朝民情風俗之認識,調入民部,恰當其實,若論對我朝民情之體現,民部再無別處可比,幼陽安心待在民部,好好做事,假以時日,必能補你之短。”
薛朗想不到裏麵還有這種曲折,心裏有些慚愧,所謂的遠見不過是因為他是站在曆史巨人肩上的穿越者,細務倒是他自己的學識。逐抱拳道:“多謝秦王與裴公誇獎,薛朗定當認真向學,用心做事。”
說著,抓抓腦袋,勸食道:“裴公,今天的清蒸魚還不錯,用的醬油乃是我府上秘製的,請裴公多嚐嚐。”
這實在的表達感謝的方法,逗得裴矩哈哈大笑:“如此,老夫便不客氣也。”